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如何 “照顾同盟者利益”?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研究

2017-09-20张汉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利益

张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如何 “照顾同盟者利益”?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研究

张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照顾同盟者利益”是统战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统战工作中按照党的政治逻辑,向同盟者分配政治参与机会,这是党为同盟者所提供的最为直接的利益。党的高校统战工作具有显著的精英化特点,这具体表现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重点对象的界定中。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包括高校治理和国家治理两个基本层面,在每个层面上,又具体包括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两种方式。“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实践,包括照顾同盟者的政治利益表达诉求,增强党对同盟者政治利益诉求的回应性,党走 “群众路线”,即覆盖同盟者的广大基层群体,相信和支持同盟者建设自己的政治组织,培养同盟者自身的行政能力,以及依托人大、政协等参政平台的建设。

统一战线;照顾同盟者利益;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

2015年5月18日-20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并出台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 “照顾同盟者利益”则是统战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早在1948年1月,毛泽东在 《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就提出,“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 (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1]。这一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党 (如果无特别说明,本文 “党”均指中国共产党)的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也得到反复强调。在2006年 《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2007年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2012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和2015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中,都出现了 “照顾同盟者利益”或类似的表述。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在统战工作中 “要尊重、维护、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2]。

在统战工作中照顾同盟者的利益有多种实践方式,这首先是因为人的利益是多样化的。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其利益不仅有物质利益,诸如收入、财产等,还包括非物质性的社会利益,即在与他人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中需要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尊严,获得一定的地位和认可,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而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复杂的分配机制,依据社会逻辑、市场逻辑和政治逻辑等进行运作。在其中,国家通过建立一套政治体系并确立政治逻辑,可以影响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配机制。国家既可以通过法律对社会关系和市场行为进行引导、约束和规范,更可以直接对公民的政治参与机会进行分配。而在中国,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其政治路线、方针、政策显然具有国家意志的特征。具体到统战工作领域,党的统战工作方针对于同盟者来说最为直接的效应,就是按照执政党的政治逻辑向其分配政治参与机会。换言之,政治参与机会,是党的统战工作为同盟者所提供的最为直接的利益。

统战工作理念需要配套的制度设计才能具体落实。既然 “照顾同盟者利益”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原则,那么其具体实践将依托于党的统战工作的具体制度设计。这些制度设计,显然对于进一步增强统战工作力度、团结同盟者、扩大政治参与、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党外知识分子是重要的统战工作对象,而高校则是党外知识分子十分集中的地方。相比于科研院所,高校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直接影响广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态度,因此在意识形态工作领域显得更为突出。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 《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指出,“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汇集着党外各方面代表人物,是统一战线培养、选拔代表人士的源头和重要基地。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基础”。2015年11月24日,第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要从协调推进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引导党外知识分子积极议政建言。本文将以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为具体研究主题,并进而分析党的统战工作 “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实践理念。

一、政治参与视阈中的高校统战工作

从广义政治观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就是影响他人的实践和理论,其核心概念是权力[3]。在政治活动中有两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一个是对人类社群(小到家庭和家族,大到国际社会)的组织,一个是对资源的分配。而广义上的政治参与,就可以理解为以各种形式试图获得影响他人的能力的活动,其目标是影响人类社群的组织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政治参与对于政府合法性、政治发展和政治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4]。在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参与的研究中,亨廷顿特别指出,政治参与扩大是政治现代化的标志[5]1,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中国家面临 “中产阶级”模式和 “专制”模式的选择[5]24-25,是否把城市中产阶级的政治参与作为优先的政治发展选项,是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

政治参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统一战线的题中之义。2007年发布的 《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就把 “政治参与”列为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首要方面,提出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为各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开辟了制度化渠道,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政治体制,巩固和扩大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林尚立[6]、周淑真[7]等学者也把政治参与看作是中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的首要制度效应。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Gerry、Groot等人则提出,统战工作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吸纳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入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以帮助中国共产党改善治理,而不是挑战现有政治体制[8]。

高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是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群体。一方面他们身处党外,并不直接接受中共党组织的管理;另一方面,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政治参与能力,能够影响高校治理和国家治理。

对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研究。较多的研究者把研究焦点聚集在高校统战工作具体对策方面。比如许德福提出 “加强引导、调动积极性”“制定政策、增强规范性”“创新方法、增强灵活性”等对策建议,回应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意愿不强、调动政治参与意愿的激励机制缺乏、政治参与渠道单一等问题[9]。任清华也在政治引导、生活关心、渠道拓宽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10]。也有一些学者则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比如李永华、周林刚从 “人才活力”的角度,对深圳3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力、学习力、科研力和社会服务力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从 “两会”关注度和日常政治参与度两个方面测量了其政治参与状况,并以人口变量、社会经济变量和人才活力变量为自变量,使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11]。

上述研究在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层面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也一定程度上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三个方面继续推进研究。第一,本文将根据高校统战工作的现实,对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概念界定。概念界定是任何研究的前提条件,而在党的统战工作中,谁被纳入同盟者的范畴,谁才有机会获得统战工作体系所提供的政治参与机会,也就是其政治利益才能得到党的照顾。第二,本文将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机会结构进行分析。公民的政治参与有不同的渠道,而在中国的党政体制中,党的统战工作体系为同盟者提供了一套由多种政治参与形式共同构成的机会结构。同盟者正是在这样的机会结构里实现自身的政治参与。第三,基于前两个方面的研究,本文尝试提出 “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总体实践理念。本文的经验研究资料,来自于笔者2016年3月-9月在北京和上海6所高校所作的访谈工作①。

二、谁是同盟者?——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界定

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目标是为其革命和建设事业争取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在党传统的社会基础——工农联盟等劳动者之外寻求政治同盟者。2015年印发的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把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列为统战工作对象。那么如何界定 “党外知识分子”?虽然中西方学术界对 “知识分子”的理解大多包含自由思想、社会关怀和批判精神等内容[12],但这些显然难以转化为操作性的定义。从当代中国政治的现实操作来看,“知识分子”概念的操作化定义,一般是接受过高等教育 (大专以上)并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而在当代中国高校中,绝大多数专职教学、科研人员都符合对知识分子的上述宽泛界定。那么,从字面上理解的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自然就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不是中共党员的高校教学、科研人员。然而这样的宽泛定义并不符合高校统战工作资源有限性的现实。

相比于党的群众工作面向基层的特点,党的统战工作目前仍主要面向特定阶层和行业中的中上层代表人士,具有显著的精英化特点。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试行)》把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点对象明确为 “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外知识分子,学科带头人或者重要业务骨干中的党外知识分子,担任中层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其他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知识分子”。可见,专业成就和职务级别是判断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重点对象的主要依据。根据目前高校统战工作的实际情况,作为高校统战工作重点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大致包括三类,他们相互之间有一定的交叉。第一类是高校所有民主党派成员。由于加入民主党派需要符合党派的组织发展要求以及中共党委的政治认可,所以事实上民主党派成员已经过了两道关键性的门槛,因此一般不附加诸如职称、职务等其他条件,全部都属于统战工作重点对象。第二类是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高校党外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根据专业技术职称,他们属于高级知识分子,自然也都属于统战工作对象。第三类是在高校担任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他们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往往同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即根据 “双肩挑”的原则兼任行政职务,因此仍然属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三类党外知识分子的相互交叉情况如下页图1所示。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中共中央的统战工作精神,特别是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党外知识分子作为一个整体全部属于统战工作对象。因此,实际上上述的三类统战工作重点对象并未包含党外知识分子的全部成员,所缺漏的群体是高校中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不具有副处级以上职务、也尚未加入中共或民主党派的教学、科研人员。他们工作在高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承担着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他们在理论上也属于高校统战工作对象,只是由于高校统战工作资源的有限性,目前这一群体尚未实质性的进入大多数高校党委统战部的工作范围之内。

图1 作为高校统战工作重点对象的党外知识分子类型

为了逻辑分析的全面性,本文试图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这一整体进行更为全面的界定,提出其标准是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且没有加入中共的高校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这一群体又可以根据其政治面貌进行细分,划分为群众、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成员三类群体。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的 “群众”,是指尚未加入任何政党 (包括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也尚未被党委统战部认定为无党派人士的高校知识分子,一般来说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担任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他们目前尚未成为高校统战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但仍然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统战工作重点工作对象的储备来源。由于高校统战工作资源的有限性,目前他们的政治参与机会相对较少,尤其缺乏制度化的、组织化的政治参与机会,往往只有零散的、个体形式的政治参与。

三、同盟者如何参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机会结构

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同盟者的支持,提出 “照顾同盟者利益”的统战工作原则。放入宏观的政治体系中,人的政治利益是抽象的;放入微观的社会情境中,人的政治利益又是具体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国家的政治体系设计中考虑政治同盟者的利益如何照顾的问题,特别是如何为同盟者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至少可以包括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高校治理层面,一个是国家治理层面。前者主要发生在党外知识分子所处的微观社会情境中,即他们所任职的高校内部,其目标是影响所在高校的组织管理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后者则发生在他们所处的宏观政治体系中,即他们身为人民和公民的中国党政体制中,其目标是影响整个社会,特别是国家或者特定政府层级和部门的组织管理方式和资源分配方式。虽然亨廷顿等把政治参与界定为直接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而不包括不直接指向政府的活动,但是在中国独特的党政体制中,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都直接接受党政体制关于高等教育和科研工作的政治领导和行政监管,在 “单位制”的制度框架内为党政体制承担大量的政治把控、教化和动员功能,因此与国家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试图影响高校治理的活动,虽然并不直接指向政府,但显然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也应看作是一种政治参与形式。

高校治理层面的政治参与,有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两种方式。政治输入方式的政治参与,是指以个人或组织 (比如民主党派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等)的身份表达与高校治理有关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支持。政治输出方式的政治参与,则是以 “双肩挑”或挂职的方式担任高校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以参与制定高校治理的政策决定。从实际情况看,政治输出方面的政治参与,基本限于以 “双肩挑”或挂职的方式担任高校副处级以上行政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因为职称尚未达到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群众”一般很难获得副处级以上的任职机会。

国家治理层面的政治参与,也有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两种方式。政治输入方式的政治参与,是指以个人 (比如民主党派成员身份,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以及其他咨询、协商机构成员身份)或组织 (比如政协专门委员会、民主党派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的身份表达国家治理层面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支持。政治输出方式的政治参与,则是指在政府、人大机关、司法检察机关、政协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群团组织机关中以专任或挂职的方式担任各级各类国家行政职务。需要说明的是,高校知识分子一旦专任国家行政职务,一般来说需要辞去原有的高校职务,因此就不再属于高校知识分子了。而以挂职方式担任国家行政职务的高校知识分子,在结束了固定期限的挂职锻炼后,大多数都会返回高校继续从事全职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与高校治理层面的情况类似,从实际情况看,政治输出方面的政治参与仅限于拥有国家行政职务的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完成了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之后,在高校治理层面和国家治理层面,高校和国家都可能就政策执行成效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反馈和咨询,由此开始新一轮政治输入。从总体上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机会结构可以用图2来展现。

图2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机会结构

四、高校治理中的政治参与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首先身处高校这一微观政治环境中,高校治理的结构为其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政治参与机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高校治理中的政治参与,与其切身的政治利益直接相关,因此影响着其对统战工作的直观认识,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输入

1.校级统战工作

高校中共党委是高校统战工作的领导者,具体的统战工作则由高校党委统战部负责。高校党委统战部一般会通过组织校级党外知识分子座谈会、通报会等活动,以及邀请党外代表人士列席高校中层干部会等形式,使得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能够通过制度化、常规化的渠道来表达自己对高校治理工作的利益诉求和政治支持。能够获得较多政治参与机会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高校统战工作的满意度一般比较高,因为他们可以通过参与此类活动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直接向校方反映,而统战部门的积极回应和协调也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至少让他们了解相关工作有何困难及是否在未来有可能得到改善,从而舒缓了其不满情绪。参与机会和回应程度是党外知识分子评估此类活动成效的两个主要标准。民主党派成员在获得此类政治参与机会时,会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对本党派组织利益的维护上,比如要求增加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经费,为党派发展成员争取更有利的条件等,表达意见和建议时也需要注意维护本党派的形象和遵守本党派的纪律。相比之下,无党派人士没有明确的组织利益需要争取。

一些高校还提供了党外知识分子书面意见办理制度,使党外知识分子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书面形式反映给高校党委统战部,然后由统战部联系协调高校相关职能部门解决。很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此类政治参与渠道有所了解,并且充分肯定其重要意义,但是实际上使用过该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的人并不多。其解释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情况,第一是自己平时 “没有什么意见”,第二是“不想给组织添麻烦”,第三是 “有想法但没有付诸行动”。而且有些党外知识分子还表示,自己倾向于以个人或组织身份口头向统战部或者其他相关领导和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不是通过书面形式。可见,相当多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仍然抱着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对日常化的政治参与渠道认识不足,动力不够,并且对书面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有所疑虑。考虑到相当一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缺乏以个人或组织身份直接与高校相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沟通的机会,书面意见办理制度原本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2.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统战工作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首先是属于某个二级院系(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是其实现政治参与的基层单位。然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所在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的统战工作大多处于 “无感知”状态,即大部分认为所在二级院系(职能部门)并未开展过让自己有深刻印象的统战工作,比如统战活动或者学院统战干部个别谈话。导致这一现象的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的统战意识不强,认为统战工作还算不上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此外,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也尚未获得单列的统战工作经费,只能从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自己的办公经费中支出统战活动经费。而与之相比,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分党委一般都有留存的党费可供开展党员活动。

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统战工作缺失所造成的最主要问题是,对于高校教师和行政人员中职称在副高以下、行政级别在副处级以下、政治面貌不属于中共党员或民主党派的 “群众”,高校党委统战部由于经费和人员的限制而无力覆盖,二级院系(职能部门)统战工作的缺失又让他们进一步游离于高校统战工作体系之外。这些 “群众”虽然从职称和级别来看对于统战工作似乎并不重要,但他们显然是无党派人士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储备库。此外,参与统战工作的热情未必与党外知识分子的职称和级别有必然的正相关关系,这些 “群众”中也可能存在政治参与热情很高的人员。认识这一点对于培养高校无党派人士队伍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无党派人士只能通过统战工作人员直接发现和培养,而不像民主党派成员还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这一有力的抓手。

3.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

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有相对完备的组织体系,因此民主党派成员参与高校统战活动相对成体系,有一定的组织分工和人员梯队。民主党派成员一般都知道,如果自己有需要,自己所在的党派基层组织可以把自己的利益诉求和对高校治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映到学校。但是实际使用过这一渠道的民主党派成员也不多。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对此途径的态度与对高校党委统战部的书面意见办理制度的态度类似,认为自己平时 “没有什么意见”,以及 “不想给组织添麻烦”。也有一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就某些议题与统战部或者校领导进行了直接沟通,促进了高校某些工作的改进及维护了个人利益。但是在这些情况中,民主党派成员一般并不寻求以民主党派组织的名义进行这种沟通,而主要是以个人的名义进行沟通。然而由于其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其利益诉求的表达显然仍具有统战意义。在高校没有基层组织的民主党派成员,因为其组织关系一般放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下属的区域性综合基层组织中,与高校缺少直接的组织对应关系,因此实际上很难借助基层组织这一平台获得针对高校治理工作的政治参与机会,一般主要是凭借其个人的学术成就和政治影响力 (比如人大代表身份)而进入高校统战工作的视野中。

此外,民主党派成员一般都表示愿意担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职务,比如支部委员等。他们认为此类职务不是专职职务,不会占用太多教学科研的时间,他们也能从党派组织认同的角度考虑,愿意通过担任职务的形式为党派成员更好地服务并获取党派工作的成就感。对党派职务的这种积极态度显然有利于党派组织的凝聚和党派成员政治参与功能的发挥。

4.无党派人士的组织机制

无党派人士则缺乏像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这样的依托。高校党委统战部与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只能是个案式的。对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主要依托二级院系 (职能部门)的日常发现和推荐。然而对于参与统战活动较为积极的无党派人士来说,高校党委统战部通过与他们直接的、频繁的工作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提供了某种组织归属感。一些无党派人士与一些民主党派成员之间也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无党派人士作为一个整体,显然缺乏共同的组织认同和工作机制,整个群体显得非常松散。

(二)政治输出

不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表示不愿意从事高校行政工作,或者没有认真考虑过从事行政工作的可能性,理由包括对自己的行政能力不够自信,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是教学与科研而非行政,行政工作不是自己的发展方向,以及行政工作会占用太多时间等。另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表示对从事行政工作并不排斥,在合适的时机也可以做。但是他们认为,从事行政工作一定是因为自己本身就对这类工作有兴趣,而不是为了解决级别和待遇问题等其他因素的考虑而去做。而且他们往往倾向于在解决了职称问题,即评上正高级职称之后才会考虑从事行政工作,而在没有解决职称问题之前,他们大多选择专攻科研和教学。

一些担任高校行政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则对行政工作与统战工作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有些认为,党外知识分子担任正职领导职务目前来说还比较少,职务晋升存在现实的难度。而且即使担任了正职,也存在独特的工作困难。比如在大多数部门里中共党员都占据绝对多数,但担任行政一把手的党外知识分子无法参与党组织活动,因此在处理与本部门党委及其书记的关系以及处理与高校党委常委会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微妙之处。也有一些担任行政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表示,自己原本并没有担任行政职务的强烈愿望,主要是学校领导动员其担任行政职务的。然而在一些不担任行政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看来,党外知识分子担任高校行政职务,尤其是正职,是高校统战工作最为显著的成效之一,具有广泛的示范效应,而党外知识分子所在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其他成员也往往会以此自豪。

五、国家治理中的政治参与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还身处中国宏观的国家政治体系,即党政体制中,这一体制为其提供了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机会。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国家治理中的政治参与,与其切身的政治利益未必有非常直接的相关性,但是这种政治参与的高层次特点,更能满足党外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更能充分体现专家治国的功能,因此在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其对统战工作乃至中国政治体制的整体认识,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输入

1.担任地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大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都对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些职务表示有兴趣。他们知道担任此类职务,是属于在保持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之余的兼职工作,不会占用太多时间。而且人大和政协的职务为自己提供了更为制度化和直接的政治参与机会,比如大会期间提交议案和提案,平时的网上提案、议案办理制度,以及参与各种调研工作等,因此能够使自己更好地体现社会价值,履行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目前实际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党外知识分子,根据自己的切身工作体验,一般也认为自己的工作能够取得现实的效果,主要表现为在直接涉及民生的交通、环境、教育等问题上能够推动地方治理的改善。而且担任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党外知识分子,也可以及时把在人大和政协体系中的参政经验分享给高校统战工作人员和高校其他党外知识分子。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工作方式又存在一定的差别。人大代表由选举产生,特别是区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因此与基层群众,即选民有更直接的制度化联系,平时的工作中往往会采取人大代表联络室等形式加强与基层的联系,在人大中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单位开展工作,地域性强于专业性。而政协委员主要是各界别推荐的社会贤达,与基层群众的直接联系不如人大代表强,但是普遍具有更高的专业成就,在政协中的界别性凸显,专业性强于地域性,各种专门委员会是其重要工作形式。

2.民主党派组织工作

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所在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乃至中央组织中担任职务,比如主委、副主委、委员、专门委员会委员以及理论研究会会员等。通过担任这些职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可以在地方和中央层面上获得更高层次的政治参与机会,包括从事民主党派的组织、宣传、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理论研究等工作,协调民主党派地方和中央组织管辖范围内的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并与中共地方党委和中共中央有更为密切的工作联系。这些都有利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就与国家治理相关的问题实现政治参与。但相对而言,民主党派组织的主委、副主委、委员等是具有更高荣誉和实际工作内容的职务,由于其职位有限并且比较重要,因此不容易获任,担任这些职务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些职务身份一般也要求任职者较为常规地参与本党派的活动;而民主党派地方组织专门委员会委员以及理论研究会会员数量较多,任职门槛较低,因此担任这些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的影响力和实际参与程度往往差异很大,因人而异。

一些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通过各级中共党委统战部或者所在民主党派组织等途径,以 “写信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些信息一般短小精炼,反映的都是他们所观察到的发生在基层的经济社会问题及其应对建议,可以随时提交,是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就国家治理相关问题实现政治参与的最方便的途径。相当多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表示自己写过信息,而且其中一些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复和落实,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对信息的回应性是影响党外知识分子写信息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民主党派地方和中央组织与高校党委统战部及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双向联系与沟通,也是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在高校治理和国家治理两方面实现政治参与的一种途径。具体来说,一种是高校党委统战部主动外出到访民主党派地方组织或中央组织机关,一种是民主党派地方或中央组织到访高校党委统战部及相关学院 (职能部门)。这种双向联系与沟通,能够促进民主党派地方和中央组织与高校就统战工作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使得高校的民主党派成员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校内校外的积极作用。然而目前这种双向联系与沟通尚未形成比较制度化的机制。

(二)政治输出

相当一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在校外担任挂职职务表示有兴趣。与对人大和政协职务的认知类似,他们知道在校外担任挂职职务,一般属于短期工作,在挂职结束之后都会回归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不会影响本职工作的长远发展。而且党外知识分子一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选择到专业对口的相关部门和地方挂职,通过参与实际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从而获得第一手的实际工作经历,有助益于本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挂职工作与本职工作更多存在正向的相互促进作用而非负向作用。但是相对而言,职称问题尚未解决、家庭更需要照顾的年轻党外知识分子,相对来说更不愿意到偏远地区挂职锻炼。担任高校行政职务的党外知识分子,由于自身行政事务繁忙,也比较不愿意参与挂职锻炼。

此外,部分党外知识分子更多从报国情怀的角度考虑,认为自己可以结合研究专长到某个部门和地方参与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回报社会和国家,以更直接的方式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因此乐于从事挂职工作。

但是无论是在总体上肯定挂职工作意义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以及部分否定其意义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他们都提到,挂职最好与自己的研究专长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自己通过挂职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也提升自身的专业研究。如果把挂职经历仅仅当作一种给自己 “镀金”的手段,当作增加自己的履历以利于以后职业提升的手段,那么就是本末倒置了,因此都反对走过场式的挂职。

六、“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实践理念

“照顾同盟者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虽然抽象,但需要具体的制度设计去落实,需要维护统战对象具体的利益诉求。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尤其需要思考如何以具体的实践方式,满足同盟者的政治利益——即政治参与需求。作为统战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显然成为深入思考 “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实践路径的合适切入点。基于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研究,本文尝试提出 “照顾同盟者利益”原则的具体实践理念。

第一,“照顾同盟者利益”,首先需要照顾同盟者的政治利益表达诉求。作为政治存在物的人,首先需要获得在现有政治体系中合法表达政治利益诉求的权利。这种表达权固然是现代国家公民普遍拥有的,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的抽象政治原则。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战工作体系中,同盟者的政治表达权需要得到更为明确的政治认可,并辅以更为规范化的制度设计。对同盟者政治表达权的政治保障,是 “照顾同盟者利益”的首要前提,也是赋予同盟者其他政治参与机会的基础。

第二,“照顾同盟者利益”,需要增强党对同盟者政治利益诉求的回应性。政治表达权的保障只说明了表达渠道的存在和畅通,但是并未说明这种表达是否有实际的效果,即是否对改善政策过程和治理水平有直接的助益。任何表达都需要回应,尤其需要以积极的行动进行回应。而政治表达则需要以政治行动进行回应。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需要凭借党的政治权威和国家的政治权力,对同盟者的政治表达进行积极回应,从而使得他们的政治利益诉求成为政治系统中有效的政治输入,并进而增强同盟者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和政治效能感。

第三,“照顾同盟者利益”,也需要走 “群众路线”,覆盖同盟者的广大基层群体。党的统战工作固然是有特定的阶层和行业界定,而非面向全体群众的群众工作。但是在社会分层结构日益复杂、社会流动性急剧增大、政治参与要求日益高涨、新媒体等政治表达渠道日益蓬勃的大众政治时代,同盟者的数量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其内部的阶层分化也日益显著,而其基层的政治能量不容忽视。“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式,并不局限于狭义上的 “群众工作”,统战工作一样可以采纳。中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2004年下发的 《关于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就指出,“高校统战工作是党的特殊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而在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中,第二十九条就是 “加强基层统战工作”。具体来说,同盟者中的基层群体,比如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中的 “群众”,同样需要得到关注,这也是新时期统战工作的重要增长点。

第四,“照顾同盟者利益”,需要相信和支持同盟者建设自己的政治组织。同盟者是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政治盟友,为着共同的政治目标而努力。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以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而同盟者同样需要有自己的政治组织,才能够凝聚起来,共同提高自身的政治参与能力。具体来说,中国共产党需要相信和支持作为同盟者政治组织的各民主党派、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侨联、工商联等,提供适当宽松的组织发展环境,对其组织建设工作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帮助。中共中央在1951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统一战线工作的指示》中就提出,“必须帮助各民主党派,在大中城市发展党员一倍至二倍。动员一批进步分子、中左分子和适当数量的中间分子加入进去,并帮助他们训练干部,以巩固其组织,提高其水平”。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国共产党,在今天对待同盟者更应该有同样的气量和胸怀。

第五,“照顾同盟者利益”,需要培养同盟者自身的行政能力。政治体系包括政治输入和政治输出,因此政治参与不仅仅是表达政治利益诉求,也包括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同盟者由于不掌握国家权力,因此不了解政策过程,往往只善于清谈,甚至陷入脱离实际、自说自话的境地。而如果让其承担具体的行政工作,则往往出现工作设想过于理想化、沟通协调能力欠缺、受挫折则容易灰心失望等实际问题。可见,政治参与不是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实事。同盟者因其政治地位的原因普遍缺乏行政能力,因此非常需要党的统战工作以提供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长期持续地培养其行政能力。

第六,“照顾同盟者利益”,需要依托人大、政协等参政平台的建设。回顾党的统战工作的历史,可以发现统战工作是服务于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整体政治进程的,具体来说就是以新政协为制度平台,中国共产党与作为其同盟者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共同建立联合政府的政治进程。而在人大制度建立之后,人大就成为当代中国国家建设的最主要的制度平台。统战工作虽然是党的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但其根本目标是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因此,中国共产党需要把自己的统战工作也纳入中国的国家制度建设中,依托人大和政协等参政平台,在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原则框架中照顾同盟者的利益。

注释:

①访谈对象具体包括高校中共党委书记1人,高校学院中共党委书记1人,高校中共党委统战部工作人员3人,高校中共党委组织部工作人员1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28人(其中民主党派成员24人,无党派人士3人,“群众”1人)。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116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73.

[3]景跃进,张小劲.政治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4-18.

[4]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30-86.

[5]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林尚立,等.新中国政党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39-140.

[7]周淑真.中俄两国政党制度和政党关系之比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4):106-110.

[8]Gerry Groot,Roderick O’Brien.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United Front Work with the Legal Profession[J]. Hong Kong Law Journal 2012(42):939-969.

[9]许德福.充分激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热情[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02):34-35.

[10]任清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对策[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06):33-37.

[11]李永华,周林刚.人才活力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基于深圳的问卷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163-166.

[12]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18-22.

(责任编辑:刘 颖)

10.3969/J.ISSN.1672-0911.2017.04.051

D613

A

1672-0911(2017)04-0051-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统战部2016年度统一战线研究课题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状况与统战工作对策”(项目编号:TZ16YB03)的阶段性成果。

2017-05-18

张 汉 (1983-),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民主同盟会北京市朝阳区第五届委员会统战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知识分子利益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发挥民主党派作用 多献务实良策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链与新垄断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