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神话的大圩范本
2017-09-20易黎亓桂梅
易黎,亓桂梅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济南 250100)
葡萄神话的大圩范本
易黎,亓桂梅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杂志社,济南 250100)
从 2003年举办第一届葡萄节开始,到2016年葡萄产业实现2.6亿元综合产值,短短13年,安徽合肥大圩镇完成了从一个传统农业小镇到国家4A级生态旅游景区的嬗变,创造了全国罕见的葡萄神话。
不过,大圩人并没有满足现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他们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新征程,这一次他们瞄准的目标是“中国最美都市乡村,国际品质生活高地”。正如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所说,“传统农业是以葡萄果实作为交易,将来我们会让葡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产生价值,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华东吐鲁番”
2017年6月初,距离第二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召开不足两个月的时间,记者提前来到本次会议的举办地——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采访。
大圩自清康熙年间开始就有建圩围田的活动。根据大圩隍城庙碑文记载,大规模的建圩活动开始于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整个大圩内田畴平展,一望无垠。全镇管辖15个行政村,面积37.92 km2,人口2.4万。大圩自古就有“合肥粮仓”、“鱼米之乡”之称,现已获得了“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全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镇”、“4A级农业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全国文明村镇”等15个国家级荣誉称号。
2012年,“大圩葡萄”正式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录,2014年又申报了安徽省著名商标,同年又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绿色产品认证标识,大圩已经在中国乡村版图上占据了重要一席。大圩葡萄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采取一系列综合配套栽培技术,其葡萄鲜果表现为果穗紧凑,粒大、均匀、整齐度为95%以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糖酸比为8~10∶1;果肉柔软多汁、酸甜可口,具有该地葡萄固有的风味和品质,特别适宜鲜食。大圩葡萄不仅逐渐占领了合肥市场,受到了广大合肥市市民的喜爱和认可,而且先后有德国总理默克尔、马拉维总统夫人,以及墨西哥、意大利、韩国的国家代表团专程来到大圩参观现代都市农业,日本专家在考察了大圩葡萄园后,称大圩能种葡萄是个奇迹。
很多大圩百姓通过种植葡萄发家致富。2016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2.5万元。而2003年以前,当地人均收入只有5000元。葡萄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圩内葡萄综合经济价值达2.6亿元。
如今的大圩,拥有万亩葡萄园,以及100多家农家乐,基本形成了“万亩果园、万亩菜园、万亩荷园、万亩苗木基地”的四大农业旅游景区。连续14年成功举办的“葡萄文化旅游节”,每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让大圩成为名符其实的“华东吐鲁番”。
葡萄让小镇华丽转身
安徽农民历来有创新的传统。1978年,安徽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10年后的1988年,穷则思变的大圩镇村民李道云、鲁贤德,分别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试种了十几株巨峰葡萄,成为了大圩栽植葡萄的开创者。他们没有想到,几十年后,一棵小小的葡萄苗会给父老乡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告诉记者,当地人最初也种植过白桃、冬瓜、西红柿等多种经济作物,但经过多年试种,他们发现葡萄最适合发展休闲观光农业,“葡萄果型小,呈穗状,颜色多种多样,符合人的审美价值,并且皮薄多汁有营养,比西瓜、桃子等水果有优势。因此,葡萄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首选。”
在1991年大圩镇发生洪涝灾害之前,慈云和新民两村种植葡萄已达到300多亩。2006年,随着合肥打造滨湖大城市,市民开始有了周末度假的需求。而大圩镇位于合肥市东南方向,东临南淝河,南濒滨湖森林湿地公园,北部紧邻包河工业区,西与义城街道隔河相望。由于大圩镇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质的土壤条件及圩区内特有的地下水资源环境,当地百姓通过种植葡萄打开了都市农业发展的一片新天地。到2003年第一届葡萄节之前,葡萄种植规模已经迅速扩大达到了6000亩,随着连续每年一届葡萄节的举办,大圩葡萄在合肥周边地区声名鹊起。
2004年,大圩出台《大圩镇加快发展都市农业的决定》等相关文件,提出改变“一油一稻”的传统产业模式,实现由“传统农业——城郊型农业——都市农业”的逐步升级。这几年,大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面积达到2万多亩,形成了瓜果采摘、观荷采菱、花卉苗木、优质蔬菜四大特色基地,仿佛一个天然的“农家大超市”,成为合肥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大圩葡萄的发展还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支撑作用。当地镇、村每年都举办数期果树技术培训班,邀请省、市的果树专家教授来讲课,不断提高农民种植葡萄的技术水平。从2000年起,他们成立了大圩镇葡萄协会,近年又成立林果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互助活动,帮助果农代购农药、化肥、果袋等;2005年包河区委组织部抽调8名农技人员,到大圩有关村任科技副主任,在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民科学种田,这些举措都有力地推动了大圩葡萄的发展。
近年来为了控产提质,大圩镇的葡萄种植规模稳定在1万亩左右,有夏黑、醉金香、巨玫瑰、金手指、阳光玫瑰、美人指、红地球等20多个品种。几十年来,大圩葡萄的口感不但没有变差,反而越来越甜。经检测,大圩葡萄和周边地区葡萄相比,含糖量较高,其中夏黑达到了24%,巨峰也有16%,这些都要归功于“减产”措施。过去农户们只想着产量高,没考虑过品质,产量往往超过3000 kg/667m2,但价格上不去,批发价每千克不足2元。控制产量后,降到1500 kg/667m2以下,优质果达到90%以上,口感明显变好,卖上高价,农户的收益也就多了。
镇党委书记钱炳有自己的算盘,“大圩还有闲置土地,但不会扩大种植面积。附近乡镇葡萄面积已经很大,达到数万亩,但每千克只能卖到2元钱,大圩发展方向不一样。我们要做高端采摘体验,就要控制面积,精选适宜品种,提升品牌和品质。我们在葡萄种植方面非常自信,不是规模越大竞争力越强。”
大圩葡萄的新出路
大圩的葡萄产业发展经历了追求葡萄数量的第一阶段,追求单产的第二阶段,如今已经发展到追求品质和品牌的第三阶段。
左上: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
右上:默克尔参观大圩;
下:马拉维总统夫人考察大圩都市农业
经过不断摸索,大圩葡萄种植也开始有了一套标准,为今后大圩葡萄的品牌化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在大圩“鲜来鲜得”葡萄生态园,记者看到,虽然室外气温很高,大棚内却凉风习习。利用天然的空调系统,模拟葡萄生长环境,采用先进的栽培理念,让这里成为合肥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也成了大圩葡萄的“样板间”。负责人贺明伍介绍,他整合江浙沪等地的先进种植经验,引进江苏的优良品种、浙江的先进栽培设施和上海的果实采摘互动体验方式,采用H型省力化栽培方式,通过4年时间,每亩只种6棵大树,和其他农户密密麻麻种200棵相比,品质好得多。
“鲜来鲜得”生态园通过智能物联网设备,采集园区土壤水分、空气温湿度、光照、枝条粗度、果实大小等数据,利用现代科技,科学有效的指导农业生产,利用智能全自动水肥一体化设备,精准施肥灌水,达到了省工、节肥、节水的目的。
在高科技武器的支撑下,大圩葡萄先后获得无公害标志使用权、国家绿色农产品A级认证等荣誉。从2013年开始,大圩葡萄栽培与采摘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通过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验收,成为合肥唯一一个国家级的标准化农业示范区。
为了推广标准化,大圩镇还建立起一套标准化体系,起草《大圩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已得到批准并实施。此外,还根据本地特点和实际,制定了葡萄园地建设标准、葡萄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葡萄田间管理技术规程等一系列企业建设标准。
大圩还率先建设了全省第一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大圩镇葡萄等农产品的生产源头、生产过程和销售环节进行长期农药残留监管,农残检测覆盖每一户。同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生产记录管理办法、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农产品质量准出、准入制度等十一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无公害果蔬安全要求》对其检测,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测。
“葡萄只是一个象征符号,它一路领跑着这个小镇的华丽转身,让大圩敏锐地抓住了当地的发展机遇,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镇党委书记钱炳对记者说,“葡萄再好吃,也不能整天吃。经济价值再大,一棵葡萄的产值也是有限的。今后大圩葡萄吃的功能会慢慢淡化,更多的是休闲功能、观赏功能。传统农业以葡萄果实作为交易,将来我们会让葡萄整个生长过程都能产生价值,这是我们的发展方向。”
从传统农业阶段,到观光农业阶段,再到休闲体验农业阶段,葡萄更多带有一种文化享受功能,葡萄产业和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成为大圩葡萄发展的第四阶段。
2015年以来,大圩镇积极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把葡萄旅游与体育、休闲、文化等有机融合,在全省率先打造“体育小镇”。围绕这个目标,连续3年举办了中国合肥大圩马拉松文化节,在安徽省体育局和合肥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马拉松及路跑为核心,积极打造马拉松生态小镇,努力实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精彩,年年都上新台阶”的目标。2017年6月10日,2017“航天品质•健康中国”10公里太空跑(合肥站)在大圩激情开跑,将航天知识与体育赛事相结合,太空赛道的布置让比赛更具有趣味性。
不断创新,应该是对大圩转型的最好注解。在农业生产方面,大圩构建了都市农业产业联盟——产业协会——产业联合体等生产组织体系,建立大圩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统一生产监管流程。如今,更是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鼓励开展网络营销、特色电商村等农村新业态。
做好“圩”文章,是下一步大圩的发展思路。按照规划,大圩将重点打造“互联网+”创意农业、采摘农事体验、绿色有机生产、特色田园民宿、圩区民俗文化等,瞄准“中国最美都市乡村,国际品质生活高地”定位,在“水清、路畅、林茂、花繁、果丰、食美、民宿”上下功夫,“让农村更像农村”,真正实现“大圩有大变化”。
左:“鲜来鲜得”葡萄生态园;
右上:互联网+智能液体配肥站;
右下:“鲜来鲜得”总经理贺明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