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如何选用与推广杂交玉米

2017-09-18卯星燎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山区

卯星燎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贵州威宁县杂交玉米的推广现状,提出了山区杂交玉米应具备抗逆性强、品质好、耐贮藏等条件。同时,介绍了我们在山区杂交玉米种植中试验、示范、推广的主要做法,最终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山区;杂交玉米;推广方法

一、山区杂交玉米推广现状

1.技术落后

威宁县山区杂交玉米种植技术比较落后,其一是农业技术力量薄弱,乡镇农业技术干部少(有些乡镇只有1个还兼顾其他工作);其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低,难以接受新的科学技术。

2. 威宁山区杂交玉米种植推广面积较小

上世纪,山区杂交玉米的推广,主要在海拨600m以下的平坦区。但从2005年龙滩电站下闸蓄水,淹没了1500公顷的耕地,杂交玉米种植不得不向高山发展。而在海拨600~1200m的高山区,仍然是以使用多年的地方品种为主。上世纪高山区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县80%以上,使用品种仍以地方品种白马牙、大黄玉米、大金黄等,很少使用杂交种子。

二、山区玉米杂交种应具备的条件

1.杂交种的适应性要强

在高山区,生产条件、气候变化异常、坡度大、土壤瘠薄、生态多样性复杂,农民的施肥管理水平低。要求杂交玉米不仅产量要高,而且抗逆性强.对环境的适应性、缓冲性要强。杂交种要求的环境条件较高,对高山区适应性较差,无法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2.种子的田间出苗率和壮苗率要高

在山区,冬干春旱、土壤底墒不足,春季气温回升慢、寒潮频繁,播种深而粗放,尤其是高山区,有的播种时不施肥浇水,严重影响玉米出苗。在这些地区推广的杂交玉米,种子应具有发芽率高,发芽势强,芽梢较长,顶土能力强,出苗快而齐,幼苗壮且苗期抗旱能力强的特点。

3.灌浆速度要快,苞叶要长

山区夏季凉爽,秋季降温早,适宜玉米生长的积温较低、时间较短,尤其是在后期,要求籽粒灌浆速度要快。灌浆慢了籽粒不饱满,不能正常成熟,既会降低产量,又要影响收获贮藏。同时,山区秋绵雨多,苞叶短了不能包住果穗,雨水容易侵入,引起烂穗烂苞。

4.品質要好,耐贮藏,以硬粒型或半硬粒型为主

山区农民玉米收后将果穗放在屋架上、梁上、挑梁上等地方晾挂贮藏。但山区秋绵雨多,马齿型玉米籽粒大脱水慢,且易吸潮,在这种贮藏方式下容易霉烂,而硬粒型适应这种贮藏方式。我们推广的正大619、临奥1号、渝单7号、正红6号、黔玉3号、南校18等属硬粒型和半硬粒型,其品质好耐贮藏,深受山区农民的欢迎。

5.抗倒性和耐瘠薄性要强

在山区,河谷风、山口风、7、8月份的季节性大风,再加土层浅薄,不利于根系下扎,这都使山区玉米容易倒伏。山区杂交玉米的根系发育要强。同时,山区耕地坡度大,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保水保肥能力弱,因而杂交玉米还要具有较强的耐瘠薄性。

6.成本要低,以适应落后的经济条件

在山区,尤其是高山区,要求杂交玉米的种子成本低,施肥管理成本低。在高山区,人少耕地多,一次性投人太大农民承受不了。一方面,通过栽培措施(如育苗移栽、精细播种等)减少用种量;根据近几年的试验推广证明,杂交玉米育苗移栽可以减少种子成本三分之一以上。二方面,选育田间出苗率高的杂交组合,降低用种量;三方面是提高杂交玉米的制种产量,降低种子价格。

三、山区杂交玉米的推广方法

1.在试种中认识杂交玉米

根据山区生态生产特点和对玉米杂交种的要求,结合气候相似的原理,我县于2004年从四川引进了玉米杂交种子正大619,在平岩乡和栗木乡海拔600m~1200m处,让农民自己试验种植,以当地品种白马牙为对照(CK),结果比CK增产23~52%,这不仅使当地农民认可了杂交玉米的增产作用,也使乡、县农技人员认识到杂交玉米在海拔较高的山区也有推广前景。

2.在试验中肯定杂交玉米

为了科学地说明杂交玉米的增产作用,筛选出适合不同山区乡、不同海拔高度、坡向地势的杂交组合,我们又引进了渝单7号、三北6号、正红6号、南校18等适应高寒山区的杂交优良品种,同木引、栗木、平岩、边阳镇等农技站的农技人员合作。

3.在示范中推广杂交玉米

在示范试种中,通过农民的自相推荐传播和我们有意识地在不同地方选择敢于冒风险的“先驱者”农民自己试种。同时,我们又和一些乡镇结合,选择一些科技意识较强的生产合作社或村、集中成片示范几公顷至几十公顷。该示范片在当地好似“月亮”一般,照亮一个地区,使该地区的县、乡领导有组织或无组织地去考察、参观、评定和学习,然后,在行政上要求其他乡、村、社也跟着推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山区
山区低等级公路设计的几点思考
山区10kV配电线路防雷技术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中小跨径桥梁设计
山区
利用山区区位特点 大力推广适用农业机械
小龟捕鹰
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