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发挥广播对农节目的服务性与实用性

2017-09-18吕袖旗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实用性广播

吕袖旗

摘要: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将对农节目办好,首先就必须对为农服务的要求和宗旨进行明确,并将节目的定位找准,以“三贴近”为原则,宣传报道主题深刻、有意义的事件,将广播电视的媒体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做出服务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节目。

关键词:广播;对农节目;实用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作为我国广播电视系统中最基层的组成部分,县级广播电视台逼近要对上级的政令进行传达,同时还要服务于地方的发展,使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满足,这就对县级广播电视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节目定位把握好,从基础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尽最大努力将对农节目做好。

一、对农广播节目要注重从内容上贴近农民生活,增强节目的实用性

政策、投入和科技是推动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部分农民仍然依靠的是自己的种植经验和传统的模式进行种植,对实用、先进的科技信息不加以重视,导致种植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当前,很多农村都安装有广播,因此,广播电视台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优势,完善和改进对农节目的内容,使之更具有服务性和实用性。对此,广播电视台的记者可以打田间地里进行采访,在对各乡镇地域现状进行了解的同时,还可以邀请县农委农业的专家参加节目,向农民讲解天气对水利的影响、不同区域农作物的不同种植特点和常见的病虫防治、养殖业季节病等信息。如毛豆在多雨易涝的季节种植最合适,但是却不适合种植玉米、花生在土质疏松的地里种植最合适、辣椒在水量充足的季节种植最合适等等。对农节目的内容一定要和季节相符合,农民在此季节最关心什么,节目就要播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春季农作物的病虫防治、夏季的旱涝灾情、小麦收割、秋季的秸秆处理、秋播秋种等。

二、找准定位,对农节目的栏目设置上要贴近“三农”

广大农民群众使农村广播节目的服务主体,节目的设计必须和农民的喜好相符合,满足农民的需求。对农节目可以有效的指导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因此,要多对农民的生活和生产需求进行关注,将节目的服务性和实用性提高。在栏目的内容和设置上要和“三农”相贴近,要密切联系他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农事,将和农民利益有关的事情反映出来,只有农民觉得它对自己有用处,才会对其进行关注,对其产生兴趣。

例如陕县广播电视台根据自身的地处山区、经济落后的特点,开办了对农广播节目《金色田园》,主要对“三农”进行了宣传,坚持和农民贴近、和农村贴近、和农业实际相贴近的原则,对农业科技的新成果进行了传播,向农民提供了先进的科学种植技术,将致富信息传递给了农民,并对惠农政策进行了解读,成为了农民致富道路上不能缺少的好帮手。《金色田园》栏目开设了《农民与法》、《致富经》、《实用技术》、《政策早知道》四个子栏目,通过电波和声音向农民传递了他们迫切想要了解的法律服务、致富信息、惠农政策、科学知识等等,使农业得到了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三、注重实效,突出节目的实用性

要想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对农节目具有服务性和实用性,及时准确的报道内容是前提[1]。对农节目必须具有时效性,因为对于农作物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农时,如果错过了这一时间,就算宣传的技术再好,对农民来说也毫无意义。因此,县级广播电视台要唱好本地的农业“四季歌”和当地的“三农”实际相结合,节目的采编要注重和农时向对应。广播发展史上第一个专业的对农节目是在2010年时江苏省启东市广播电视台开办的《金色大地》。该节目和涉农部门进行合作,根据农业生产中农民最关心的农事和农请对节目进行编排,不但使节目的时效性得到了增强,同时还使节目的实效性得到了增强。对农民最关心的农业气象,该节目更是进行了重点报道。其次,报道的内容实用性要强。实用性就是农民对节目内容可以进行借鉴,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在农事上的疑难问题,可以被农民采用,或是可以使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提高和丰富等。通关相关实践可以看出,农民心目中认为最好的节目,就是和农民生产实践联系密切、能解决他们疑难问题,同时还能和农时相结合播出的节目。《金色大地》播出的内容和重要的时令、大节相结合,在合适的时间播放合适的节目。如,在新农保政策推出后就及时对此方面进行宣传、购置新农机补贴政策颁布后就邀请市农机局的领导到节目进行讲解,并开办了农村公路、农村水利建设以及早发现和早治疗癌症等节目。

四、对农节目要有贴近性的服务功能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更具有服务性和实用性,首先就要增强和农民们的感情,和他们成为朋友,积极地幫助他们排忧解难[2]。在对农节目中,不仅要对农业政策和科技文化进行宣传和传播,同时还要将民意、伸张正义以及针砭时弊的社会责任进行反映。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不管是播音、主持,还是撰稿,都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尽最大努力细节化、人性化、情节化、故事化宣传的内容,使之更有生动、更有感染力,从而引起农民的共鸣,将农民最关心的三农情况,充分的体现在节目环节和语言和画面中,只有这样的对农节目,才能让农民感到真正的信赖。对农节目的内容要符合农民的需要,农民想要什么,就讲什么。例如对农民的生产各环节进行指导,对新措施、新技术、新产品和先进经验进行介绍等等。总而言之,就是将农业信息进行传递、对农科知识进行普及、预测报道农作物的病虫等,对农业的生产进行指导,从而使农民尽快实现发财致富。由于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知识水平等因素,农民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对农节目应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简而易懂,降低农民的理解难度,使其更好的掌握到相关知识。在对对农节目进行制作的过程中还应注意要将舆论导向进行准确的把握,坚持“三贴近”,对和创新相关的进行大力宣传。农民具有喜欢讲道理但却不喜欢听道理的特点,因此,对农节目在对相关知识进行宣传的时候应讲究策略,使道理变得通俗易懂。在对农节目中,有些用语较为专业,很多农民不一定能听懂。因此,要尽可能的使用简单的字句,使农民理解起来更为容易。

总而言之,县级广播电视要想办出具有特色的对农节目,使其服务性和实用性更强,就必须多角度、全方面的对农民群众进行了解和考虑,站在农民的角度对节目进行创新,将对农节目的内容进行充实和丰富,使农民和媒体的关系更近,对农民的所需、所想和所急进行充分的了解,深入农村实际,办出对农民有用的节目,办出农民真正喜欢的节目。

参考文献:

[1]罗钟炉.谈谈对农电视节目的几个问题及建议[J].新闻战线,2015,21:96-98.

[2]徐瑛.打造个性品牌 办好对农节目[J].视听纵横,2014,03:84-85.

猜你喜欢

实用性广播
基于实用性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
凤凰精选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六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抢眼披风
不一样的水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