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教育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个性

2017-09-18向长明甘波

魅力中国 2017年38期
关键词:个性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向长明+甘波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层面的教学任务以外,还要加强学生个性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合作能力,这也是当今我们国家开展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文这门学科不仅需要学生熟悉课本内容,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教师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开展个性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在我国的教育界引起了非常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培养;研究

存在于世界上任何的东西都不会是一模一样的,更何况是人。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都会逐渐形成自我意识,也就是独特的个性。每个人的学识程度不同,造就了不同的气质类型。每个学生都有稳定的个性因素,这些都是在受教育的环境下逐渐形成,在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性格差异的变化也会慢慢拉开距离,所以小学时期学校的教育对于每个孩子的个性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一、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1.教学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过去传统方式的教学主要以灌输为主,不讲究学生全方面发展,更对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的教育更加不注重。小学阶段中的语文教育大多是老师教育灌输为主的形式,不讲究任何开发思维引导,老师只把书本上的重点讲述出来,学生硬式记忆和学习。学生学习的劲头一直不能带动起来,学习的主动性比较差,导致对知识的领悟能力都不好。传统语文教育都是有固定的模式,每节课的讲述的方式都是一样,先听老师讲述,再到说教课文内容,再到学生讀整篇课文,这就是整堂语文课的教学流程,这种流程也是传统阶段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固定教学模式。教师为了加深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能力,整堂课里不断要求学生对课文朗读,练习生字书写。在课堂上学生们都会照着老师的要求去做,念在课堂上要求的内容,写老师留的课堂作业,对一些学生产生的新奇想法都实行打压,以此来禁锢学生的思想,减少打闹争吵现象,影响课堂纪律。

2.评价模式存在严重弊端

传统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面临考试时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的接受程度在出考试题的时候往往难易程度不好把握,学校在教育发展中比较注重素质教育,可是到了考试时却偏向应试主义。这种“表里不一”的情况对于小学语文的改革来说时很不利的,这种形式在老师和家长方面都不赞同。通常在小学语文考试的类别中很容易产生题目很难,学生理解问题得不到要旨,那就很难发挥自己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一般在答题环节上注重模式化的解题指导,考试时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下来的方法才能得到高分,这种模式不利于创造出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更谈不上个性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方法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性

小学生语文课的传统授课模式的弊端对于学生的个性发挥产生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这种模式说到底还是学校没有一个明确教课培养意识以及学生的主题性没有确立。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的时候一般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书本知识,小学语文课堂全都是老师在做主,没有接受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这种传统模式应该得到改变,设立健全的语文课目标学习的主体性位置,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想法是被认可的过程,而老师只是能够辅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关系的改变有利于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主观想法,拓展思维发展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小学语文课堂不再是安静地听老师一人在讲课,而是每个人都积极踊跃地再参与其中。这种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持有积极表扬态度,即使是错了也能鼓励一番,增加学生的自信和独立思考意识,这对于提升个性化于学生是很好的引导作用。

2.创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保持自身的威严,课堂环境通常都很严肃,紧张。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无法真正表达出内心的想法,只是被动的听教师讲解,在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在打折扣。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以及对于学习的内容就能够及时的表达出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

3.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适当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然后再让学生之间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提高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的自主性。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允许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并且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对学生的想法给予适当的引导,这对于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个性的发展非常有益。

4.为学生提供平衡发展的环境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教学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结合小学语文教育制订的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教师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除了让学生掌握专业化的知识,还要通过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5.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采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比如可以设计语文竞赛,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形成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语文内容有关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等,对于优胜者进行相应的奖励。

结语

学校和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对语文教学模式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多种教学模式,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个性的发展。另外,对于传统教学中呆板枯燥的教学方法也要及时进行改革,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会娜.小学语文:让学生的个性飞扬[J].学周刊A版,2015(5)

[2]熊艳萍.小学语文--个性留真[J]. 南北桥,201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个性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新课改背景下的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