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数学中探究思维的能力
2017-09-18罗全文
罗全文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理科性质学科,对学生自身最大的提高方面就在于培养和促进脑力开发和思维能力改善。数学在高中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学课程的熟练应用会直接帮助到对物理、化学这类理科性强的学科的理解。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的学习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独立探索;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数学所重视的并非一道题两道题的解答,它更加注重检验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在过去强调“应试教育”的年代中,教师们大多都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强迫学生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一切以最终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一切皆以考取名牌大学为最终目的。其实这种做法,大大地限制了学生们思维的拓展和开发,从而严重影响对数学此类理科性课程的持續性学习发展。在最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素质教育”、“科教兴国”皆是正对上述问题所作出的对策以及促进教师在观念上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涉及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智力开发的方面,在我自身经历中有很大的改变。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是可望不可及、望而却之,有心想要改善自己的数学成绩,却不知如何下手,于是便投入到早已烂熟于心的原理、定理、公式中去,而现实情况总是公式、定理背得滚瓜烂熟,讲解所用的例题也都熟练掌握,但仍然不能很好地运用到试题中去,通常只是转变了一个方向,学生们也都没办法发现其中的考点,无法将早以铭记的公式、定理发挥出来,以至于成绩只降不升,挫败感增强。总结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之后,积极转变观念,寻找症结所在,试图将学生的思想打开,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向教师求助,大多数教师都会直接解答疑问,顺带教育一番。但教师们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碰壁、逐步锻炼自主学习的思维方式。这种形式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看到跳跃性的成效,但长此以往定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欠缺的表现
(一)举一反三能力弱
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之后,同类型的例题可以熟练掌握,但稍微变换形式,学生的反应能力就变弱,不会转变思维方式,从而就无法获得题干中有用的信息。
(二)角度单一
有的知识点需要分情况讨论作答,有些学生的思维受限,往往得出一个答案就万事大吉。例如:高中课本必修四中有关三角函数的问题。例题:求函数y=cos3x*cosx的最值。解答步骤:解:y=cos3x*cosx
=1/2[cos(3x+x)+cos(3x-x)]
=1/2[cos4x+cos2x]
=cos22x+1/2cos2x-1/2
=(cos2x+1/4)2-9/16
∵cos2x∈[-1,1],
∴当cos2x=-1时,y取得最小值0;
当cos2x=1时,y取得最大值1。此题第一眼看上去不难解答,只需运用课本上的化简公式、变换几步即可,但很多学生会忽略区间[-1,1],从而被扣分。
(三)运用简便算法能力弱
在考试过程中,运用简便算法可以大大提高运算效率,节省时间,提高做题的准确率,从而稳定心态,为做之后的题型打好基础。例如:如果奇函数f(x)是[3,7]上是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那么f(x)在区间[-7,-3]上是()A.增函数且最小值为-5。B.减函数且最小值是-5。C.增函数且最大值为-5。D.减函数且最大值是-5。解析:构造特殊函数f(x)=3/5x,虽然满足题设条件,并易知f(x)在区间[-7,-3]上是增函数,且最大值为f(-3)=-5,故选C。运用此类特殊值带换的方法可节省很多时间,也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活应对各类问题。
(四)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将用大量的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点,也会用试题来检验学生的掌握熟练程度。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同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们应该要学会自我归纳总结题型、知识点,明白每一道习题的考点在哪里,出题老师要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只有清楚明白这些,那么遇到任何难题都不会措手不及、无从下手。数学是一项对思维逻辑要求严格的学科,缺乏归纳总结能力的学生,无疑是缺失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最重要的一环。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只是把知识点看成是一盘散沙,完全不利于分值较高的大题,而那些善于归纳总结的同学,则是将数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环环相扣的知识点会拼接成网络式,系统地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
三、提高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践行启发式的教学模式
启发式教学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面,不局限于一个方向,多方面理解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这是一种消除思维障碍的一种很奏效的方法。贯彻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能够全面清晰地掌握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接受知识的程度,在课堂上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积极思考的学生打开思维面,可以涉及到更多的知识点和题型。
(二)改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增强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部分学生之所以数学学不好,并非是不够认真,而是兴趣不足,对数学感到乏味,大量的习题让高中的学生不堪重负,成绩提升慢,自信心逐渐降低。教师要通过鼓励的方式,带领学生一步一步解决他们所认为的难题,让他们感受到所谓的难题也不是那么难,以此给数学相对弱的学生信心,并运用多种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ppt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自身的课堂幽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潜在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更多的是一种辅助作用,帮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的智慧更加显现出来,教师的作用大多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向上,只有学生学会了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锻炼。这种方式也可以缓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促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课堂环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学习创造更愉快的学习环境。
思维能力的探索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得到提升,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观念上的相互转变,尤其是对数学这一门课,思维能力的提升势在必行,这也将关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发展。一种好的思维能力不管是对学习,还是对以后的日常生活都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努力提升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培养更完备的四有青年,培养一批又一批为国家所用的高素质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