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小兔子找太阳》教学设计
2017-09-18犹合荣
犹合荣
摘要:我通过《奇妙的圆》这一主题活动的教学,让孩子们对生活中圆形的物体产生了极大的认识兴趣。活动时,我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找一找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圆形事物(如皮球、糖葫芦、泡泡、车轮等),引导幼儿积极地认识圆形并表迭自己的想法。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起瞄圆形,寻找圆形的事物,有很多幼儿都说到了天上的太阳是圆的,更有一些小朋友还表达了自己对太阳独特的认识与见解:如幼儿甲“太阳是会发光的”、幼儿乙“太阳在天上挂着呢”、幼儿丙“太阳是红红的”……
关键词:小班语言;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次活动中,幼儿们的活动话题由找圆形的事物竞而转向了对太阳的讨论,致使我想到了与小朋友议论话题非常相似的故事——《小兔子找太阳》。故事所讲述的内容“小兔子找太阳”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结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课题丰富的知识内容对幼儿的思维启发、想象培养、发挥创造等能力有着非常好的拓展作用。我设计本活动的目的在于将孩子的外在表达和内在思维有机结合,从而为幼儿语言能力启蒙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幼儿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包括思维和口语两部分,它的发展对幼儿的思维创造、情感体验、能力培养、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且密不可分。思维是支撑孩子口语发展的基石,我设计的本次语言活动不但注重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还兼顾着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①通过故事讲述,激发出幼儿爱听故事的兴趣。
②通过课件的辅助,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画面,初步理解故事各情节。
③通过语言活动训练,让幼儿懂得用较清楚、完整的句子表达故事情节,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准备
课件:(小兔子)手偶、灯笼、萝卜、气球。
四、教学过程
(1)導入:出示小兔子手偶,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用手偶为故事作铺垫,引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呢?(幼儿齐回答:小兔子)你们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兔子特别喜欢交朋友喔,它想和太阳公公做好朋友,可是它不认识太阳公公呀,怎么办呢?于是就它就亲自去找太阳公公,你们猜猜它找到太阳公公了吗?老师现在不想告诉你们,下面老师要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小兔子找太阳》,只要认真听的小朋友都会知道(小兔子究竟找没有找到太阳公公)。
(2)教师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故事内容(第一遍利用手偶和教具辅助讲),让幼儿能基本了解故事里的主要角色及故事内容。
提问:
①刚才老师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呀?
②你们知道故事里都有谁呀?
③刚才小兔子干什么去啦呀?
④最后,它找到太阳公公了吗?
过渡:小兔子终于找到太阳公公了,老师这里还有一个特别好看的动画片,小朋友想不想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遍小兔子找太阳的故事吧。
(3)利用动画课件展示故事内容,激发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引导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加深对故事里各角色的记忆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第二遍用带音乐配音的课件辅助讲)。
提问:
①刚才小兔子去了很多地方找太阳,它先到哪里找太阳公公了呀?把什么当成太阳了呢?
②小兔子又到哪里找太阳了呀?它又把什么当成太阳了呢?
③妈妈告诉它太阳公公在天上,那这次它在天上找到太阳公公了吗?它又把什么当成太阳公公了呢?
④小朋友们都见过太阳,你们见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呢?
⑤在太阳下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引导幼儿一起说:
“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过渡:小兔子找到的太阳公公和小朋友们见过的太阳一样吗?是不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呢?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再来欣赏一遍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4)引导幼儿看课件再次欣赏故事,并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后提问,巩固故事中角色之间的对话,更好地掌握故事内容。
①边放课件边提问(引导幼儿说出对话内容):它是怎么问妈妈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以后用同样的方法逐个提问)
②师幼一起讲故事(没有声音的课件)。
过渡:小兔子现在知道太阳公公长什么样子了,它终于可以跟太阳公公做朋友了,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讲一遍这个好听的故事吧。
(5)带领幼儿做“找太阳”的游戏,把故事以游戏的展现,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参与故事表演,让幼儿亲身经历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过渡:小朋友们讲得真是太好了,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玩游戏——找太阳,小朋友们,你们现在是小兔子,老师现在是兔妈妈。
①教师:我们先回家找一找红红的、圆圆的。指着灯笼问这个是红红的、圆圆的,它是太阳公公吗?(幼儿回答)我们去问问妈妈。
②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屋子外面)那我们到屋子外面去找找。红红的、圆圆的,(指着红萝卜问)这是太阻公公吗?(幼儿回答)我们问问妈妈。
③教师:兔妈妈说太阳在哪儿?(在天上)那我们去找找。红红的、圆圆的,(指着气球问)这是太阳吗?(幼儿回答)我们问问妈妈。
④教师:真急人,太阳公公到底在哪儿呀?谁来说说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亮亮的,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6)活动延伸。让幼儿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是红红的、圆圆的,并引导幼儿学习仿编故事。
五、设计反思
(一)设计结合幼儿认知特点
此教案我是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进行设计的。活动前半部分采用边讲边猜的形式进行,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便于幼儿理解和记忆;后半部分配用动作及音乐,还有头饰,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大大提高了幼儿的参与欲望,使他们能分角色进行表演。
(二)活动过程体现幼儿参与
导入时我充分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富有童趣的手偶故事表演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中,教学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让幼儿始终处于自主积极的状态,活动时为幼儿提供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想象,大胆发言,在活动中积极主动、情绪愉快盎然,尽情享受快乐学习的乐趣。
(作者单位:贵州省瓮安县珠藏镶幼儿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