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骨干培养方法的创新探索
2017-09-18刘有良
刘有良
摘要:学生骨干队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明确学生骨干群体的特质和总体培养目标,规范设置各类学生群体及部门的构成与管理权限,从而建立科学、严谨的培养模式和机制。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打造坚实、可靠的学生骨干队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骨干培养模式和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骨干在广大学生群体中的带动性和示范性,这对学校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高校;学生骨干;培养;创新
一、学生骨干培养的基本目标
高校学生骨干代表着学生整体形象,在学习和工作中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们既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又是其他学生的学习榜样。首先,在学习方面要成绩优异。其次,在学生工作方面也要有好的表现,做到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巩固与提高并进。大学生骨干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可以有效带动普通学生积极开展学风建设、品德教育等活动。在学生骨干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行为、素质等因素,达到培训学生骨干的作用。
二、学生干部培养的理念与内容的侧重点
1.理念。学生骨干群体的培养理念是将学生骨干成长向善的力量影响普通学生,并全方位、立体化和多角度地宣传积极的思想与作风,提升学生的素质。
2.侧重点。(1)基本层:个人的品德修养。在品行方面,包括基本的道德品质、行为以及乐于奉献和乐善好施的品行,如重视学生干部的品德成绩,把品德成绩作为考核学生干部的一项重要因素;在工作能力方面,培养他们的服务沟通能力、服务奉献精神、团结能力以及工作方法,如利用学生干部值班时间,结合学校典型案例以及学生基础工作,提出相关问题让他们作答,并给予解答,提高学生干部的全面素质。(2)主导层:道德观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为主导,国家层面建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观,社会层面树立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道德观、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培养学生干部的优良作风、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做到知行合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用不同的形式和活动展示出来,让学生干部从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核心层:立德树人、卓越精神与社会责任感。高校学生骨干培养要坚持以培养高水平工作能力、创新精神与卓越的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内容。如高校建立学生干部训练营,着重加强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由辅导员组织培训。(4)拓展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艺。要针对不同学生骨干的个人特点和价值观取向,注重学生骨干内在可拓展的素质与修养,培养其兴趣爱好与个人规划。
三、学生骨干培养机制的框架体系
1.建立合理科学的选拔机制。首先,选拔原则是公平招募、品德为本、能力为重,要注重公开性与公正性,制订科学合理的评分体系,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原则。其次,在选拔范围方面,面向全校学生进行公开的选拔,可以设置选拔小组,将优秀的学生干部选出来,再进行最后的竞选。最后,在选拔标准方面,注重学生的竞选本心,审查学生的奉献精神,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可塑造的价值,等等。要确立“竞选职位宣传—学生自愿申请—班级民主测评—综合能力展示—竞选”的竞选程序,结合辅导员、上届学生会、普通学生的多方面的意见和评价,从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能力、工作态度、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力求全方位、多角度选拔学生骨干。
2.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机制。学校要坚持长期性与持续性、个性化与大众化的培训制度,加强教育与引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干部培训班,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学生骨干进行教育,提高学生骨干的政治意识与素质修养;二是工作能力培训,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等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进行学生工作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干部的业务能力;三是学生骨干培训要做成体系,并且可持续开展下去,引导学生骨干在各个方面培养责任意识,提高道德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3.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有形载体,实施量化考核,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原则,采取个人成绩单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将学生骨干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细分,分为成绩清单、问题清单与下部计划进行评定,并用一定的工作标准进行量化,为学生干部的考核提供基础材料;奖惩相结合,开展学生干部表彰大会,并做好动态管理。考核结束后,由所属团支部和学生工作部门进行公示,表彰优秀学生干部;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骨干,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形成后进追先进、先进更先进的局面。
四、学生骨干培养的方法
开展“一导、二师、三保障”的学生骨干培养方法。“一导”是辅导员树立培养思想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二师”是做好专业导师和思政导师。“三保障”是着力加强学生干部成才、服务和管理。
1.开展辅导员为学生干部培训活动,开展辅导员“四季讲堂”活动。围绕紧紧围绕“一导、二师、三保障”的学生工作模式,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习生活等方面进行专门引导。
2.不断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学生会管理制度,全年组织集中学习、会议。系统抓好学生工作,把问题客观地反映出来,倡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利用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支部党员每季度组织民主生活会,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畅想中国梦、学习“三严三实”精神等形式参加组织生活。
3.全面推进学习型学生干部建设。辅导员积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建学习型学生干部组织,做到“五有”,即有总体规划、有责任人、有创新意识、有工作能力、有督察管理,确保学生骨干的作用落到实处。
4.做好其他保障工作。学生工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要让联系的观点成为学生工作的认识基础,要让发展的眼光成为学生工作的方向,要让矛盾分析法成为学生工作的基本方法。辅导员要从学校、家长、学生三个层面研究,并且分析它们各自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出三位一体的学生保障模式,按照年级侧重点,做好学生干部的学习保障、成才保障、工作保障,做好成长、成人、成才的全方位保障。对于学生干部培养,我们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全面统筹,确立客观反映学生骨干工作的特殊规律和理论。学生骨干发展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过程。要通过系统比较和深入思考,全面提升学生骨干的工作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改变现有的学生干部培养模式,发展既有的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发展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学生工作思想和意識的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武丹凤,刘立忱.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10-112.
[2]单冬梅.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25-27.
[3]祝霞.浅谈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创新[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15(4):267-27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