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7-09-18张渊渊李兆丰
张渊渊 李兆丰
摘要: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目前,国内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地方综合性大学,都不同比例地开设了双语课程。在此背景下,我校自2007年起以国际交流学院为试点学院,对“概率统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教学组织形式、拓展课堂外延、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概率统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并提出了改进双语教学的建议,以求对其他双语教学课程有所启示。
关键词:概率统计;双语教学;小班化模式
一、引言
“概率统计”是大学数学课程中重要的基础课。在“概率统计”课程中开展中英文双语授课,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同时,提高英语听力和表达能力,是国内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从教学组织形式、拓展课堂外延、考核方式等方面,总结了“概率统计”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
二、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小班化模式
双语即两种语言,是指汉语和英语。如果两种语言并重,即双语。笔者对试点学院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概率统计”双语课程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达到六级以上英语水平的不到20%,而且大部分学生摆脱不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的状况。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我们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小班化教学,并为每个小班聘请一名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担任助教,经常组织英语沙龙等活动,在课后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发现,小班化模式使得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关系更加融洽。同时,由于人数较少,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和对英语的应用。
三、拓展课堂外延,学生分专题演讲
在“概率统计”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和探索拓展课堂外延,即教师在课堂内完成概率统计思想的讲解后,由学生分组搜集素材,小组长进行英文演讲,然后全班学生进行专题讨论。例如,我们以随机现象为一个专题,引导学生搜寻相关案例,让学生把“概率统计”和现实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概率统计”的兴趣。从学生的反映情况来看,为了完成一个专题演讲,需要花大量时间查阅文献,在课下做许多功课,才能应对教师和同学枪林弹雨般的提问。作为演讲者的小组长,更是要反复背诵练习,才能顺利完成任务。大多数学生对专题演讲活动表示欢迎,觉得自己主动学习的意识有了较大提高,逐步习惯了英语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加强了与同学沟通合作的能力。并且在以下两个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一是学会做高质量的PPT,二是学会了英语演讲。这两点也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核體系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又是对学生进步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一种约束和引导机制。在试点学院调研发现,学生对传统的考试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进而影响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在“概率统计”双语教学中,我们借助于本校求索学堂,建立了网上交流平台,并推出了“概率统计”习题库与试题库,通过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功能,督促学生完成练习。在课程考核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方式,从专题演讲、网上练习以及期末考试综合几方面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专题演讲占20%,网上练习占30%,期末成绩占50%。从目前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一改革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概率统计”双语教学的建议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概率统计”双语教学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教材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原版教材结合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编,以适应本校学生的需求。这些工作单靠实施课堂教学的教师是很难完成的,背后需要一个相应的教学团队支持。同时,为了学生更好地适应双语教学,我们要加大课程网站建设的力度,如课程录像、习题库和试题库的更新等。因此,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出台更多的鼓励政策,在目标考核、职称评定以及出国访学等方面对开设双语课程的教师适度倾斜,使更多青年教师投入到双语教学实践中。我们相信,通过对双语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会让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肖翔,王国强.《概率统计》“1+1”双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科学时代,2015(10):78-80.
[2]肖翔,张子厚,徐滕岗.《概率统计》双语教学的助教工作[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5(12):15-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