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原理在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融合教育中的运用
2017-09-18毛聪聪
毛聪聪
摘要:积极心理学作为新的心理学思潮,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高校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利用志愿服务活动这一载体,对培养贫困生积极人格品质、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志愿活动;高校贫困生教育
高校志愿活动是一项基于人道主义的爱心奉献事业,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感、塑造大学生积极品格、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积极组织系统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探索以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方法,对加强个人能力和塑造卓越人格,加强主观层面的成就感、幸福感的积极体验,加强群体层面的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積极心理学理论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其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定义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挖掘人类的潜质,而不是关注其消极面。
积极心理学的强大力量在于认为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能,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成长。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方面研究人的积极力量:一是主观层面,重点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体层面,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
作者简介:刘媛妮(1982—),女,河南南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未来网络、IP路由技术;李慧聪(1993—),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移动群智感知网络;段洁(1982—),女,四川内江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未来网络架构设计、网络优化设计。面和积极特质,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爱的能力、勇气、毅力、宽容、洞察力等;三是群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和利他主义,从而使人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感受到最大的幸福。
积极心理学原理在发挥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的教育功能中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培养、积极组织系统等理论,有助于打通贫困生教育的途径;运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这一载体,培养其积极人格品质,有助于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当前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促进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一般为15%~20%,近几年来,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育人工作不断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资助体系基本健全、机制基本建立、规模不断扩大、成效不断凸显。2016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就学生资助工作答记者问中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功能,努力融入立德树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强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社会情感和主观能动性教育成为一种趋势。
1.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本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贫困生的身上都具备积极的本性,由于经济贫困、生活环境差异等情况,可能会使贫困大学生形成自卑、怯弱、消极等心理特征,压抑了这种积极的本性,使其不能自发地表现出来。教育者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在的积极因素,拓宽激发积极潜能的有效途径,通过后天平台的搭建和积极环境的创造,激发其积极本性,而不是一味关注其消极面。
2.高校志愿活动有效地搭建了贫困生积极体验的平台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原理,教育要关注人类优秀品质与潜能,呼唤人类的力量和美德。高校志愿活动是基于人道主义的爱心奉献事业,具有社会性、利他性、无偿性、丰富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大学生积极情感、塑造大学生积极品格特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积极组织系统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新时期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志愿活动与贫困生融合教育中的运用实践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高校志愿活动与贫困生融合教育应着力于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志愿活动增加其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在主观层面增加其积极情绪体验;着力于引导贫困生发现美、感受爱,使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会沟通,在个人层面培养积极的个性特征;着力于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有序开展的平台构建,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其具体运用实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要具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性
积极心理学特别强调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要打破贫困生固有的自卑、怯弱、挫折感等自我标签,鼓励他们接触社会,去做有意义的事。这样能使贫困生获得相当程度的自我积极体验感,而给他人带去幸福、给社会创造价值,本身就是增加积极体验的重要渠道。在设计高校贫困生的志愿活动时,应设计能提高学生自信心、实现获得感的志愿服务项目。如通过在民工子弟学校志愿服务,贫困大学生在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时候会形成共鸣,同时在帮助弱势群体的时候也能产生使命感、价值感。
2.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要注重培养贫困生的积极人格
首先,给予贫困生参加志愿活动充分的自主权,调动其内在动机和自我控制、自我改变的欲望;其次,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活动以供学生选择,锻炼他们胜任各种工作的能力;再次,满足他们交往的需求,可以开设“志愿者工作坊”,定期开展面对面访谈会、志愿者督导会、座谈会等;最后,注重心理总结,例如,举办针对贫困生的“公益之星”“励志之星”评选,挖掘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感人事迹、积极人格、优秀精神,使志愿活动从单纯的积极情绪体验变成深层的积极人格励志。
3.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要注重构建积极的保障平台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良好品质是在积极的社会环境中得到的,同样,人的积极力量又反过来促进积极社会环境的构建。作为教育者,要积极构建有利于贫困生成长、成才的环境,在全校、全社会搭建贫困生志愿服务实践平台,建成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
社会层面,要创造对贫困大学生的宽容环境,整合多方资源,为高校贫困生实践提供场所、资金等保障;高校层面,要自上而下建立由学校党政组织直接指导、具体学生工作部门负责实施、在校贫困大学生全面参与的组织体系;制度层面,要结合一系列激励体系,有力保障高校贫困生志愿活动融合教育机制的顺利推进;贫困生自身层面,要注重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充分意识到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建立社会责任感,培养自主意识。
四、结论
新时期高校贫困生的个性特点要求学生工作者不断研究新情况、提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对于在经济和心理上有双重困难的学生,注重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潜力远比直接给予其帮助更有成效。积极心理学原理、高校贫困生培养要求和大学生志愿活动三者的本质一致,都是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力量与美德上,将三者有机结合,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切入,打通贫困生教育的途径,创新贫困大学生的教育载体,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体现教育工作者人文关怀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管春峰,黄园,杜宗棠.浅析资助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的意义及策略[J].科学论坛,2016(4).
[2]崔丽娟,张高产.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J].心理科学,2005,28(2).
[3]王平.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校贫困生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
注: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思政专项课题“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校志愿活动与贫困生教育融合研究”(项目编号:Y2016350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