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实验室优化建设促高校“双一流”建设

2017-09-18高铃铃方瑜于晓云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双一流信息化建设

高铃铃+方瑜+于晓云

摘要:本文探讨教学实验室以优化自身建设和管理来促进高校“双一流”大学建设,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教学实验室发展现状,发现实验室存在资源浪费、实验人员积极性不高、学校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缓慢等问题,并就此从信息化建设和社会服务角度提出优化建设教学实验室的建议,以期让教学实验室更好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贡献。

关键词:教学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社会服务;“双一流”

2015年底,国务院正式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各高校积极响应,主动出击,根据方案对高校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制定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以期尽快加入国际化一流大学行列。

2016年4月开始第四轮学科评估,即“双一流”建设初期,其以评促建的作用是否真正有效还不确定,但学校在整个评估过程中能够切实体会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其中教学和社会服务的评估比重增大。因此,高校要真正实现“双一流”,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服务社会,都需要切实抓好、落实。

教学实验室直接支撑着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展现高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方面。然而纵观各高校教学实验室,发展出色的寥寥无几,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积极性不高、学校重视度和财政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缓慢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部分问题,提出优化建设教学实验室的建议,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创“双一流”做贡献。

一、目前高校教学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1.实验室资源存在一定的浪费

高校尤其是综合性高校,专业门类齐全,大类、专业教学实验室包括仪器设备都配备齐全,实验课程周期性较强,实验室资源使用频率低,较之全年运行的科研实验室,存在一定的浪费,特别是仪器设备,基本都是分组配备,数量多,一般完成教学任务后就闲置在实验室,等到年限一到就报废处理。

2.实验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

目前,高校实验技术职称晋升评定办法存在部分问题,实验技术人员晋升指定期刊数量少(核心期刊更少),队伍庞大,发表文章难度大;平时实验室相关的工作量大,工作内容重复;考核评价体系以工作量为主,缺少丰富的奖励激励机制刺激;实验队伍在学校岗位中属于教学、科研辅助性质,地位低且不受重视。这些问题使得实验技术人员自我发展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

3.信息化建设缓慢

作为教学实验室,由于没有科研产出,数量大,学校在教学建设经费上投入不足;缺少领导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自下而上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压力大,如实验室自行申请相关课题获得建设经费难度大,人员积极性无法调动,创新思维有限,使得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无法充分补给,建设缓慢。

二、教学实验室优化建设的思考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鉴于上述存在的几点问题,笔者从教学和社会服务角度出发,对教学实验室优化建设进行如下思考。

1.创新发展,促进教学信息化建设

教学实验室的本职工作是实验教学。如今,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随之发生转变,未来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实验教学需要抓住发展机遇,促进教学改革,占领战略高地。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在2013年启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但就目前的虚拟仿真实验而言,存在一定的缺陷:场景二维居多,3D版视觉效果差;操作单一限定,与实景操作感差距大;数据库数据量少,模拟实验操作数据多样性少等。通过结合MR(混合现实)技术,系统平台利用传感设备模拟真实操作情况,导入各操作条件下获得的大数据库,设计虚拟仿真实验V2.0。例如,医学生理科学实验中利用MR技术,操作者手拿器械对实际虚拟的动物进行解剖手术,各种传感器根据操作者的实际情况匹配数据库近似的实际操作数据,最终使学习者体验虚实无法区分的沉浸式的虚拟仿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V2.0的创新设计,将大力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

2.开放共享,促进社会服务发展

社会服务是高校基本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完成实验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资源,实现社会大众共享将是最佳的解决途径。除了将实验室仪器设备共享给研究人员使用,还可以向社会各年龄层的人员实施科普教育,让资源优化配置。目前,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良好,提升了实验室开放水平。而一般高校的实验室和人员受一定的限制,要想利用闲置资源开展优质科普教育,可以做如下努力:

(1)获得学校顶层设计支持。对于既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又不涉及研究隐私的教学实验室,学校应给予实验室直属部门一定的自主权,使其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与社会团体、其他组织机构等合作开展科普教育,对不同项目的科普教育,向组织者适当收取材料试剂费、能耗费以及仪器维护费等。例如,高校可以与学会联合举办针对不同年龄层社会人员的科普教育活动,对于涉及仪器耗材且历时较长的科普项目,由学会收取一定费用,再由学会负责支付相关费用;对于受实验室资源限制的中小学校,可将其科学拓展部分教学安排在轮空的教学实验室,同样,由中小学校承担相关经费。同时,深化科普教育激励制度形成特色考核评价机制,对形式新颖、获得良好社会效应的科普教育实施者给予一定的资金、荣誉激励,这样既肯定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和价值,还能激发其工作热情。

(2)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未来实验教学必定有颠覆性的变革,实验技术人员要转变观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开发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包括实验大数据的建设、操作步骤智能化、教学方式优化等,成为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者。同时,借助雄厚的科研力量,创新科普教育形式。实验室对于未上过大学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实验技术人员发挥自身智慧,挖掘自身优势资源,整合出适合大众的科普教育系列活动,让社会大众共享优质的科研成果。

三、结语

未来的大学将不再一味比较科研成果的多少,高校教学和社会服务质量同样影响其“双一流”建设。教学实验室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抓住机遇,改变现状,着力在加强教学信息化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方面做优化建设,通过科技提升实验教学魅力,让社会大众共享教育资源,促进高校“双一流”大学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敏,文燕,李为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的架构设计与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1):11-12.

[2]余春波,范芳,李长福,陆红玲.浅析医学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J].继续医學教育,2017(5):66-67.

[3]赵阳,管利萍,李海燕,谢丽.研究型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5(4):70-72.

[4]崔升广.高等院校智慧实验室建设研究与应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58-60.

[5]张立志,逄锐,王拓,赵奕琪.“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普教育模式——以东北大学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7(4):1-2.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服务双一流信息化建设
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浅谈高职院校经济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