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从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2017-09-18张晓雨
张晓雨
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从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张晓雨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汉语双音词发展至今,已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据优势地位。它的产生主要是词汇化的结果,其历史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本文从历时维度探究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短语降格,拟在描写的基础上分析具体双音词的演变过程,例证其衍生方式。
汉语双音词;衍生方式;短语;词汇化
引言
目前涉及汉语词汇双音化问题的研究颇多,大概集中于两方面:一是双音词的结构类型与数量比例,二是对双音词的语义解释,几乎都是处于共时层面的研究。但是对双音词的历史来源,衍生过程进行阐释的并不多见。王化鹏[1]120-125的《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从语音、语法和语用等方面指出词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势不可挡的内部发展规律;徐时仪[2]39-47《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探论》阐述了汉语双音词的衍生是一个语法化的演变过程,并结合相关资料例证其过程;汪维辉[3]104-107的《〈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评介》一文简介了董秀芳[4]345-347《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一书,说明了词汇化的原因,进一步阐释词汇化概念及其主要类型,并指出该书中部分例子的解析有待斟酌。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研究重点放在汉语双音词的衍生方式——短语降格,契合该类型对应的双音词,探寻其衍生轨迹,例证其衍生方式,并进一步细化源自不同类型短语的双音词。
一、汉语双音词的衍生方式
汉语双音词的衍生是词汇化的结果。所谓词汇化,是指本来非词的语言形式在历史发展中变为词的过程。这里说明一下“词”的定义[5]207-208: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严格意义上说,非词的语言形式如短语,是由词逐层组成、无语调的语言单位。它可以进行内部分离,中间一般能插入别的成分(即扩展),但是词的内部成分往往不可拆分,否则背离原意。如“窗户”作为双音词,在现代汉语语境中是“窗子”的意思,“窗”和“户”之间不可插入别的成分。如果在两者间加了“和”字,在古代汉语中是“窗和门”的意思,是短语(非词形式),与现代汉语只表“窗子”的意思不符合,所以“窗户”发展至今变为词的形式了。由此可见,该类双音词是词汇化过程的产物。笔者认同董秀芳的观点,认为除了联绵词与音译词之外,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占优势的双音词在历史上的衍生与流变是一个不断词汇化的过程。经过历史的积淀,一些非词的语言形式逐渐固化为词。
经过历时考察,汉语双音词的历史来源有三种:一是从短语降格而来,二是从由语法性成分参与形成的句法结构中衍生出来,三是从本来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但在线性顺序上紧邻出现的两个成分所形成的跨层结构中脱胎出来。下面,笔者根据双音词的三种衍生方式,将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词条索引中收录的双音词进行归类统计,如表1:
表1 汉语双音词衍生方式表
由表1可知,从短语降格而来的双音词最多,笔者也将在本文具体介绍双音词的这种衍生方式。虽然研究者早已提到过短语的词汇化,但大多是个别举例,并且描述得不够细致。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历时和共时层面相契,分析由古代短语降格为现代双音词的动态过程。
二、由短语词汇化而成的双音词探例分析
本文引用的双音词主要是现代汉语意义上的双音复合词[5]212。汉语复合词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并列式、偏正式、动宾式、主谓式、述补式),恰好与基本的汉语短语结构方式对应。前人历时的考察论证过程得出以下的结论:汉语短语结构方式都能够降格为词。下面,笔者将对不同结构方式的短语在历时过程中降格为双音词做一个较为详尽的分析。
(一)并列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并列式短语由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并列组合而成。
1.规矩
例1: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经解》)
例2:规矩诚错,则不可欺以方圆;君子审礼,则不可欺以诈伪。(《史记·礼书》)唐·司马贞索隐:错,置也;规,车也;矩,曲尺也。
以上两例中的“规矩”是指“规”和“矩”两种工具,因此是并列短语。其中“规”指是画圆工具,“矩”是画直角或方形的器具,如例2中的解释:“曲尺”。以上两例的“规矩”是并列短语,指具体的工具意义。例1中的“规矩”分别对应后面的“方圆”,由此可见,它是并列短语,分别用“规”“矩”画出“方”“圆”(器具所产之物)。后来,“规矩”降格为名词,表示“一定的规范、标准、法则”,例如:
例3:且为真人具说天之规矩大要,秘
文决会。(《太平经》卷六十九)
例3中的“规矩”显然已非具体的器具之意,没有提到“方、圆”之形。而且如果作为器具之意,则与语境不合。“天之规矩大要(天之主要的规则、法度)”中的“规矩”引申为“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之意,此时的“规矩”不再是并列短语,而是不可拆分的词,词义凝固化。
2.准绳
例4: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绳者,上下端直,经纬四通也。准绳连体,衡权合德,百工繇焉,以定法式,辅弼执玉,以翼天子。(《汉书·律历志》)
例5: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晋书·隐逸传》)
例4中的“准”“绳”二字分开各表其义,是物体平直的测量工具,指两种器具,是并列短语。例5中的“准绳”如果仍看作是两种测量工具,则与语境不符:“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是判断句,表明“道义之门”是“政化所依据的标准”,两个单独数量的对象相对应,证明“准绳”是单个数量的对象,因此不是“准”和“绳”两个并列对象的并列组合,进而词汇化为表示“言论、行动等所凭借的原则或标准”之意的双音词。
3.鼓舞
例6:狱卒在上,如童男像,手执白佛,鼓舞而至。(南朝梁·宝唱《经律异相》)
例7: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汉·扬雄《法言·先知》)
例6“鼓舞”中的“鼓”是“击鼓”的意思,“舞”是“跳舞”的意思,因此二者都是动词,“鼓舞”为并列短语。例7中的“鼓舞”被隐喻引申为“激发、鼓动、使振作”意思,由短语降格为语义凝固的词。从语法角度看,例7中作为词的“鼓舞”后面可带宾语“万民”,是及物动词,例6中作为短语的“鼓舞”是由两个不及物动词组合而成,其后不带宾语。从语义上看,例6中的“鼓”和“舞”是表示具体动作的行为动词,都属于一价动词,例7中的“鼓舞”整体表示“激发”的意思,表示意念,比“击鼓”“跳舞”的动作抽象,不是具体的行为动词,已经词汇化为非“一价动词”,即双音词“鼓舞”跟不止一个论元搭配,涉及一个以上参与对象。
4.孤独
例8:论孤独,恤长老。(《管子·四时》)
例9:鳏寡孤独者,人所哀怜也。(汉·荀悦《汉纪·景帝纪》)
以上两例中的“孤独”可拆分成“孤”“独”。“孤”是“幼而无父的人”;“独”指“老而无子的人”。例8中的“孤”“独”分别对应后面的“长”“老”;例9中,“鳏寡孤独”各指特定的人:鳏夫、寡妇、孤儿、无子的老人。由此可见,“孤独”是并列式短语。后来,“孤独”词汇化为形容词,意思是“独自一人,孤单寂寞”。如:
例10:详问是谁,答云:“向所道孤独妪也。”(旧题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六)
例10中的“孤独”不再是并列式短语,明显不能理解为原意“幼而无父和老而无子的人”,否则与后面的“妪”没有关联性。可见,这里的“孤独”二字不可拆分,合起来表示“孤单”之意修饰“妪”,词汇化为形容词。
(二)偏正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偏正短语中,前一个词修饰、限制后一个词。偏正短语可分为定中式和状中式两类,前者以名词性成分为中心词,后者以动词性成分为中心词。先看定中式短语词汇化为双音词的例子:
5.首饰
例11:且夫沐去头垢,冠为首饰。浴除身垢,衣卫体寒。(汉·王充《论衡·讥日》)
上例中的“首饰”是定中式短语。从“沐去头垢,冠”等线索可见“首饰”是戴在头上的东西。如今,“首饰”已经演变为名词,指代女人身上戴的各种装饰品,词义泛化,不单指“头上的装饰品”。从短语降格为词的过程中,“首”的语义淡化了。另外,“沐浴”原是并列短语,分别表示“洗发、洗身体”,如今词汇化为“洗全身(洗澡)”。以下是状中式短语降格为双音词的例子:
6.后悔
例12:不我以,其后也悔。(《诗·召南·江有汜》)
例13: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以上两例中的“后悔”是状中短语,“后”表示“后来”,是时间副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悔”(悔恨)。用插入法在“后”“悔”之间可以插入其他成分:“后也悔”“后必悔之”。以上两例验证了“后悔”是状中式偏正短语而非词,因为词的内部不允许插入其他成分。
例14:夫机事不先,鲜不后悔,自求多福,唯将军图之。(《晋书·孔坦传》)
“不”是否定副词,在一般情况下比表示时间的词更靠近动词中心语。如果上例中的“后悔”是短语,即“后”与“悔”可以拆分,那么“不”应该在时间副词“后”之后,在“悔”之前:“鲜后不悔”。综上所述,上例中的“后悔”已经词汇化为一个词义固化的动词了,“后”作为词的内部组成成分,其语义已经融汇在整个词义中了。此时,“不”作为否定副词,直接否定“后悔”这一动词中心语。
(三)动宾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动宾短语的组成成分中,前一词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表示该动作、行为支配涉及的对象。
7.提纲
例15:臣闻举网提纲,振裘持领,纲领既理,毛目自张。(《南齐书·顾欢传》)
上例中,“提纲”和“持领”对举,“提”“持”皆为动词,由此推断“纲”同“领”一样(作为“持”的宾语),作为“提”的宾语。关联“举网”,猜测“纲”是与“网”有关的事物。经考察,得知“纲”义为“渔网上的大绳”,“提纲”义为“提起渔网上的大绳”,为动宾短语。“纲”作为渔网上的大绳,是关键要领部分,于是“提纲”词汇化为表示“文章、书籍等的概要”的名词,如:
例16:不著时代,撰人《毛诗草虫经》一卷,《毛诗提纲》一卷。(《清史稿·艺文志》)
(四)主谓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主谓短语的前一词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陈述说明前一词。
8.符合
例17:与阶门吏为符,符合入。(墨子·号令)
例18:粗而言之,似如可通,考诸正典,未为符合。(《魏书·礼志》)
例17中,“符”是名词,指古代用来传达命令、征兵遣将等的凭证,又叫“符令”。“合”是动词,表示“吻合、相合”。古代符令分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之以验真假。因此“符合”义为“符令吻合”,是主谓短语。例18中的“符”显然非“符令”之意,“符合”词汇化为动词,表示“事物两相一致”。
(五)述补短语降格为双音词
述补短语的前一词往往是谓词性的,后一词补充说明前一词的结果、状态等。
9.改善
例19:烈曰:“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汉书·独行列传·王烈》)
以上例中的“改善”指“品德变好”,其后不带宾语,“善”是“改”的方向、结果,补充说明“改”这一动词,可见“改善”是述补型短语。后来,演变为及物动词,后带宾语,可见其词汇化程度的提高:
例20:柔嘉要姑母喜欢自己的丈夫,常教鸿渐替陆太太牵狗出去撒尿拉屎,这并不能改善鸿渐对狗的感情。(钱钟书《围城》第九章)
上例中“改善”带宾语,语义泛化为“使变得更好,朝好方向发展”,“改善”已从述补短语降格为双音词,“改”“善”不可拆开运用。
以上举例分析了由不同结构类型的短语词汇化而衍生的各类双音词的过程:短语内部成分之间的关系由清晰分立逐渐演变为相互依附的状态,从而使短语词汇化的程度渐次提高。
[1]王化鹏.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J].北方论丛,2000.
[2]徐时仪.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探论[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3]汪维辉.《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评介[J].语言科学,2006.
[4]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王芳)
Phrase Degradation:a Main Derivative Way of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ZHANG Xiao-yu
(School of Liberal Arts,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 have occupied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As a result of the lexicalization,they mainly originated from three channels.In this study,the main derivative way of Chinese disyllabic words,phrase degradation,is studied in a diachronic dimension with some specific disyllabic words.
Chinese disyllabic word;derivation way;phrase;lexicalization
H041
A
1672-8572(2017)04-0099-05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4.16
2017-05-26
张晓雨(1994—),女,山东枣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