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三峡升船机安全锁定机构的受力变化

2017-09-18欧阳升吴鹏王婷婷

中国设备工程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升船机变幅螺母

欧阳升,吴鹏,王婷婷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湖北 宜昌 443133)

浅谈三峡升船机安全锁定机构的受力变化

欧阳升,吴鹏,王婷婷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湖北 宜昌 443133)

安全锁定机构是三峡升船机运行过程中最重要的保护装置,当船厢发生漏水或水深超载工况时,安全锁定机构锁定通过螺母柱把不平衡力传到塔柱。因此,确保船厢的安全,需要确保安全锁定机构受力在可承受范围内。通过对实船试航期间,船舶上下行过程中,对锁定机构受力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船舶在进出船厢过程和船厢各个机构动作过程中,对锁定机构受力的影响。

三峡升船机;安全锁定机构;受力;船厢

1 三峡升船机简介

三峡升船机为齿轮齿条爬升式全平衡垂直升船机,主要有塔柱、船厢、钢丝绳、滑轮、平衡重、平衡链以及4组齿轮齿条驱动装置等组成。升船机工作时,船厢上的设备、轮船、船厢结构和3.5m水深的质量,完全由相同质量的平衡重平衡,齿条和对接锁定机构上的载荷受力,主要由误载水深引起的不平衡重有关,与设备的质量基本无关。

当承船厢发生漏水、沉船或水深超载等事故时,驱动机构中的垂直液气弹簧产生位移并发出停机信号,驱动机构停止工作,长螺母—短螺母杆安全机构中,螺母与螺杆之间的间隙随之消失,借助螺母与螺杆之间的自锁条件,将承船厢的质量通过安全锁定机构传至螺母柱,再经螺母柱传到塔柱结构上,从而实现承船厢的安全锁定。此外,升船机安装检修时,由于两侧船厢和平衡重的质量不平衡,亦需要通过安全锁定机构将承船厢锁定。

2 设计工况

船舶通过升船机,主要工况有船厢对接开船厢门、船舶进厢、船厢解除对接关船厢门、船厢解除锁定上行或下行、船厢锁定对接开船厢门、船舶出厢。而特殊工况下,船厢室进水,船厢在下游侧被淹没,因船厢失重并受浮力作用,导致出厢被安全机构锁定,不平衡载荷为厢内水体重量、船厢结构与设备的浮力以及船厢干舷部分的浮力,仅考虑船厢内外0.3m的水位差。该工况下每套安全机构承受的载荷约为3100kN。而当每个锁定结构额定受力超过约3700kN时,该锁定机构将发生退让锁定。

3 检测方法

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测试采用应变式测量法。在每套对接锁定机构的支撑柱上,布置2个测点,每个测点贴有1个应变片,共布置8个测点。测点导线通过船厢底部人行通道,汇集到船厢2#驱动区的-2层区域固定测站,通过动态应变仪器(华东电子仪器厂YD-28A动态电阻应变仪)对应变信号放大,最后统一进入数据采集系统。

4 实船试航中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数据

在船舶通过升船机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对接锁定机构的受力变幅进行分析,因此,在过船过程中需要保证对接锁定机构受力在可承受范围内,即每个锁定机构受力在3100kN以内。

船舶通过升船机过程中,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最重要的几个时段是:船舶进出船厢,船厢解除对接,船厢上下行过程中。因此,主要对这几个状态内锁定机构受力进行分析。

升船机运行过程中上行和下行过程中,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最主要的影响是在船舶进出船厢、船厢对接和接触对接过程中,船厢在上下行过程中,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成周期性变化,其受力幅值都不超过200kN,且周期为2.2s,这与旋转螺母在螺杆上旋转的周期一致。

因此,下面将对不同工况下对接锁定机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4.1 在正常工况下,船舶进出升船机时,对安全锁定机构受力变幅进行分析

由图1可知,1#和2#点的检测的锁定机构受力幅值基本同步,3#和4#点的受力幅值基本同步。船厢与下游对接状态时,四个点的受力幅值都不超过1000kN。当船舶进厢过程中,四个点最大的受力变幅不超过2500kN,且1#和2#受力变幅比3#和4#受力变幅大。船厢在上行过程中,四个驱动点的受力变幅在800kN以内。而当船舶在上游出厢过程中,3#和4#点的受力变幅比1#和2#点的受力变幅大,这与下游进厢状态刚好相反。并且四个点最大受力变幅在1500kN以内。

图1 正常工况下,船舶上行安全锁定机构受力变化情况

图2 正常工况下,船舶下行安全锁定机构受力变化情况

由图2可知,1#和2#点的检测的锁定机构受力幅值基本同步,3#和4#点的受力幅值基本同步。船厢与上游对接时,船舶进厢过程中,四个锁定机构的受力幅值基本在500kN以内。而当船舶出厢过程中,1#和2#点受力幅值为2200kN左右,3#和4#点的受力幅值在1000kN左右。这比在上游对接时,其受力值大得多。同时,当船厢解除对接和船厢下行过程中,四个点的受力变幅均在600kN左右。

因此,通过对船舶上行和下行两个受力数值的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对接过程中,船厢同一端两组锁定(上游1#、2#或下游3#、4#)受力波动规律、幅值基本一致;而上下游两端锁定机构受力波动幅度差异较大,靠近船厢封闭一端的受力波动较大,靠近对接一端的波动较小,可能由船厢密封框及顶紧装置的约束作用引起。第二,升船机升降运行过程中,锁定机构受力较小,受力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约2.2s,与安全螺母及锁定装置转动周期一致。运行全程锁定机构受力变化在1000kN内。第三,升船机对接、解除对接过程中,退密封框、液气弹簧充泄压(或松顶紧)、锁定机构锁定或解锁等操作造成锁定机构受力最大变化值800kN左右。第四,船舶在下游侧进出船厢时,四个驱动点受力最大变化值为2500kN左右,而船舶在上游侧进出船厢时,四个驱动点受力最大变化值为1000kN左右。可能是下游侧水位波动过快,导致下游侧对接时,船厢受力变幅大于上游侧。

4.2 船舶在碰擦船厢过程中,对锁定机构受力的影响

图3 船舶碰擦船厢工况下,船舶上行时安全锁定机构受力变化情况

由图3可知,船厢与下游对接船舶进厢过程中,其锁定机构受力最大变幅为2500kN。船厢与上游对接船舶出厢过程中,其锁定机构受力最大变幅为1200kN。且1#和2#点受力变幅一致,3#和4#点受力变幅一致。船厢上行过程中,其受力变幅最大600kN。这与正常工况下船舶上行时,锁定机构的受力情况一致。重点主要观测船舶在两次碰擦船厢时,对接锁定机构的受力情况。当船舶第一次碰擦船厢时,四个驱动点受力最大变化为700kN,其总受力变化为1800kN。当船舶第二次碰擦船厢时,四个驱动点受力变化最大值为500kN,其总受力变化为900kN左右。

因此可得出,船舶在船厢内停靠碰擦船厢,会引起船厢晃动和锁定受力波动,但锁定机构受力在可承受范围内,且受力变幅远小于船厢与下游对接状态时的受力变幅。

4.3 船厢失水工况下,对锁定机构的受力影响

在船厢下游对接过程中,遇到下游水位快速变化情况,造成厢内水位比下游水位高约300mm,在开启船厢门和卧倒门之后,船厢内水体流出,船厢水深由3.5m变至约3.1m,这就造成了失水工况,以此为例,对锁定机构受力进行分析总结。

由图4可知,船厢与下游对接时,由于失水和受下游引航道非恒定流波动影响,锁定机构受力变化显著,1#锁定最大受力达到-3500kN,2#锁定最大受力达到-3810kN,3#锁定最大受力达到-2500kN左右,4#锁定最大受力达到2200kN左右。因船厢水深不足,只能解除对接,在船厢水深调整后重新对接,在向船厢内补水过程中,锁定机构受力逐渐恢复,受力从-1700kN左右变至-300kN左右。当船厢调节船厢水深后,船舶进厢过程中,四个锁定点受力最大变化为1700kN。船厢在上行过程中和船舶出厢过程中,锁定机构受力情况与上面正常工况下的受力情况一样。在此主要讨论失水时,对锁定机构受力的影响。

根据实际探测到的船厢水深情况,当船厢与下游对接发生失水时,船厢水深由3.5m变至约3.1m。船厢水域尺寸长120m,宽18m。因此,可以算出由于这部分水流出船厢造成的重量G是多少?

图4 船厢与下游对接失水工况下,锁定机构受力变化情况

其中H1=3.5m,H2=3.1m,L=120m,M=18m,ρ= 1000kg/m3,g=9.8N/kg。

代入数值,算出这部分失水造成船厢总重量G=8467.2kN。平均到四个锁定机构的单个受力值F=G/4=2116.8kN。因此,由于失水造成的锁定机构受力为2100kN左右。而根据图4可知,当船舶进厢过程中,会造成锁定机构受力变化为1700kN左右。因此失水时,锁定机构最大受力3800kN的受力包含船舶进出厢过程中,正常水深变化引起的受力约1700kN和非正常状况下,水位落差引起的受力约2100kN,而这就导致了失水时,锁定机构受力达到了理论最大值。

因此,当船厢与下游对接时,由于水位差而导致的失水工况,对船厢是比较危险的情况,会导致锁定机构受力达到最大临界值。

5 结语

通过在各种工况下,对安全锁定机构的受力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得出了以下参考结论。

第一,船厢对接过程中,船厢同一端两组锁定受力波动规律、幅值基本一致;而上下游两端锁定机构受力波动幅度差异较大,靠近船厢封闭一端的受力波动较大,靠近对接一端的波动较小。

第二,升船机升降运行过程中,锁定机构受力较小,受力呈现周期性波动,周期约2.2s,与安全螺母及锁定装置转动周期一致。运行全程中锁定机构受力变幅不大,在可承受范围内。

第三,升船机对接、解除对接过程中,退密封框、液气弹簧充泄压(或松顶紧)、锁定机构锁定或解锁等操作造成锁定机构受力在承受范围内。

第四,由于下游水位变幅过快,当船厢与下游对接时,四个锁定机构受力明显大于船厢与上游侧对接状态。因此,船厢与下游对接时,需要重点关注水位波动对船厢受力的影响。

第五,船舶在船厢内停靠碰擦船厢,会引起船厢晃动和锁定受力波动,但锁定机构受力在可承受范围内,且受力变幅远小于船厢与下游对接状态时的受力变幅。

第六,船厢与下游对接时,由于下游水位变幅过快,可能造成船厢水位与下游航道水位差,导致船厢失水或满水工况。这时四个锁定机构的受力可能超过其可承受范围。因此,在开启船厢门和闸首门前,需要确认下游水位变幅与船厢水位是否存在水位落差。避免船厢失水或满水的情况发生。

[1]钮新强,宋维邦,船闸与升船机设计[J],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姜小兰,肖汉江,孙绍文,三峡升船机螺母柱结构局部仿真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4):85-89;

[3]张莉,三峡升船机事故安全机构的设计分析[J],起重运输机械,2016(4): 46-49.

U642

A

1671-0711(2017)09(上)-0180-03

猜你喜欢

升船机变幅螺母
新型自锁、防松螺母的制作与应用*
圆锥悬链线形复合变幅杆的设计
基于超声振动加工变幅杆的优化设计
基于ABAQUS 的超声变幅杆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永不松动”的螺母
大端接圆柱杆的复合圆锥形变幅杆设计及应用
杯沿“叠罗汉”
升船机简史
世界最大升船机铭刻
图解三峡升船机的运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