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戎鹏强:深孔镗工岗位走出来的“大国工匠”

2017-09-18郭新燕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4期
关键词:直线度大国工匠身管

□ 郭新燕 杜 超

戎鹏强:深孔镗工岗位走出来的“大国工匠”

□ 郭新燕 杜 超

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大国工匠》以“深管镗孔,贯直人生”为题,对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戎鹏强精湛的技艺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报道,使“戎鹏强”这个名字一下子火了。

不靠编程,没有参照物,没有犯错空间,以“手”当“眼”镗出合格产品,公差控制小于0.01毫米。能够入选《大国工匠》,戎鹏强靠的不是运气,而是33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努力。

专注一技:给火炮炮管“打眼儿”

1983年,戎鹏强进入北重集团特种机械厂,成为一名深孔镗工,主要负责对火炮身管内膛进行精镗。这是保证火炮直线度,确保火炮打击精度的关键工序,产品加工误差精度均以头发丝计算。

面对如此艰巨的挑战,戎鹏强没有退缩。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他刻苦学习理论知识,苦练基本功。学徒期间,他很少逛商场,但新华书店和旧书摊却经常去,他所关注的是那些深孔加工理论知识。为了练好基本功,他反复刃磨刀具,一点点摸索、试验,四处求教,摸索掌握了高强度合金深孔加工技术,同时将深孔加工技术方面积累的经验、加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技术方法撰写成《中口径火炮身管内膛加工方法》内部培训资料,作为操作指南和带徒标准。

工作至今,他出色完成了我军各种口径火炮加工任务,解决了加工变形、震动、出口偏等诸多技术难题,加工身管深度达到20万米,为北重集团在国家重点试验装置加工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为表彰他为我国工程技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2011年,他被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

敢为人先:练就“超长径比身管”加工绝技

2012年,一个航天航空发射试验装置的关键部件订单“在全国转了几圈无人敢接”——在长8米的钢质圆棒料上打一个孔径28毫米的通孔,通孔只有人的大拇指粗细,而加工深度却有三层楼高。

管体孔深长度与孔径长度之比大于100倍的圆柱孔被称为超长径比深孔,而该产品的长径比却达到了300倍。由于加工难度极大、精度极高,该产品只有极少数国家能生产,不但价格十分昂贵,而且禁止对中国销售,这项技术属于国内的空白。

超长小孔径身管加工,由于管体孔径小,加工时根本看不到刀具在零件内部的切削状况,常年的细心积累,戎鹏强练就了以“手”当“眼”的绝活儿:只要用手握住刀杆,通过感受刀头的震动,他就能对加工进度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这一情况,他总结了“摸、听、看、量”四字诀--“摸”,就是根据摸刀杆判断刀在行走时的状态;“听”就是听机床发出的声音和硫化油流动的声音,判断机床运转是否正常;“看”就是要看铁屑的形状和电流表的读数;“量”就是测量刀杆每分钟行走的距离。

加工过程中,由于孔径小、刀杆细长,很容易造成刀头震动、烧刀或者崩刃,有时戎鹏强干一天活儿,只能走刀六七十毫米,同时走刀过程中要反复测量加工内孔的尺寸,有丝毫异常就要退刀从头再来。但不服输的戎鹏强没有放弃,用一年半的时间攻克了这一加工难题。这项技术的诞生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深孔加工领域的空白,使戎鹏强成为掌握“超长径比身管加工”绝技的中国第一人。

胸怀担当:曾为企业挽回损失上百万

身管是坦克炮塔上的关键部件,容不得有丝毫偏差。稍有不慎便可能出现身管质量问题。一次,车间有7支未达到工艺要求的身管毛坯、半成品,修复难度非常大,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工件报废。正当领导和技术人员一筹莫展之际,戎鹏强主动请缨,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他通过用光学窥膛仪细心观察,找到了每一根身管质量问题的部位和原因,根据问题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反复找正,通过“借料加工”、改变刀具角度等方法顺利解决了合金刀片断留在身管内壁、内膛环形刀伤、内膛直径大小不统一等问题,成功修复了全部7根身管,挽救了这批身管,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由于技艺精湛,戎鹏强曾被派往巴基斯坦,承担生产线试制通线任务,巴方对中国的身管加工质量非常满意,但使用外国工装进行试加工时却出现了意外:由于刀体偏离轴线,造成炮膛直线度严重超差,如果继续加工,将会导致炮口角严重超差报废。

戎鹏强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当机立断停止加工。外方人员对于这个事故急得团团转。戎鹏强沉着应对,积极策划挽救方案。两周时间里,他反复查找工装在设计、技术上的缺陷,探讨原因。挽救过程中,他对刀具进行了改进、精心研磨,紧紧地看着仪表指针,时刻紧握刀杆,掌握内膛切削情况,随时改变不同的操作方法,经过4个小时的奋战,成功修复了即将报废的毛坯,质量完全达到技术要求。外方人员连竖大拇指,直说:“中国专家OK!”

2015年,公司承担了新型海军装备火炮身管加工任务,由于身管长达10米,加工难度大,戎鹏强主动接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由于是新产品,加工使用的刀体工装,加工时的切削深度、切削速度、转速等关键参数都没有,戎鹏强几乎是从零起步,试制过程中尝试用木导键刀体加工该产品,但造成加工精度差,加工效率低,而且出现锥孔,直线度超差,样柱不通,达不到技术要求。当时技术团队一筹莫展。看着交付时间一天天临近,戎鹏强冥思苦想加工方案。最难的时候,他曾连续一个月每天和技术人员攻关到凌晨1点,回家稍微闭一下眼,然后洗漱、吃早饭,又回到现场。经过不懈努力,戎鹏强成功对工装、刀具进行自制改造,解决了该产品精加工工序难点,并为所用的精镗导片重新设计各种角度,使产品一次加工合格,同时自制刀体在加工中发挥了绝对优势,使加工的产品直线度、光洁度等主要指标得到保证,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爱徒如子:把工时分给徒弟一半

这些年,戎鹏强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技能人才。带出的16个徒弟中,有2名技师,13名高级工。工作中戎鹏强不仅倾囊相授,而且与每个徒弟都用心去相处。他现在带的徒弟张杰以前是从事别的专业的,属于门外汉,戎鹏强手把手地教。一开始,小张还不能独立加工产品,收入不高,戎鹏强主动把工时分一半给他。谈起此事,张杰总是感动不已:“我三年出徒,一千多天的时间,戎师傅总是不厌其烦地带我,还把钱分我一半,我师傅是独一个。”

戎鹏强已经50多岁了,现在正在把自己的手艺、诀窍进行整理,做好传承。这几年,有不少私企老板给戎鹏强开出高薪,但他都回绝了,他觉得自己掌握军工技术就要服务国防,不能对不起企业的培养。

猜你喜欢

直线度大国工匠身管
“火炮身管烧蚀磨损机理及寿命提升技术”专题序言
“火炮身管烧蚀磨损机理及寿命提升技术”专题主编 杨国来
氮碳共渗后气门杆部直线度与锥面跳动超差原因分析
多传感器融合的轨道炮轨道直线度测量方法
核燃料组件直线度、垂直度垫片矫正返修分析
考虑壁厚差的火炮身管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
基于垂向固有振动仿真的身管口径倍数设计研究
“大国工匠”张翼飞
基于光学扫描法的导轨直线度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