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四神兽造型特征研究与应用
2017-09-18鹿丹琼贺雪梅陕西科技大学712000
鹿丹琼 贺雪梅 (陕西科技大学 712000)
汉代四神兽造型特征研究与应用
鹿丹琼 贺雪梅 (陕西科技大学 712000)
图1 汉代瓦当四神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神兽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千年光阴里,承载着人们祈福辟邪,追求美好生活的神圣使命。本文主要研究了汉代四神兽的文化内涵及形象特征,首先,在研究史料及实物资料的基础上从再设计的角度对汉代四神兽形象进行整理与分析;其次,将传统四神兽形象中的造型特征与当代流行的艺术手法相融合,再次为四神兽形象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从而更加符合当代艺术的大众审美观。
四神兽文化;造型特征;艺术手法
自上古始,东有青龙,西有白虎,南有朱雀,北有玄武,四者镇守四方,保得众生平安。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演化,到西汉时四神兽的形象已基本完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神兽文化。从神兽形象“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进行挖掘、阐释,扩充四神兽文化内涵的辐射面,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创作,把已有的形象特征作为其参考,设计元素置换,创造新的艺术风格。
一、四神兽
我国古代文化中代表方位的四大神兽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秦汉时期,四神也被视为武力的象征,相继出现在历代皇宫的出入口,以示吉祥。作为宫廷皇室瓦当图案的青龙造型,整个形象饱满有张力,身躯呈现婉若游龙的“S”形,传达出一种高贵神秘、蓄势待发的速度感。白虎造型,耀武扬威,昂首阔步,整个形象气势磅礴,神气自若,动感十足。朱雀造型,窈窕而颈长,姿态高贵,昂首天际,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玄武造型,玄武龟蛇,纠盘相扶,自然融合,形体交错,生生不息。如图1所示。
二、设计元素分析
汉代四神兽文化有许多层面构成,其中包含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其显性基因包括有形态、色彩、线条等元素,而隐性元素包括有内涵、情感等元素。通过分析与提炼,将这些元素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加以借鉴和再创造,设计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形象角色,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重塑过去的辉煌。
1.形态元素的分析
四神兽较为鲜明的形态特征为:造型流动的线性强度和生动有趣的绘画风格。从汉代瓦当上的四神兽纹样来看,线条顺畅,节奏感强;从古代铜镜上看四神兽纹样,线条强劲有力充满生气,纹路对称且灵动,流畅且严谨;从现代纹样中看,线条厚重饱满,形象呼之欲出,震撼人心,与古代纹样对比,现代纹样装饰感更强烈。
2.色彩元素的分析
每一种神兽都有别具一格的色彩代表,东方青龙,色属青,五行属木;西方白虎,色属白,五行属金;南方朱雀,色属红,五行属火;北方玄武,色属黑,五行属水。它们各自的名称与色彩都是密切相关的。
3.线条元素的分析
四神兽形态以优雅的弧形为基础,同时在圆形的外轮廓下呈现出神兽的雄浑威武。参照各个神兽形象的线条走势,并将它们高度精简化,为后期四神兽形象设计增添独特的气质。青龙,线条富有动感,寓意着祈福纳瑞;白虎,线条重复排列,节奏感强,寓意着发财致富,喜结良缘;朱雀,线条圆润密集,寓意着吉祥平和;玄武,线条粗细有致,寓意着长生不老。
4.隐性基因的分析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青龙作为东方之神,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祈福纳祥的含义。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朱雀,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能够带给人们祥瑞的感觉。玄武,是长生不老的象征,有生殖、保命之神的说法。为了增加文化的传播力度和内涵,背后的隐性语言可以通过某些方法表现出来,从而更好的扩大其影响力。
三、汉代四神兽形象再设计
古人观物取象,立象尽意,在自然法则的启迪下不仅创造出了栩栩如生的神兽形象,还在不断探索艺术创作之魂,总结出了对称均衡、多样统一、以及节奏韵律的形式美法则。如今,在现代审美意识影响下,对神兽形象有了更多创新性的设计。如图2所示。
1.元素简化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造就了形态各异,鲜活灵动的神兽形态。为求得神兽形象的鲜明性和典型性,需要推陈出新、删繁就简,提炼概括神兽的本质特征,以突出主要的形态气质,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2.元素变形
艺术来源于生活中的客观形态,变形是艺术创作中重要法则之一,是根据对客观事物的分析作出有意或无意的改变。为呈现艺术创作的多元化,可基于形体构成、色彩表达、情感抒发来变形,使则更具有现代感。
3.元素重组
元素的重组是将一个或几个自然元素进行分解后再重新组合起来创造出新形象的手法,简练单纯、有机重组,自然巧妙地达到形变意不变的装饰目的,呈现出更加有意义、有意味的视觉样式。
图2 四神兽形象设计
四、结论
通过对汉代四神兽造型特征研究,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审美意识相融合,运用解构、重组的设计方法,和艺术创作遵循的形式美法则,设计出新的四神兽形象。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之上,创造丰富的艺术形式,把现代设计作为它们的载体,巧妙直观的演绎其神秘之美,提高了其审美价值和传播功能,使艺术表达更加立体化、多元化。
[1]杨晓燕,刘帅,王伟伟. 地域文化图形扁平化风格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15,20:26-29.
[2]沈正中. 古神兽造型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2011,08:109-111.
[3]陈晓莞. 河南青铜器文化中商周时期文化中神兽形象的商业应用研究[J]. 艺术科技,2014,06:276+279.
[4]安泓宇. 中国传统神话中的四神兽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4.
[5]李清华. 中国传统图案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J]. 大众文艺,2010,1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