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观察故事表演《狐假虎威》为例谈如何支持幼儿自主学习

2017-09-16张运颜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32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支持观察

张运颜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1]。表演游戏又是幼儿所钟爱的游戏之一,如何依托表演游戏这个载体,顺应幼儿的游戏需要,随性而教,顺势而为,将幼儿的游戏需要作为他们自主探究學习的内容,本文以观察大班故事表演《狐假虎威》为例,分析如何在活动区游戏中促进幼儿自主学习,旨在探讨有效的支持策略,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关键词】观察 表演游戏 支持 幼儿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2-0009-02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2],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园的表演游戏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要目的活动,转变为涵盖语言、社会、艺术、科学等综合能力发展的活动。幼儿也正在改变原来由老师的导演下被动模仿,转变为在老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自由、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在这样一切以幼儿为主导的表演游戏中,老师不难发现,幼儿的自主性充分获得发展,他们在游戏中习得了发现问题并通过多种方法尝试解决的经验。在游戏中幼儿发现需要不断丰富的故事情节、角色对话、表演所需的新道具、新增加的角色头饰等问题,如何将幼儿表演游戏的需要巧妙地融入活动区活动中,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积累表演游戏所需的新知识、新经验、新技能,转变老师的主动教为幼儿的主动学。这就需要老师通过观察,灵活运用有效策略,并以此为契机,将幼儿游戏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转化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容,将老师的主动教转变成孩子的自主学,但老师心中要清楚幼儿学什么,做什么,发展了什么,并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下面以观察表演游戏《狐假虎威》为例,谈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一、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游戏主题进行表演,提升表演水平

在午餐前听老师讲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后,孩子们对那只机灵又狡猾的狐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多次在故事墙边摆弄手偶边编讲故事。可是没人去尝试表演这个没有事先编好角色对话的故事。

观察:这周(4月13日)在表演游戏的时候终于有一组幼儿在木偶台上尝试表演了《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嘉毅、睿凡、浠桢、浠桐、瑞钊选择木偶表演的第一个节目是《狐狸和兔子》,表演结束后,嘉毅提议表演新的故事《狐假虎威》,浠桢、浠桐说:“要怎么演?”嘉毅说:“要有一只狐狸、一只老虎,其他的小动物可以自己选,小动物们可以先到森林里走一圈,然后就躲起来,接着就大老虎出现,狐狸就躲起来……”大家同意他的提议后各自挑选了自己喜欢的角色开始表演,只见嘉毅扮演的老虎边低下头边说:“我是一只肚子饿的扁扁的老虎,我在找东西吃”。老虎边说边往前走,发现躲在草丛里的狐狸,于是去捉狐狸……他们按照寓言故事的情节表演一遍。看见我坐在木偶台前当观众观看他们表演,嘉毅很高兴地对我说:“张老师,我们今天自己想出了角色对话,会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了。我们太高兴啦!”我对他们说:“你们真厉害!敢选择一个新的故事进行表演,今天嘉毅是个很好的导演!你们的木偶表演老师非常喜欢,能不能把这个故事演得长一点,我去邀请其他观众一起来看你们的表演出”

分析:从观察中可以发现幼儿的表演情节简单,角色对话也只是照搬寓言故事中狐狸和老虎的对话,没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狐狸看见老虎后的紧张的心理对话,也没有将老虎从半信半疑到完全相信狐狸的整个变化用语言、神态、动作演绎出来。幼儿敢尝试表演没有事先设计角色对话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源于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熟悉,但是他们缺乏编导整个故事的经验,如何将他们以往演绎文学作品的经验迁移到新的故事《狐假虎威》中来,这就需要老师巧妙引导并给予支持。针对初次尝试演绎新作品的孩子老师除了给以肯定的评价以外,还应让他们明白表演中存在时间短情节简单的的问题,引导幼儿想办法让自己的表演更精彩更有趣。

调整:老师在观看第一次表演后,以观众身份对幼儿提出建议:你们演得很精彩,可惜时间太短了,时间能不能演得长一点,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可以做什么?还可以玩什么好玩的游戏?它们会跟自己朋友说什么?小动物看到老虎来了后,是怎么想的?会说什么?还会做什么动作?听了观众的建议后,庄睿凡建议增设动物们在森林里玩捉迷藏的游戏情节,张嘉毅建议小动物们看见大老虎来了马上四处跑,边跑边喊,不好了,大老虎来了,大老虎了……集体商量后第二次的表演故事情节较第一次丰富有趣,角色对话也开始生动起来,孩子们开始用语言描述动物的心理变化,表演也更加大胆自信,兴趣也更加浓厚。在新一轮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又发现了新问题,就是角色和角色之间的配合,小动物躲起来的时候没有事先布置相应的场景,角色对话之间的对接等。

表演游戏结束后,老师把《狐假虎威》故事表演作为评价的重点,先请参表的幼儿说说游戏中的精彩创意,再说说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倾听幼儿的回答后,帮助幼儿梳理的主要问题有:1.故事情节还不够有趣。2.角色对话有的小朋友是临时想出来,其他小朋友不知道如何对接。3.在表演“捉迷藏”情节的时候发现小动物没有地方可以躲。针对《狐假虎威》故事表演出现的问题,老师组织幼儿讨论如何让故事情节更有趣?角色对话在什么时候要协商好?木偶台怎么布置比较合理?还有其他小朋友喜欢表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吗,表演这个故事需要准备什么?在师幼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的讨论中,幼儿发现表演游戏需要很多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增加的故事情节,今天是这样想的明天可能就有另外的想法,为了记住自己想的故事情节,有的幼儿提议可以在语言区进行画图编故事,把想好的故事情节画下来,请老师帮忙记录文字。针对新主题还需要准备的场景的道具,增加角色所需要制作的头饰、服饰等,这些表演道具幼儿提议可以到美工区去制作完成。

幼儿已经逐步意识到表演游戏的前期准备直接影响游戏效果,想要表演得精彩有趣,前期的准备就应该考虑充分周全。老师可以把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巧妙地融入区域活动中,作为幼儿自主学习的内容。

二、支持幼儿在活动区的自主学习,助推发展

针对开展游戏需要的准备工作,幼儿开始通过讨论协商来划分制作游戏材料的任务,他们意识到自己要到哪个区角完成什么任务, 对自己选择的区角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老师这时只要观察并倾听他们的需要,为他们的区角活动提供相应的物质准备和充足的时间保障,让他们在宽松而自由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助推他们的学习与发展。接下来他们在区域活动中做了什么,学了什么,发展了什么,就需要老师静下心来认真观察,静待花开。

观察:今天(4月14日),婧妍、欣妍、宜澄、诗雅小朋友在美工区讨论后决定,先制作木偶表演《狐假虎威》森林场景,她们选择了不织布制作木偶台需要的道具(草丛),她们先在不织布上画出草的形状再把它剪下来,画了几条后她们觉得速度很慢,宜澄找出一张铜版纸在上面画好小草后剪下来当模板,婧妍和欣妍就用宜澄的模板在不织布上描出草的形状再剪下来,用这样的方法他们很快就做好了很多条草,她们还在不织布上先画出树的形状,把画好的树剪下来贴在茶叶罐上,制作了可以站立的小树,我建议他们把做好的道具送到表演区。在表演区玩的嘉毅、明轩、晨旭正在布置木偶台,他们把制作好的道具在木偶台上边摆放边讨论:这棵树放在这里可以让小猴爬到树上躲起来,这边放一座房子可以让小兔子躲在房子里比较安全,用这些草当草丛让狐狸躲在草丛里,只露出一点尾巴,还可以用蓝色的不织布当蓝天,白色的不织布当白云,在贴上一个太阳公公,这样布置看起来很漂亮!孩子们边摆放道具边在讨论故事发展的情节,需要制作什么?用什么材料来做?嘉毅、明轩、晨旭布置场景后,三个人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嘉毅坚持要摆放一座他自己做的房子在那里,明轩、晨旭说房子很高不合适。看着他们都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想法,老师向他们提建议,可以试着拿手偶进行表演一个片段,看看场景的布置是不是方便大家的表演。拿起手偶表演后他们发现,嘉毅做的房子太大太高,表演的小朋友要把手举得很高,都快举到木偶台上面的蓝天白云的位置上了,于是他们在布置场景时会有意识选择一些比较低矮的树、房子来布置场景。经过这次的试演,他们懂得了场景的布置要选择什么尺寸的材料才是比较合适的。

分析:幼儿逐步尝试并运用布置故事表演场景的经验迁移到布置木偶台,由于木偶台的空间小,高度有限,孩子们在布置场景时还没有意识到空间与材料的比例问题,布置场景时大多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材料,老师适时引导支持幼儿通过操作发现该选择什么尺寸的道具布置木偶台比较适宜,除了考虑游戏空间与材料的比例,还引导幼儿考虑材料的多样性和欣赏性,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运用已有的各种美工技能,为木偶和头饰表演故事《狐假虎威》制作各种道具材料。

观察:4月18日,区域活动时间一到,嘉毅、睿凡、思睿、诗雅、冠儒来到了他们一早就预约好的表演区,他们先商量用什么道具布置场景,接着商量增加什么故事情节到《狐假虎威》的表演中。睿凡说开始小动物先玩捉迷藏的游戏,嘉毅说可以把《没有牙齿的大老虎》故事增加到我们的表演中,大家问怎么增加,嘉毅说:“狐狸骗了大老虎说它是天神派来的百兽之王后,觉得第二次在用这个办法骗老虎肯定不行了,狐狸想它得想个办法对付大老虎才行,于是狐狸对小动物说,我可以把大老虎的牙齿全部拔光,成为百兽之王,小动物们就说吹牛吹牛我们不信,接着狐狸就每天送糖给老虎吃,还吩咐老虎不可以刷牙,后来大老虎的牙齿全部蛀掉了,没人敢给它拔牙,狐狸就把老虎的牙齿全部拔光,老虎成了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后,小动物都不怕它了,大家都叫狐狸是大王。”大家觉得嘉毅的想法挺好,就按照他的想法来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思睿和冠儒不知道怎么说角色对话,嘉毅赶紧接过他们的话教他们说角儿对话,他们这次的故事表演了四分多钟才结束,大家在表演时谁接不上词,谁忘了角色对话,嘉毅都耐心地告诉大家,嘉毅带动了整个团队喜欢表演《狐假虎威》这个故事。

分析:嘉毅在区域活动时连续三次选择木偶台表演故事《狐假虎威》,小组成员三次虽有更换,但是他会事先和小组成员商量用什么道具布置场景,增加什么情节,这次把《没有牙齿的大老虎》部分情节增加到《狐假虎威》的故事表演中,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表演新的故事或增加情节的时候,怎样和小组成员配合才可以顺畅表演,这就需要沟通的技能。要先商量场景怎么布置才合理,角色出场的顺序,增加的情节和角色对话和谁对接,在商量时小组成员都要听明白如何与同组的同伴配合。看到张嘉毅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增加有趣故事情节到《狐假虎威》表演中,在一次又一次的表演中不断积累如何让表演更顺畅好玩的经验,老师通过区域活动结束时的评价把这些表演游戏的好经验分享给大家,让班级幼儿借鉴,让幼儿在分享过程中不断捕获新经验好经验,助推幼儿的自主学习。

通过观察大班故事表演《狐假虎威》,老师不难发现大班幼儿有能力选择新的游戏主题进行表演。在新主题的表演中出现问题时,老师可以通过观察借助讨论、评价等策略,幫助他们梳理有益的经验,把游戏中不断出现的问题转化成他们自主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懂得可以在区域活动中不断丰富完善新主题的情节、角色对话、场景布置、装扮角色的道具等,老师需要为幼儿自发的学习保驾护航,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支持他们的自主学习,让他们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促进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也在不断尝试中提升表演游戏水平,获得成功的游戏体验。

参考文献:

[1]狄建华.浅谈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J].家教世界,2012,12

[2]潘咏梅.浅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11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支持观察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金融支持辽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
英国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支持模式研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
探讨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印媒称中国“支持”印度斡旋马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