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理论在“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中的改革探索

2017-09-16岳远征杨秀莲王良桂

文教资料 2017年17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岳远征+杨秀莲+王良桂

摘 要: “风景园林植物学”是风景园林这一新兴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则是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风景园林专业的特色,针对“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教学现状,基于混合式教学理论提出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的相应措施,以期提高学生对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风景园林植物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风景园林植物学 实践教学改革

“风景园林植物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专业课和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将木本与草本园林植物相结合,以风景园林植物的观赏特点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用途为主线,全面讲授风景园林植物的概念和分类、风景园林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风景园林植物的功能和应用。

该课程所讲授的植物知识是新一代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则是传授这些知识的重要载体。随着园林行业的日趋成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目前,学生对风景园林植物认知及应用能力的不足已成为限制风景园林专业毕业生发展的瓶颈。某些毕业生的图面设计表达能力强于植物实践应用的能力,在毕业设计方案中会出现因为植物知识的匮乏而将一年四季的植物季相都表现在同一张效果图上的尴尬局面。因此,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景园林植物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一、风景园林学专业的概况

风景园林学于2011年被正式确立为一级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2011年我国已有184所高校设立了风景园林专业[1]。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是在园林和景观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形成“以协调和谐自然与城市、人的关系为目的,以自然素材为主要研究对象、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与营造为手段,集科学、艺术、工程三位为一体”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园林植物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特色[2]。

二、混合式教学理论的概述

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是教育家通过将纯技术学习理念和传统学习理念相结合后提出的教学理论。该教学理论主要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认为学生应具备对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的能力。现阶段混合式教学指对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的融合,以弥补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3]。近年来,混合式学习的理论在我国备受关注,该理论已在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及成人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理论在我国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培养工作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

风景园林植物学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风景园林植物学的实践教学活动即融合园林树木学及花卉学等园林植物类课程的综合体,直接影响学生进行园林植物辨别应用的能力。目前风景园林植物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教学指导方案未能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现阶段农林院校的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参照之前园林专业和景观建筑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未有适合学科自身特色的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教学指导方案。例如:园林专业的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都是一学年的课程设置,学生在大二的时候学习园林树木学,大三才开始花卉学的学习,课程总体上注重学生对植物识别能力的培养。但是风景园林专业则要求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完成树木学和花卉学部分的学习。专业课程学习的提前和学习时间的缩短要求风景园林植物学的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专业特色并提高教学效率。原有的景观建筑专业则是以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为主的专业,只开设了景观植物学一门与植物相关的专业课程,总体上轻识别偏应用。识别是应用的基础,专业定位的特点限制了该专业学生在植物识别方面能力的培养。我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特色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风景园林植物研究相结合”强调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并重。因此,过于依赖相关专业的实习指导方案,会使风景园林专业培养的学生失去特色。

2.师资缺乏,师生比例过低。

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应全力保障每个班级至少配备1名专业指导老师,然而因风景园林专业为新设专业、招生规模较大,且学校不能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所以在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实习时往往是1.5—2个班级配备1名老师,导致实习队伍过于庞大,出现实习秩序难以维持的问题。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如果等学生都靠近植物后才开始讲解则会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老师虽可通过扩音器等电子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到授课内容,但是植物识别实习单纯靠听是不够的,需要学生走近植物对其细节特征进行观察学习,久而久之有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会因为授课效果不好而减弱,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学生对风景园林植物的学习热情不足。

风景园林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且记忆量大的课程,这要求学生不断重复记忆,不断实地重复观察。此外,同一种植物因为生境和季节不同会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如白玉兰和二乔玉兰在早春开花的时候极易被区分,但是在夏季无花的季节则会对学生的识别造成极大的困扰;山麻杆因早春的红叶而非常容易识别,但是当夏季叶片变绿后其观赏特征则会发生极大的改变,让学生的识别产生困难。某些学生的自信心会因此受到打击并产生畏难的情绪,出现应付实习、逃避实习的现象。

四、混合式教学理论在“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体现

1.实践教學的分散化与集中化相结合。

让学生带着疑问参加实习,可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统一实习之前我们会发放植物名录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做好预习,将自己不认识的植物标定出来,在实习的时候进行提问,由老师统一讲解。我们还会在每个班级组建风景园林植物学习的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课下交流,对实习基地的植物进行多频次的学习,鼓励小组长将有疑问的知识点汇总起来并反馈给老师,由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解答。此外,因为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生源地分布较广,在此前提下我们增加了“家乡植物调查”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暑假时间对家乡绿地中的园林植物进行调查并在第二学期开学后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同学交流,这样既可开阔学生的视野又可督促学生学习。endprint

2.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线上整合优质的教育资源、线下教师组织、引导互动,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重视现代网络技术与教学的深度结合,通过建立微信群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下学习并可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此外,教师应对收集的大量教学资源进行筛选与勘误,然后根据实践课程的进展在微信群中与学生共享。这种“头脑风暴”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专业信息,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增长。为了让学生随时学习,我们还指导学生使用中国植物志(网络版)及花伴侣等软件进行园林植物的鉴别,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实践教学基地类型的多样化。

为提高学生在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增强学生对风景园林植物的识别和应用能力,让课堂中的理论知识具体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技能。我们选取南京玄武湖公园、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中山植物园、南京园博园及仙林花卉市场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并针对每个教学地点的特色布置特定要求和形式的作业内容,如下表所示。例如在玄武湖公园我们除了要求学生写出植物名录表并拍摄植物的主要识别特征外,还要求学生对耐水湿植物的种类进行总结及对耐水湿植物造景的案例进行分析。

4.融合多种考核形式的实践教学。

为让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目了然,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实践教学完成后,除了要求学生上交书面作业外,我们还将学生三五人分为一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题并结合实践教学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植物专题汇报,限时6分钟。采用同学互评并结合老师评判的模式进行打分,最后取平均分并按比例计入实习成绩。此外,我们还组织植物识别比赛,对于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将发证证书加以鼓励。

五、结语

“风景园林植物学”实践课程的改革结果表明,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对风景园林植物学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课堂外学习的频度,提高学生自我学习风景园林植物的能力,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此外,基于混合式理论设计的实践教学作业及考试形式,可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掌握风景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的真实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浩.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J].风景园林,2011(2):20.

[2]王浩.传承·交融·创新——记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園林教育的发展[J].建筑与文化,2010(12):58-61.

[3]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4):27-32.

课题项目: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课题(2014B17)。endprint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探析
混合式大学英语教学实证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