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侗族自治县侗寨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2017-09-16杨丽娟熊定
杨丽娟+熊定
摘 要: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其传统民居营造的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因素,从材料选择、空间布局、构造技术等方面论述三江侗寨传统民居建造过程中体现的生态观念和严谨的建筑观念。
关键词: 侗寨民居 干栏式建筑 生态适应性
民居是人类长期以来最基本的生活休憩的聚居之地,反映了聚居地居民依据其自然环境、生活习性、传统习俗等,在长期的不断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自身独有的一种生活状态。在中国漫长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形式各异的民居建筑,是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发展进步的“历史缩影”,同时烙有地理环境长期影响的印记。这些固定的民居建筑,真实生动地反映出人与自然环境的一种和谐关系。在朝代更迭中,民居建筑不断更新,从而成为更加适宜人类的居所。
人类的居住方式是和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具有良好生态性能的传统民居建筑,建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是不同地域的人们结合其居住地的环境,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为改变生存状况和生活条件建造而成的。本土传统的生态观念和建筑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性,主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一思想贯穿于中国民居建筑发展的整个过程。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属地势较低的河谷丘陵地区,山多地少,山上林业资源丰富,建筑多为传统侗族干栏式民居,建造的基本原则为“就地取材”、“因材施建”,这既是其民居适应于特定自然、经济条件的基本要求,又是其生态适应性得以体现的重要原因。笔者在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侗寨民居的生态适应性。
1.影响侗寨民居建造的自然地理因素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①。建筑是人类在各种自然环境下生存的庇护空间,因此自然地理因素成为塑造形式的重要因素。
1.1气候
侗寨的传统民居,其建筑形式与功能皆与气候相关,由于受到经济技术的限制,气温、日照、降雨、湿度等气候条件成为民居营建最初要考虑应对的自然因素。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气候资源,从而获得良好的理想居住环境,是当地传统干栏式民居形态的出发点。
三江位于广西北部,是湘、桂、黔三省交界之地。总体为热量丰富、潮湿多雨的亚热带气候,因此防潮、防雨、通风隔热,是该地区传统民居对气候的生态适应性的必然要求。干栏式建筑,其形式与功能皆是顺应自然的结果,底层采用架空的方式避免了居住空间和潮湿的地面直接接触,以避免建造房屋对地表造成破坏,最大限度地避开水患;底层架空,可促使空气对流的形成,有利于楼面之间通风;由轻质材料构成的通透、灵活可拆卸的维护结构和屋顶,轻薄、通透,既有利于室内生活产生的烟气排出,又便于室外清新空气注入室内;开敞的平面布局,给房屋提供了良好的通风条件,从而增强了人的舒适感;架空、深远的屋檐及吊脚的出挑方式,不仅提供较大面积的遮阳面,而且是防止雨水侵袭的有效方式之一。
1.2地形
在建筑物的形成過程中,地形地貌是其构造、形式得以存在的自然背景和物质依托,侗寨传统干栏式民居是适应当地环境,顺应其所处的山水形势,择有利地形实施建造活动,适应山形地貌的结果。其传统民居大多顺应山势坡度择址而建,建筑底面与底面脱离开来,在楼层形成悬挑和吊脚,形成竖向组合的架空式建筑布局。“悬虚构屋”,居住面相应抬高,架空的高脚柱可随地形变化进行自由灵活的调整,无需对较大幅度地调整地形即可建造,对自然地貌破坏少,对坡地有很强的适应性。干栏式民居,不仅具有利用地形、争取空间的独特先天优势,而且顺应了当地山多地少的实际;择地势较高处的坡地建造房屋便于雨水排泄,在保证村寨不易受到洪水侵袭的同时,体现八寨居民在建筑选址上节约耕地的生态思想。
2.传统侗寨民居建筑材料的生态分析
传统侗寨民居,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与其他形式的民居基于的目的和用料多有相似。在经济技术低下、交通运输条件不发达的情况下,就地取材是房屋建造的首要基本原则,利用当地资源作为建筑材料,既减少了能源消耗量,又节省了远距离运输成本;再则,综合利用材料,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当地林地资源丰富,杉木是侗寨传统民居常用木材,其特点是生长快,易于加工,根据木材的特性,进行组合,使木材的特长通过榫卯的构造方式发挥出来,最终形成穿斗式结构的建筑。以木材为主的传统建造方式,对材料的回收和重复利用也体现了一定的经济性,对当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建筑形态会随着建造材料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屋顶坡度。传统的侗寨民居,屋顶多以茅草、树皮等作为覆盖材料,质量较轻,但不耐久,为加速雨水排泄,大多为七分水的屋顶坡度。瓦材普遍使用以后,调整为五分水的坡度。降低坡度之后,屋面防水性得到提高,亦可防止较重的瓦片滑落。
3.侗寨传统民居建造技术的生态分析
传统的侗族民居,多为三、四层,干栏建筑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房屋围绕各寨的鼓楼建造,建筑体型相对高大,重檐与披檐具有遮阳遮雨的功能。
3.1侗寨传统民居空间布局特征
从传统侗寨民居的平面布局看,常采用山面设门的入口方式,拥有开敞的前廊空间,火塘间独立,房屋为偶数开间。入户门设在山面,入户楼梯相应地设在山面。就干栏建筑的平面布局和结构体系看,山面设置楼梯的做法,是在房屋整体结构上增设一个小跨楼梯间,是主体建筑的附属空间,因而悬山屋顶无法为楼梯间遮挡雨水侵袭,故在山墙上方构建披檐。
山面楼梯常常导向前檐开门,而敞廊一般与干栏建筑正面前檐的位置对应,直接与入户楼梯相连接,是侗寨民居二楼第一个生活起居空间,形成以敞廊为过渡的室内布局特征。敞廊是住户接待宾客、设置宴席、休憩聊天、晾晒衣物等的空间场所;通常面向檐口的一面,只设栏杆而无墙板封闭,室内外空间界定不甚明确,似隔非隔的空间,虽有围合但通透;湿冷的冬季使用可拆卸隔板设置隔断,用以保暖,夏天拆掉隔板,便于室内外通风散热。玻璃材料普遍使用后,在敞廊檐面安装平开窗成为常见做法,与可拆卸隔板一样具有防风保暖的功能,省去拆卸过程的麻烦又可满足采光需求。endprint
此外,侗寨传统民居常将三楼作为主要的生活空间。部分地势相对陡峭的山地,每层建筑占地面积相对有限,二楼布置敞廊、火塘间以后,所剩空间有限,此时就要在三楼设置卧室方可满足居住需要。在侗寨民居的空间布局中,敞廊和厅堂一般只占用一层楼的高度,因此保留了完整的三楼空间。这种竖向上的空间分区布局方式与现代住宅动静分区的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
3.2建筑结构与构架的生态化
三江侗寨传统民居与广西其他民族的干栏式建筑一样,采用穿斗式结构,由“穿”联系落地柱、瓜柱形成单榀框架,各榀框架再通过“枋”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框架结构,最终由檩条将屋面负荷传递到下方的梁柱框架。在地基的最基础之处,用以承重的柱子下面垫石质柱础,这样承重的柱子可以不用直接立于潮湿的地表之下,使房屋建造的基础更加牢固,以延长承重柱的使用寿命。
营造吊柱的做法,是指在干栏式建筑的二层及其以上部分扩大楼层使用空间的做法,通常使用向外挑出60cm~90cm的瓜柱(即吊柱)。出挑可以讓木材的抗弯性能得以充分发挥,使建筑获得额外使用空间,为下层建筑墙面遮挡雨水冲刷。该做法常见于广西侗族民居和龙胜壮族民居。与其他地区干栏建筑做法不同的是,侗寨民居吊柱一般只在二楼设置,高出二层1m左右时结束而不通达主屋檐底位置,用于支撑披檐为二层遮雨。在空间允许时,平地上的侗族民居,常做四面出挑的吊柱,而山地则三面出挑;比较平地和山地所建干栏式民居,后者大概因为有山体作为遮挡,雨水对山面墙体的威胁相对较小。此外,侗寨民居的山面一般不做偏厦,由出挑的瓜柱解决防雨问题。
4.结语
传统的侗寨民居,就地取材建造,资源耗费少,适应于当地经济特点;承重和维护结构都由自重较轻的木材构成,因此无需对地形做较大改造,客观上亦可有效避免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保护居住环境;底层架空的构造手法,适应潮湿炎热的气候,可用来圈养牲畜,这是集约使用空间、节约建筑用地的实际体现。民居依山就势而建,顺应地形,参差起伏,局部看起来呈散落无序状布局,但村寨的整体形态却是对其所处山地自然地形的模拟,体现的是完全融入自然的形态。如此,整个村寨生态系统内部可借助质朴的原始自然生态观念进行调节,山、水、田、林、人、民居等村寨组成要素完美融合,使系统达到平衡且稳定的状态。
注释:
①何镜堂.建筑创作与建筑师素养[J].建筑学报,2002,09:16.
参考文献:
[1]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0.
[2]朱鹏飞.建筑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2.
[3]赵群.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及其模式语言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4]李建斌.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及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8.
本文系2014年广西财经学院校级课题《传统民居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生态启示》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0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