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理路研究

2017-09-16周先进许莲青

文教资料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德育实现路径

周先进+许莲青

摘 要: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传统道德的载体。在小学德育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国学经典。它在小学这一特殊环境需要新的、更准确的定义。其次要将国学经典与小学德育有效融合,充分体现国学经典在为人处世、安身立命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再次要跳出传统国学教育和传统德育的窠臼,充分考虑接受者的特殊性,立足儿童本身,从生命价值的高度构建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框架。

关键词: 国学经典 小学德育 价值功能 实现路径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精神根系所在,它以一定的经典为载体,对于形成民族德行、高尚人格具有指导作用。国学经典堪称文化的理论结晶,为继承民族德行的必要途径。文化传承自是应当从小抓起。然而,小学生生理心理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客体相对做出调整。具体而言,国学经典浩如烟海,我们怎样选择范本、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手段,都有待探讨。从概念界定看,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国学经典”值得并且必须拥有更恰当的定义;从实施过程看,我们要厘清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这一特殊环境应该具有的基本特性,为施教提供理论指导;从价值功能看,从培养个体人格到激发“兼济天下”的社会理想,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到中华民族信仰的构建,国学教育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价值取向看,我们更应当将国学看作唤醒民族意识的手段、培养独立人格的途径,而不是将其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灌输给小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方法和尺度上做出抉择。

一、小学德育语境下国学经典的内涵与特征

“国学”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国学指国家设立的学校机构,实际上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国学都是指教育机构,如《唐会要》中提到“贞观五年之后,太宗数幸国学、太学,遂增筑学舍一千二百间”。从现代国学的概念提出之缘由看,在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大肆入侵,许多学者转而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救亡图存的文化依据。许之衡在《读〈国粹学报〉感言》中说:“夫国学即国魂所存,保全国学,诚为最重要之事。”顺应这种思潮,“国学”的概念阐释也出现分野。著名古文字学家顾实认为我国学术主要分为:小学类、经学类、史学类、诸子类、佛典类、诗文类,“此六类者,统名曰国学”[1]。在他看来,国学主要指包括佛典在内的我国的传统学术。范皕诲在《青年国学的需要》中提出:“国学是什么?便是东方全部文化的代表。”[2]这与季羡林提出的“大国学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也有学者并不认同“国学”这一概念,如钱穆在《国学概论》中提出“学术无国界”,“‘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名词”[3]。从现代国学概念的发展历程看,现代“国学”最早是以“国粹”的面目出现的,然而“国粹两个字,似乎有点夸大中国学术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点选择精粹部分抛弃其他部分的意思”[4],因此改名为“国故”,可是“国故”只能代表研究的对象,而不能“代表研究这种对象的学问”,因此,后人又将其更正为“国故学”,然后逐渐演变为“国学”一词。因此,严格说来“国学”并无统一的定义,但无可辩驳的是“国学”的主干和核心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学术。

“经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朱振武认为:“常念为经,常数为典,是为经典。”并不是所有著作都可以称为经典,经典应该是具有永恒性、典范性、超越性和权威性的著作。刘勰定义为:“三极彝训,其书曰经。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5]在他看來,经典就是指永恒绝对的道理、不易更改的伟大的教导。因此,经典首先就应该能够经得住时空的洗礼,是经过历史的考验、经过无数先辈的筛选的东西,“经典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是历史的积淀和结晶,是一种精美的文化构成”[6]。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即使我们挑选那些经典著作,也是浩如烟海。要对“国学经典”这一概念做出契合“小学德育”之语境的具体界定,我们必须考虑受众的特殊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国学经典教育更像一颗文化的种子,它是对学生进行的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之启蒙。国学经典教育是让学生的心灵与先贤智慧碰撞的过程,是一个触摸智慧、启迪人生、培养人格的过程。鉴于此,我们必须对国学经典进行认真梳理和筛选,在国学经典教育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注意文本的典范性,任何应用于儿童教育的材料,其思想都应当是正面的、积极的,能够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其次筛选的文本要具有适应性,充分考虑到客体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挑选适应小学生认知水平并且能够引起其阅读兴趣的作品。最后,要保证整个教育过程教学内容的可控性。不可否认,国学所蕴含的思想在我们民族精神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提倡国学教育的原因之一。但从国学本身的发展来看,国学曾经经历过漫长的萧条期,我们国家的国学教育既是断层的,又未形成系统的模式和完整的学科制度,在具体执行当中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因此,当我们把国学经典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部分面向学生实施的时候,其内在尺度必须保证在可控范围之内。除此之外,对国学经典的解读也要保持合适的尺度,国学经典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我们要杜绝那些随意地、不加考证的阐释,采用一种历史的、现代的、辩证的观点解读国学,既不能因循守旧,又不能全面颠覆,要通俗而非媚俗,要理解而非曲解,要平等地、历史地对待国学,积极地寻求与传统的对话,为传统思想注入现代活力[7]。

因此,在小学德育这一特定的语境中,国学经典应该是指那些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适合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启蒙的典范性、永恒性和引导性的经典作品,如《论语》、《中庸》和《孟子》中的部分内容,以及《弟子规》、《千字文》、《幼学琼林》等。

二、理性认识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它固然是指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更是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道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8]。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本所在,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endprint

然而,自近代以来,国学的地位不断下降,国学的价值遭到否定和质疑,“在一段时间里,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必须由它来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灾难承担总责任”[9]。尤其是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荡,以及紧接着的“改革开放”带来的西方思想的全面冲击,不仅造成了国学传承上的断层,而且是我国当前道德信仰缺失、功利主义盛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对国学教育进行重建和重振,发挥其在小学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首要任务是明确其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

首先,我们把国学经典引入“小学德育”这一个特殊的语境当中,既是从微观的角度对“国学经典”概念的阐释,又是为了实现“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精准定位,其意义不仅是对“国学经典”概念的丰富与延伸,更是在小学德育中进行经典传承的基础。同时,这有利于更好地应对我国小学道德教育存在的种种不足:在内容的选择上,过于侧重宏观道德教育,缺乏人文关怀,远离实际生活;在德育的价值取向上,思想、政治倾向的“大德”压制个人品德的“小德”,忽视个体品德的构建,导致“德育无德”和个人基本品德的荒漠化;在德育手段上,德育内容被强硬灌输给学生,缺乏对现实的解读和回应,方式简单粗暴,缺乏双向交流,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对理论的搬运和灌输,不注重学生的个性特质,纯粹将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宣讲给学生,这种缺乏现实性和生命力的道德教育,要将其内化为道德观念并外化为道德行为确有重重困难。而国学经典包含的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历史典故,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质,而且具有哲理与道德价值,将它们引入其中,可以很好地弥补当前德育的短板。我们将“国学经典”纳入小学德育中讨论,正是想要凭借这一载体,为德育披上一件漂亮的“马甲”,让德育课堂更加生动,德育实践更精彩,不断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其次,当前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一些负面思想。正如有的学者所言,我们患上了“文化贫弱症”,这些思想在深刻影响校园里的孩子们思想的形成。对此,我们主张要建立本民族的道德信仰,但民族信仰不是建立在半空中的,它的根需要浸润于我们骨血当中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全球化的今天,一个人只有培养了深厚的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吸纳外来文化。英国学者汤比因曾说:“古典教育是一种无价的恩惠。”在小学中提倡国学教育,正是将这一“恩惠”洒向祖国未来的花朵,借由国学特有的温润、含蓄的特质增强小学生国学涵养和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其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再往远一步来讲,能够培养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传承传统文化尽力。

最后,国学经典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其独立人格,使之成为一个有教养、有道德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中国文化核心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对个人修養和独立人格的培养,形成“仁义礼智信,温良谦恭让”的道德规范和伦理规范,并由此构建起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古典道德大厦。国学经典对个体的智慧人格、道德人格、审美人格的塑造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如何培养一个有内涵的、完整的人,一直是教育孜孜探求的目标。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同时,从认识水平上说,对国学的提倡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丰富学生的文学涵养。再者,国学经典中,不管是唐诗、宋词,还是一些散文、骈文等,都有非常优美的意境,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可以说,回归国学经典教育是我们民族信仰重构的必然,也是文化自觉意识的要求。国学经典确实承载着以上所述的价值期待,但“真理越过一步即成为谬误”,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国学经典的价值,但不能让国学经典承载过于沉重的使命。换而言之,国学经典不是“大力神丸”,我们在大力提倡国学教育的同时,需要始终怀着一种“温情和敬意”,防止将其极端化的思想倾向[10]。

三、国学经典在小学德育中的实践路径

(一)遵循“立足儿童”的思想,保证国学经典的适应性。

对儿童的发现与尊重是教育学发展的一大历史性进步。“近来才知道儿童在生理心理上,虽然和大众有点不同,但他仍是完全的个人,有他自己的内外两面的生活。儿童期的二十几年的生活,一面固然是成人生活的预备,但一面也自有独立的意义与价值……所以小学校里的文学的教材与教授,第一须注意于‘儿童的这一点,其次才是效果,如读书的趣味,智情与想象的修养等”[11]。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时,不管是内容的选择和设计,还是教学过程的实施,都应该立足于“儿童”这一主体,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能力,培养其对国学经典的兴趣。从国学经典本身来看,我们不仅有《三字经》《弟子规》这种在韵律上简洁凝练、富含教育思想的启蒙著作,而且有对偶押韵、易于成诵的《唐诗三百首》《论语》等经典读本;既有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对自然的热爱,又有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中透露出的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既有“亲师友,习礼仪”的伦理规范,又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侯巧”的慎言求实的处事教育。这些文本,不管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让孩子在诵读当中形成对“道德规范”的感性认知,在文本浸润中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直接语感,避免直接强硬的道德灌输,让学生的传统精神的道德认同,更好地实现道德内化,这也是国学经典得以传承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二)把握阐释和选择的尺度,坚持经典的引导性。

文本的意义不仅在于文本本身,还存在于个体对文本的理解生成中;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经典本身,还存在于我们对其内容的阐释当中。我们固然不能像将洗澡水和小孩一起倒掉一样对经典进行全盘否定,但更不可完全照搬照抄、墨守成规。对经典进行现代话语的解读本身就是为了增强其生命力和适应性,延续其永恒性。这在每个时代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正如卡尔维诺所说,经典文本就如同“朝鲜藓”,我们的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剥开它的外表,可以发现它具有很多层面的含义。但这样的解读应该是基于原著的并符合逻辑的。“要回归原著和原意,不要任意发挥和臆测”,避免出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情况[12]。尤其是要用于教育教学的内容,更应该符合教材内容的选择标准。思想文化内涵是我们考察教材的一个重要维度,特别要注重内容所体现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况且国学经典中本身不乏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如“命之修短有数,人之富贵在天”的宿命论,“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工妇容”的三从四德观等。我们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要保留传统的积极的思想,又要剔除不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部分,使传统经典真正成为我们心灵成长的乐土,成为我们道德养成的源泉。endprint

(三)遵循生命形态德育观,树立经典教育的生命性。

德育应该以生命为基础,以呵护生命为职责,以完善生命为追求。这既是生命形态德育观的理念,又应当是把国学经典引入小学德育应当遵守的原则。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我们更应该把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列宁在批判旧时学校的缺点时,用了八个字:“呆读死记,强迫纪律。”其实不光是旧时学校,包括当前我国的国学教育,尤其是小学的国学教育都是以诵读和背记为主。有些学者认为,儿童阅读经典就好像是牛吃草,有一种“反刍”作用,在童年脑力健全、思想纯洁时注入这些知识,虽然当时儿童未必理解,但在人生行为的和人事的经历体验上,自然会产生新的用处。当然,孩童时期的人记忆力是比较强的,适当背诵一些篇章,他们可能永生难忘。然而,如果单纯把诵读作为学习的唯一手段,那么无疑既是教育理念的倒退,又是对儿童生命的不尊重。“儿童读经运动以‘填鸭、‘填牛之强制灌输方法,让儿童死记硬背、生吞活剥古代‘经典,企望以此使儿童获取‘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劳永逸之学问,这公然背离了儿童教育的近现代观念,是走历史的回头路”[13]。我们在传授国学经典的同时应当考虑接受者的个体特质,做到“知悟行”,“知”就是了解国学知识,包括背诵国学文本和理解文本含义;“悟”,主要是指对经典的领悟,体会经典中蕴含的要义,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它是“行”的基础,也是德育要做到的最重要的一环;“行”,是做到“知”“悟”的结果,是内化观念的外在表现,也是我们将国学经典融入小学德育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只有让国学内涵和精神由意识层面的知识变为无意识层面的教养,进而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国学教育才能意味着真正成功”[1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紧紧围绕接受者的生命价值形态,以生命为基础,站在生命价值的高度,充分发掘国学经典对个体基本道德塑造的作用和对个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同一条从未枯竭和中断的长河,它滋养了无数华夏子女成长成才,孕育了我们独特的民族文化。国学经典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弘扬,更是为了构建积极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国式的文化生活和人文生态,最终实现人文关怀。之所以把国学经典引入小学德育语境当中,就是希望“从娃娃抓起”,通过对他们进行文化熏陶,能够为以后阶段的教育做好知识和道德的准备,实现对文化的薪火相传。正如季羡林先生在评价“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时所说的:“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撒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做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2][4]桑兵,张凯,於梅舫,杨思凯,编.国学的历史[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215,263,589.

[3]钱穆.国学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4.

[5]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6]张爱莲.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教育探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7]楊坤道.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与阐释尺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3(03):77-79.

[8][9]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91,43.

[10]杜霞.国学经典教育的尺度与分寸[J].教育学报,2012(01):13-18.

[11]周作人.周作人论儿童文学[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122.

[12]黄济.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J].课程·教材·教法,2015(02):3-16.

[13]刘晓东.“儿童读经运动”质疑——与南怀瑾先生商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63-70.

[14]李有光,张金明.对当代“国学”及其教育热潮的学理检视和深度追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62-1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学经典小学德育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