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09-16吴昭镇

关键词:挫裂伤骨瓣颅脑

吴昭镇

(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吴昭镇

(汕尾市人民医院,广东汕尾 516600)

目的 对比分析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去骨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GCS评分、术后1 d、3 d、7 d颅内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术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术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7 d颅内压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较对照组患者的28.21%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标准去骨瓣减压术;常规去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患者的颅脑在外界暴力的作用下所导致的损伤,在临床脑外科极为常见,交通事故、爆炸、高空坠落、锐器打击均是引起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因素,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因此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1]。近年来,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重型颅脑损伤的发生率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而重型颅脑损伤必须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及早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2]。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标准去骨瓣减压术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及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6年2月本院脑外科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临床、影像学CT或者MRI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符合《现代颅脑损伤学》[3]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e scale,GCS)评分均为重型颅脑损伤分级,排除严重心肝肾疾病、休克、凝血障碍及感染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患者男27例,女12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0.89±3.01)岁,术前GCS评分(6.08±1.11)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4.02±4.28)分,损伤类型:单纯硬膜下血肿2例,单纯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9例,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9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5例,脑干损伤3例,弥漫脑水肿3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高处坠落8例,打击伤9例。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10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1.11±3.23)岁,术前GCS评分(6.13±1.24)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3.95±5.13)分,损伤类型:单纯硬膜下血肿1例,单纯硬膜外血肿9例,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10例,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9例,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6例,脑干损伤3例,弥漫脑水肿1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23例,高处坠落9例,打击伤7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GC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损伤类型、受伤类型等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呼吸道畅通,静脉通路、抗炎、脱水、利尿、止血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入室后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确认患者的脑血肿和脑挫裂伤的部位在额颞瓣和颞顶瓣行马蹄形的切口进行去骨瓣减压,骨窗大小为6 cm×8 cm,注意骨窗的底部要高于耳廓的上方,将硬脑膜弧形剪开,把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清除干净后使用硬脑膜补片,放置引流管后进行减压缝合。观察组:给予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在颧弓上耳屏前做1 cm的切口,再绕过耳廓向头颅的后上方延伸,到达头顶的正中线停止,再向前方转到达前额发际,顶部的骨瓣成型后在正中线矢状窦旁开3 cm,常规蝶骨嵴向内深处咬除,并且咬除部分颞骨,使前、中颅底可显露清晰,去除骨瓣的面积为12 cm×15 cm,把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清除干净后使用硬脑膜补片,放置引流管后进行减压缝合;术后将患者的头部抬高15°,若患者存在长时间昏迷要及早进行气管切开插管,呼吸机呼吸,同时给予积极的营养、脱水、抗菌等对症支持治疗,术后2 d内将引流管拔除。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评价 患者术后3个月根据预后评分GOS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4],良好:患者治疗后神志清晰、语言和肢体无障碍,生理功能恢复正常,不影响工作;中残:患者治疗后神志清晰、语言和肢体轻微障碍,生活基本自理,不需要家属照顾;重残:患者治疗后神志清晰,语言和肢体重度障碍,需要家属照顾;植物生存: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死亡;总有效率=良好率+中残率+重残率。

1.3.2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e scale,GCS)进行评价并比较,记录两组术后1 d、3 d及7 d颅内压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524.0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和GCS评分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和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显著降低,GCS评分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术后观察组患者神经缺损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缺损功能评分和GCS评分比较

2.3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1 d、3 d、7 d颅内压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比较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较对照组患者的28.21%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71,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上脑外科常见的外伤疾病,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临床上常见的颅脑损伤类型包括:单纯硬膜下血肿,单纯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脑干损伤,弥漫脑水肿等,出现昏迷意识障碍,严重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5-8]。颅脑损伤主要是由于患者受到外界暴力作用导致其颅脑组织受到损伤,继而出现颅脑功能的损伤,损伤后患者的脑部产生诸如阿片肽的化学物质,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血流的灌注压降低,脑部功能和神经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呼吸抑制,钙离子的不断释放会加重患者脑水肿,神经功能的损伤也会进一步加重。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必须采取手术减压治疗,清除血肿和坏死的组织,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9]。

以往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多数情况下在额瓣、额颞瓣、颞顶瓣小骨窗开颅去骨瓣去除血肿和坏死的脑组织,虽然有一定的减压作用但是不充分,脑组织极易出现膨出与嵌顿在骨窗的边缘,脑组织进一步坏死,脑水肿不断加重,甚至诱发脑疝,同时由于小骨窗去骨瓣,手术视野不清晰,血肿和坏死的组织难以清除干净[10]。近年来,随着标准去骨瓣减压术的广泛应用,重型颅脑治疗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本研究显示: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4.62%,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仅为71.79%,且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颅内压改善、神经功能恢复均优于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患者,并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安全性显著提高。分析原因:(1)清晰的手术视野,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幕上各区域的出血情况,及时止血,尤其是静脉窦的破裂能够及时处理;(2)减压的范围很广,额、颞、顶甚至枕叶等部位均可得到有效的减压,骨窗较低充分暴露额极、颞极和前、中颅窝底,有效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的同时可以进行颞叶沟回疝复位,解除脑干的压迫[11];(3)及时发现和处置迟发性血肿,术中若出现脑膨出,出现同侧或者对侧迟发性血肿时可以及时探查到给予处理;(4)不易伤及周围的神经和功能区[12];(5)大的骨窗将颅脑的容积扩大,当出现脑肿胀时有向外扩张的空间,降低脑组织受到的压迫。

综上所述,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较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颅内压,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1] 陈宇摇,刘传杰摇,卢武,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119-120.

[2] 樊欣鑫,李宇龙,万兴.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失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3,41(4):274-278.

[3] 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16-117.

[4]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45.

[5] Howard JL,Cipolle MD,Anderson M,et al.Outcome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Trauma,2012,65(2):380-385.

[6] Jeremitsky E,Omert L,Dunham CM,et al.Harbingers of poor outcome the day after severe brain injury:hypothermia,hypoxia,and hypoperfusion[J].J Trauma,2013,54(2):312- 319.

[7] Juttler E,Hacke W. Early decompressive hemicraniectomy in older patients with nondominant hemispheric infarction improves outcome [J].Stroke,2011,42(3):843-844.

[8] Skoglund TS,Eriksson-Ritzen C,Jensen C,et al.Aspects on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head injuries [J].J Neurotrauma,2014,23(10):1502-1509.

[9] Kilincer C,Asil T,Utku U,et a1.Factors affecting the outcome of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for large hemispheric infarction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Acta Neurochir(Wien),2015,147(6):587-594.

[10] 谭永康,许晓波,施小龙,等.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疝中的应用[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1,24(2):114-116.

[11] 叶青.标准去骨瓣减压与常规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39-340.

[12] 邢涛,赵青菊.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与常规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3,33(30):64-65.

吴昭镇(1982—),男,广东陆丰人,本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R651.1+5

:B

:1004-7115(2017)09-01049-03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9.032

2017-06-09)

*

猜你喜欢

挫裂伤骨瓣颅脑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