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县医院2015—2016年各季度临床用血调查分析

2017-09-16王端振

关键词:全血血型季度

王端振

(巨野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山东 巨野 274900)

某县医院2015—2016年各季度临床用血调查分析

王端振

(巨野县人民医院输血科,山东 巨野 274900)

目的 了解医院临床用血基本情况和需求情况,为血库管理者更好的对资源进行调配,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和日常献血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5至2016年某县级二甲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临床用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医院临床用血总量2年间由1364.5 U增加到1701 U,增长了24.7%;全血使用量由22.5 U降低到0 U,下降了100%;成分血用量由1342 U增长到1701 U,增长了26.3%。结论 该县级二甲医院门诊和住院临床用血总量以及成分血输血总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全血使用量有明显下降。

临床用血;成分输血;用血调查

临床输血是在对临床病人进行治疗、抢救生命的过程中运用的有效手段,血液以及产品现在已经成为一种稀缺的医疗资源,2011年我国各地区医院相继出现“血荒”现象[1]。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由于个体差异也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严重时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自我国1998年颁布《献血法》和2000年正式施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合理、科学的临床输血已成为了衡量考核医院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2]。为了更好的完善医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理、安全的利用血液资源,根据山东省医院临床输血管理规程和山东省医院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对我院2015至2016年各季度临床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和日常献血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该二甲医院输血科已经安装并且使用先进的临床用血管理系统,具备医生、护士、输血科、医务科等客户端,可与医院信息系统资源共享,专人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数据整理。本研究收集了该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管理系统中2015—2016年各季度全部临床用血记录,包括血型,成分血和全血用血量,输血不良反应等数据。

1.2资料计算方法 按卫生部规定所有用血量以单位(U)计算,全血200 ml为1 U,成分血以200 ml全血分离制备为1 IU,机采血小板10 IU为一治疗剂量单位(血小板含量≥2.5×1011/袋)[3]。各季度用血比例=该季度用血量/该季度用血总量;成分输血率(%)=成分用血量/(成分用血量+全血数)×100%[3]。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Excel电子表格程序收集和整理各种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

1.4定性资料研究方法 制作访谈提纲,针对临床医护人员、输血科医护人员、医院分管输血科和血库领导进行专题访谈,了解在临床用血过程中的用血情况,包括病人的意愿、医嘱情况、医院输血科运行情况和血液采集情况。抽取各科室用血患者和病人家属代表进行专题小组访谈,了解输血意愿和输血常识情况。

2 结 果

2.1临床用血统计情况 我院2015至2016年临床用血情况,红细胞灌注所占比例最多,为74%,血浆灌注占9%,冷沉淀输注占12%,血小板输注占4%,全血输注占1%,可以看出,我院2年内临床用血以成分血为主,如图1所示。

图1 2015至2016年各种血制品在临床用血的分布

我院2015至2016年每个季度临床用血,全血输血量呈下降趋势,红细胞灌注、血浆灌注、冷沉淀输注和血小板输注等成分血使用量上升。如表1所示。

表1 2015至2016年各季度临床用血量及成分输血率

我院2015至2016年临床用血中,O型血所占比例最高,为31.65%,其次是A型血,所占比例为30.31%,B型血所占比例为28.74%,AB型血所占比例为9.30%。如表2所示。

表2 2015至2016年各季度临床用血四种血型构成(%)比较

通过对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以及家属的访谈发现,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对于输血工作的认知和态度存在一定的差距,手术科室相对于非手术科室关于输血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高,64%的内科医生认为在临床治疗中进行输血是有效的,36%的外科医生认为输血在临床治疗中是有必要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访谈中发现,日常临床用血中存在个别不规范的问题,例如未经过规范程序就使用血液或者“人情血”等问题存在。而患者和家属中存在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输血知识的匮乏,多数人认为输血多了有益于身体恢复,在不必要输血的临床治疗中要求过进行临床输血。

3 讨 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该院全血用量较少,2015至2016年从22.5 U降至0 U,一方面来说,该院医护人员对成分输血的优点有着较为全面的认识,同时对全血输注的不良反应和局限性有着很清楚的了解,所以能够做到科学、安全、合理和有效地临床用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包括该院在内的一些医院,全血供应比较紧缺,资源不容易获得[4]。所以在以后工作中,应该加强成分血资源的收集工作,确保血液供应。

从表1可以看出,该院用血量较为平稳,总量整体在增加,综合分析来看,一方面是该院规模在不断扩大、医疗投入在不断增加,医疗条件不断完善,接诊人数和手术量不断增加。针对这一发现,医院应该结合自身发展情况,统筹兼顾,可以扩大医院血库规模,扩大血液收集范围,争取收集更全面的血型和成分血的类型,以应对不断增加的血液资源需求。此外,该院用血总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和某些临床科室以及医师对输血适应证理解不正确有关。术后灌注“放心血”,存 “术中出多少血,术后补多少血”等错误的观点,也是导致我院用血总量增加的重要原因。这和陈斌对某医院的临床用血情况分析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吻合的[5],这个用血不规范问题在多数医院都存在,所以医院的血液提供和管理部门以及监督部门应该加强制度规范,严格执行血液使用申请审核,确保每一份血液能够合理使用。

表2显示,临床用血中的O型血和A型血是使用最多的两种血型,分别为31.65%和30.31%,通过与前期相关资料比对发现,两种血型的分布与本地区正常人群血型分布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O型血和A型血的使用量与该地区人群的血型分布不成正比。所以,在血液采集过程中,应该在人群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收集,不应该随机进行,不然会造成某些血型的血液因为供大于求而造成浪费,或者因为有些血型的缺少而影响临床治疗[6]。

[1] 孟雨. 从“血荒”现象看《献血法》在实施中的问题与完善[J]. 卫生软科学, 2011,25(11):746-748.

[2] 刘娟, 董磊, 王洪波, 等. 空军总医院2000-2010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J]. 北京医学, 2013,35(2):140-142.

[3] 李玉闽, 邱月燕, 邱小兰, 等. 2004~2010年某院临床用血情况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33(12):1456-1458.

[4] 李玉平, 任鹏, 王伦善. 某三甲医院临床用血合理性调查及改进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22):3442-3444.

[5] 陈斌, 梁凯, 农树红, 等. 我院2008~2012年临床用血情况统计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 2013,23(10):1099-1100.

王端振(1979—),男,主管检验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R457.1

:B

:1004-7115(2017)09-0104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9.031

2017-06-07)

*

猜你喜欢

全血血型季度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2021年第4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2021年第3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21年第2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翻番的1季度与疯狂的3月
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临床意义
新鲜抗凝全血对Sysmex不同型号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