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血液样本核酸检测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分析
2017-09-16黄丹
黄 丹
(漯河市中心血站,河南 漯河 462001)
献血者血液样本核酸检测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分析
黄 丹
(漯河市中心血站,河南 漯河 462001)
目的 观察献血者血液标本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筛查对降低经血传播感染性疾病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本站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样本43402例为研究材料,所有样本均应用两种不同厂家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艾滋病抗体(抗-HIV)和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对检测结果为无反应性及灰区样本进行NAT检测。结果 在43402例献血者中903例献血者血清学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结果不合格;42499例血清学检测合格的献血者NAT检出HBV-DNA 18例,HCV-RNA 2例;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双试剂灰区样本HBV-DNA、HCV-RNA和HIV-RNA阳性率均高于单试剂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献血者血液样本采用核酸检测可降低经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核酸检测技术;乙肝表面抗原;丙型肝炎抗体;艾滋病抗体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通过血液或血液制品、静脉吸毒等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目前HBsAg、抗-HCV和抗-HIV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临床和采供血系统筛查患者或献血员感染与否的常规标志物,虽然ELISA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廉、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等优势,但对于部分存在病毒变异、“窗口期”感染及免疫静默期感染者,检测过程中常造成漏检或误诊[1],给输血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近年来,本站在传统两次血清学抗体ELISA检测基础上,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献血者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本研究对部分献血者核酸筛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为不断提高血液质量和确保输血安全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1月本站采集的献血者血液标本43402例为研究材料,其中男性20744例,女性22658例,年龄18~55岁,献血前体检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
1.2试剂和设备 检测试剂: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试剂盒(珠海丽珠和上海科华提供);ALT检测试剂盒(上海科华和深圳迈瑞提供);NAT检测试剂盒(上海浩源);血清学检测质控物(北京康彻斯坦提供)。检测设备:STAR LET全自动加样仪和FAME酶免分析仪(瑞士汉密尔顿),Proleix TIGRIS核酸检测系统(美国诺华)。检测试剂、质控物等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且严格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所有检测设备均经过厂家确认,且运行状态良好。
1.3检测方法
1.3.1血清学检测方法 留取献血者血液样本2管,其中1管EDTA-K2抗凝进行血清学检测,另1管为无菌、无RNA酶及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进行核酸检测。ALT检测采用速率法,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采用ELISA法,所有样本均采用两家ELISA试剂进行平行试验。
1.3.2血清学试验结果判定规则 ALT≥40 U/L判为不合格;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 ELISA检测S/CO≥1.0判为有反应性(阳性),0.7≤S/CO<1.0判为灰区,抗-HIV有反应性样本送本市疾控中心确认。
1.3.3NAT检测方法 选取ELISA法检测为阴性及灰区样本,采用8人份混样进行HBsAg、抗-HCV、抗-HIV三联检测,混样池检测阴性,则判8份标本均合格,如混样池结果阳性,则将8份标本拆分,分别进行单人份检测,拆分试验有反应性者判为核酸检测阳性,无反应性则判为核酸检测阴性。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将数据导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献血者血清学指标检查结果 在43402例献血者中ALT不合格141例(0.32%),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四项指标ELISA检测762例不合格(1.75%),42499例献血者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见表1。
2.2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献血者NAT检测情况 42499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的献血者中,检出HBV-DNA 阳性18例,检出HCV-RNA 阳性2例,表2。
表1 献血者血清学指标HBsAg、抗-HCV、抗-HIV和抗-TP检测结果[n(%)]
表2 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献血者NAT检测情况[n(%)]
表3 ELISA法HBsAg、抗-HCV和抗-HIV不同灰区样本NAT检测结果[n(%)]
注:与单试剂灰区阳性率比较,#χ2=5.016,P=0.025;*χ2=4.634,P=0.031;∆χ2=4.029,P=0.045。
3 讨 论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HBV在自然人群中携带者约占10%;HCV病毒在我国感染率较低,孙国清等[2]调查显示,河南地区1~75岁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64%,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HBsAg、抗-HCV和抗-HIV检测是临床免疫初筛实验室诊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物,现如今已广泛应用于采供血机构血液筛查。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结果以S/CO<1判为无反应性,S/CO≥1判定为反应性,但对于部分病毒变异、“窗口期”感染及免疫静默期感染者,常不能作出明确的诊断而造成漏诊。因而这部分血液虽经ELISA检测合格,但仍具有较高的传播HBV、HCV和HIV的风险[3]。报道显示,近年来成都、甘肃、天津及杭州等血液中心相继出现5例HIV-RNA检测阳性而ELISA法窗口期漏检[4]。
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的核酸定量检测方法,可检出较低水平的HBV、HCV和HIV病毒感染,且能检出隐匿性感染、免疫静默、病毒亚型和病毒变异等优势[5]。本研究结果显示,在42499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合格的献血者中,检出HBV-DNA 阳性18例,HCV-RNA 阳性2例;在ELISA法检测HBsAg、抗-HCV和抗-HIV呈灰区的样本中分别有32例、19例和13例NAT阳性,表明ELISA法HBsAg、抗-HCV和抗-HIV检测结果S/CO<1时,患者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排除HBV、HCV和HIV感染。陈显等[6]随机对部分HBsAg、抗-HCV、梅毒灰区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均检出一定比例的阳性。戚晓东等[7]报道显示,约70%的HCV及90%的HIV、HBV ELISA法检测发生的漏检是由窗口期感染引起的,采用NAT检测可将HCV、HIV和HBV的窗口期缩短89%、50%和40%,因而极大提高了血液制品的安全性。近年来,因输血而引起的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的传播和由此导致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并屡见报端[8],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因此对献血者在酶联免疫检测基础上进行NAT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检测方法的局限性,NAT仍旧存在一定时间的“窗口期”,因此,采供血机构应从源头上加强献血者的筛选,切实做好献血前的征询、体检等工作,从低危人群中筛选献血者,阻止有高危行为人群的献血;此外,NAT因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对实验室环境、标本等有较高要求,因此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做好标本留取、环境清洁消毒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避免因交叉污染而造成假阳性,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献血者血液在经过ELISA法检测之后仍有传播HBV、HCV和HIV等输血感染性疾病的风险,NAT检测可降低输血传播感染性疾病的风险,提高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
[1] 刘丹.核酸检测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3):3578-3580.
[2] 孙国清,刘春华,樊盼英,等.河南省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1):25-27.
[3] 方奎明,孙昂,吴晓晋,等.血液核酸检测降低经血传播疾病风险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10):1188-1190.
[4] 徐传国.血液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J].现代临床医学,2016,42(6):403-404,408.
[5] 张锋,张琼,林碧,等.血清学联合核酸检测在献血者血液筛查中的互补性[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6,22(3):197-199.
[6] 陈显,胡文佳,黄成垠,等.献血者ELISA检测为灰区标本的确认试验与核酸检测情况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2):198-199.
[7] 戚晓东,臧传帮,宋雪梅.血站酶联免疫检测联合核酸检测降低输血传播疾病残余风险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3):373-374.
[8] 徐光勇,时培荣,鹿文静.典型经输血感染HIV1例[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4,20(8):608.
[9] 张翙.血清学和核酸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乙型肝炎病毒中的应用评估[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9):2931-2932.
[10] 段崎涛,钱惠忠,李玉琪,等.1例HIV低病毒载量窗口期样本的发现及降低血液残余风险的思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6,18(4):335-337.
黄丹(1976—),女,河南漯河人,主管技师,本科,主要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R457.1
:B
:1004-7115(2017)09-01043-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9.029
2017-0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