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2017-09-16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 刘 涛 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 刘 涛 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院
食品安全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在政府部门的大力监管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总体形势趋于稳定,但还是存在一定的违规违法行为。食品检验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是第三方检测机构的生命线,很多食品检测机构由于没有科学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导致食品检验工作出现了很大的疏漏。面对这种情况,食品检验机构急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找出各个检验环节中的质量疏漏,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提升食品检验工作质量。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以供参考。
检验机构;食品检验;质量管理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人们在满足了温饱的基础上,对食品安全与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国环境污染状况逐渐严峻,同时食品原料在产出过程中很难实现集约化,食品生产技术以及环境不甚理想,很多企业为了一己之利,往往会使用掺假制假的手段,危害人们的“入口”安全。食品安全关乎每一个的生命健康,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与控制的重要机构,对维护民生食品安全的底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的食品检测体系成立较晚,在食品安全问题比较严峻的情况下暴露了一定的弊端,成为检验机构当下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1 食品检验机构在食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的质量管理疏漏
1.1 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抽检环节是检验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流程(抽样环节如图1所示),如果抽样环节出现失误,将会严重影响食品检验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但是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由于抽样人员存在不同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以及实操经验等,导致抽样人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难以按照统一的格式与标准填写详细的采集信息,同时很多抽检人员没有形成足够的责任心,不能在后续的抽检工作中持续精进,进而导致个人抽检业务能力差,不能有效的跟进抽样工作[1]。由于抽样的食品分类众多,很多抽取的样品也存在不具代表性以及无效的特征,如果抽检人员不能详细了解抽检的细则方法,就会有极大的概率抽检到无代表性以及无效样品。抽检样品在运输中需要保证不会发生分解、挥发以及变质等问题,但是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抽样样品没有被分门别类的储藏在常温、冷冻以及冷藏的环境中,常常导致采集的样品出现多种弊端。
1.2 样品保存与制备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样品在存储间存储时,基本能够满足基本的储存需求,即针对不同的样品选择不同的存储容器,并确保周围的环境没有污染。但样品在实验室中流转过程中,由于检验机构没有制定完善的流转机制,并且数量较多的实验组在流转过程中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如果工作人员在样品流转过程中不能妥善保管样品,将会导致样品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2]。样品在制备过程中,如果没有依照有关的规定对样品进行全部而是部分的去皮与去壳,将会对食品安全检验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在对样品进行镉重金属检测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样品进行去头足处理,将会导致食品安全检验失去客观性。某检验机构在400例样品抽取过程当中,经统计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问题,见表1。
1.3 实验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实验环节涉及实验室技术、质量管理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等。但很多检测机构的检测环节往往通过日常质量监督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这种质量监督的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化,不能有效发挥质量控制效力。同时,很多检测机构会制定出全年的质量监督计划,对于在过程中发生的临时性以及突发性的实验项目,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导致检验数据结果很容易出现失控的问题[3]。此外,很多检测机构配备的检验设备与仪器的灵敏度与准确性,无法跟进时代的发展,在使用过程中也缺少维护与检查,导致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效果一直停滞不前。
图1 抽样环节因果图
表1 问题统计表
1.4 检验报告环节与检验结果告知环节的质量控制问题
结果报告是检测机构对食品检验得出的最终成果,也是反映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体现,结果报告具有可靠、准确、及时的特征,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作用,结果报告的基本特征很容易受到影响。例如,由于实验室没有足够的试剂储备,延长了食品的检测时间。同时,由于没有完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导致业务在流传过程中不能进行实时的信息查询,导致时间与精力在繁冗机械的过程中严重耗费。由于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检验报告的出具效率异常缓慢。检验报告告知环节中常常出现样品信息输入有误、检验结果有误以及检测数值有误等,在后期追踪过程中由于缺乏专职人员以及完善的工作体系,导致食品检测工作流程出现了不严谨的问题。
2 检测机构食品检验的质量改进措施
2.1 抽样环节的质量改进措施
抽样方案是开展抽样工作的基础工作,抽样方案在制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委托方的具体需求,制定抽样环节、抽样地点、抽样时间、抽样人员分组状况以及根据不同的抽检食品类型进行不同业态的分配,必要时还可以确定交通路线、生产企业信息以及属地监管部门。在规划路线时,需要根据样品的保存期限与冷藏要求等,制定适宜的行程路线。抽样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提升抽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抽样人员需要详实掌握食品安全的相关法规,熟悉样品的随机采样原则以及无菌操作流程,保证样品的代表性与有效性。在开展抽样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抽样文书,其次准备相应的抽样工具以及相应的容器,最后抽样人员需要根据既定的程序进行样品抽样,核实样品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代号、具体类别以及抽样数量等具体内容。
2.2 样品保存与制备环节中的质量改进措施
样品在保存与制备过程中缺乏代表性,将会导致实验结果失去客观性。为了提升样品的代表性以及有效性,检测机构需要设计专门独立的样品保存与制备场所,保证样品的存储与制备的环境不受污染,提升样品保存的科学性。样品在流转过程中的条件不利于控制,极容易影响样品的准确性。因此,检测机构可以梳理样品的流转流程,缩短样品流转的时间,并降低过多参与样品流转的工作人员,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样品领取、组间传递以及保管工作,同时做好相应的领用与流转记录[4]。样品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方式对样品进行去壳、去皮等处理,提升样品制备的质量控制效果。
2.3 实验环节的质量改建措施
在开展实验环节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监管控制,避免质量监管流于形式化。对于容易控制的检测数据,可以通过仪器设备对这一参数进行定期重复检测的方式,分析该数据在检验过程中是否受控,如果数据的变异是由偶然因素触发的,则质量处于可控状态;如果数据出现系统性变异,则表示实验环节中的质量出现了失控的现象。同时,检测机构还需要不断更新食品安全检验的相关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维护检验设备的性能与状态,保证实验环节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2.4 检验报告环节与检验结果告知环节的质量改进措施
针对检验报告以及检验结果告知中存在的弊端,检测机构可以根据自身的检验业务特征,制定完善的实验室信息管理体系。通过高效快捷的网络途径,有效处理食品检验过程中大规模的检验数据,降低检验过程中机械的人力、物力的投入;通过信息化的质量管理方式有效整合样品信息、用户信息、检验数据以及报告信息等,优化人力资源结构;通过降低中间流转的流程,有效提升检验报告的精确度。对于检验结果报错率较高以及后期追踪情况不太理想的案例,可以指派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后期寄送以及追踪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质量管理与控制环节能够无缝链接,提升检验结果的规范性。
3 结语
检测机构的食品检验工作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顺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相关需求。落实与实施食品检验工作,对于实时检测我国食品安全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构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据。因此,政府、外资以及民营的检测机构需要切实加强食品检验中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提升食品检验水准,保证我国的民生安全。
[1]郭洁茹.检测机构食品检验工作质量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150.
[2]董君,王明丽,冯静.浅析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8):116.
[3]马士成.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应该如何科学管理[J].科技展望,2017(9):171.
[4]卢志兵.从GB/T27404-2008探讨食品检验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J].标准科学,2015(9):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