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

2017-09-15陈生龙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15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教学实践

陈生龙

摘要 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开发的方法和教学实践的过程,采用校企合作开发设计课程和共同实施教学,在真实的养猪生产岗位实施“教与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关键词 养猪与猪病防治;中职;课程开发;教学实践;工作过程导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271-02

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是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应用性强、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紧密。根据职业教育改革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要求,在龙岩市农业学校与龙岩双玉畜牧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基础上,改革原有的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将养猪与猪病防治2门课程整合成猪与猪病防治1门养猪综合性课程。根据现代养猪企业人才需求,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及适应现代养猪业生产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宗旨,探索适合农业学校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

1 教学改革的实施背景

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在福建省农业学校的畜牧兽医专业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为了深入探索我校与大型养猪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践机会,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理论内容多而授课学时少、实验实训内容缺乏、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校实训条件不足的现状等,提出了课程改革思路。根据现代养猪生产流程及相关工作岗位要求编排学习情境和教学模块,并着力构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改革对优化和加强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学管理、提高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专门的技能型人才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现将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与养猪企业合作,实施基于养猪生产过程的现场教学研究,以期达到培养农业学校学生的养猪岗位职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教学目标[1-2]。

2 课程设计理念

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养猪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在课程设计时,要突出养猪生产流程中的有关岗位职业技能,改变传统的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二是以真实工作过程为基础。与企业、行业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设计,使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工作岗位要求,教学实施基于企业的养猪场。三是以师带徒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師主要实施岗位理论和技能教学,聘用企业优秀技术员为企业师傅,负责养猪岗位技能操作传授。四是学生以学校“学生”和猪场“学徒”的 2种身份学习,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管理[3-4]。

3 课程开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教学实施目标

3.1 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养猪与猪病防治的职业岗位要求、养猪与猪病防治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标准、养猪与猪病防治的课程教学实施。

3.2 教学实施目标

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现代养猪生产技术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猪场建设及现代养猪生产各工艺流程技术的操作技能和猪场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同时,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作为中心,使学生在职业素养、创业意识、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处理问题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加强和提高。

4 教学内容的编排

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实施是基于校企合作的企业资源,教师现场教、学生岗位练。以岗位工作项目为载体,以现代养猪实际生产工作环节发生顺序设计教学模块,按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技能培养的要求和特点,结合现代养猪生产中的先进技术和猪病防治中的临床经验,优化重组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本课程模块和课程内容,按规模化猪场生产流程的各环节设计教学模块,即配怀舍的饲养管理、产房的饲养管理、保育舍的饲养管理、育肥舍的饲养管理、猪场管理和疫病防治等6个教学模块,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为种猪引进、后备舍的生产与管理、配种舍的生产与管理、妊娠舍的生产与管理、分娩舍的生产与管理、保育舍的生产与管理、育肥舍的生产与管理、猪场防疫与疫病监测、猪病的诊断与治疗、猪场的数字化管理等10个学习情境,建立具有农校特色的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学模式。

由养猪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在养猪岗位工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排序。本课程根据规模化猪场生产各环节来设计学习情境,符合生产实际。从而达到教学内容真实,学习环境真实,同时教师易教、学生易学,企业获得满意人才的效果。

5 涉及课程及学时

养猪与猪病防治2门课程的课程内容由企业和课程负责人共同选取,根据养猪企业的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要求整合成养猪与猪病防治1门课程,在课程设计时立足学生、贴近生产、服务“三农”和“五位一体化”,确定课程体系和内容,使之更符合农业学校办学定位、更符合养猪企业需要、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实现课程目标与专业目标、企业需求紧密衔接,具体学习情境和课时安排见表1。

6 课程教学实施的场所

本次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实施的场所选择龙岩市双玉畜牧有限公司下属的基地猪场。该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种猪生产、疾病防治、饲养管理和养殖场设计规划的现代养猪企业,其校企合作意愿强、专业人才多、养猪规模大、养猪生产流程完整、生产工艺先进,并且可一次性容纳一个班学生。

7 课程改革和教学实施过程

前期进行规模化养猪行业、企业岗位调研,分析岗位技能要求;将养猪生产所需各职业岗位要求作为教学目标,将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设计和制定出养猪与猪病防治的专业核心能力及课程标准;以养猪生产过程安排教学内容,划分为配种、怀孕、产房、保育、生长肥育、后备、种猪选择与引种、猪场生产统计及管理(数字化管理)等环节,并将猪群健康管理、疫病监测与猪场常见病的防治贯穿于生产的各环节;聘请企业技术员作为企业带教教师,学校任课教师全程指导,校企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和学生管理责任;学生按生产环节分组,以员工身份参与养猪生产,定期轮换,确保每个学生在各个生产环节都有参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边学习边实践,掌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既提高了教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变传统的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办法,采用多元化考核模式,将课程成绩分为3个部分:各生产环节的岗位要求分为理论和操作技能部分的考核成绩、工作态度及生产成绩,由教师与猪场技术员共同实施考核。

8 课程改革取得的效果

学生普遍认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知识点和岗位技能易学易懂,通过轮流到每个生产流程,突出技能训练与岗位能力要求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高,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明显增强。通过学习他们基本掌握了猪场的主要生产技术,同时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欲望和意识,增强了创业能力和创业信心。用人单位反馈:对学生各个方面表现均较为满意,特别在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专业技能、敬业奉献精神、专业技术、吃苦耐劳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满意度较高。在团队协作精神、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专业理论基础方面都评价较好。但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能力还有些欠缺,这对学生个人职业发展将产生一定影响。教师方面,通过教改探索并制定了一套符合养猪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9 参考文献

[1] 李彦军,高婕,赵晓静.“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21):155-156.

[2] 邓继辉.高职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2013(12):14-15.

[3] 韩战强,银岭,李鹏伟.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河南农业,2013(10):23-24.

[4] 鲜凌瑾,邓继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开发与设计[J].中国农业教育,2012(6):94-96.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教学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课程标准的开发与研究
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学》课程内容重构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工作过程导向下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