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北地区水稻病虫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7-09-15季元彪
季元彪
摘要 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是保证水稻正常生长的前提,也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保障。本文介绍了皖西北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种类以及主要发生原因,提出了病虫害防治措施,包括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以供广大农技人员参考。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种类;发生原因;防治措施;皖西北
中图分类号 S43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5-0101-01
寿县位于淮南市境内,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属于季风性湿润性气候,单峰型是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特点。寿县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年平均气温14.8~14.9 ℃。寿县农业生产以水稻、小麦、棉花和油料作物为主,兼顾少量经济作物,耕地11.87万hm2,杂交稻产量和面积均达一定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自2000年后,杂交稻平均产量在7 050 kg/hm2以上,最高产量逾9 000 kg/hm2。
病虫害频发是影响水稻夺取高产的一个制约因素,特别是2006—2008年迁飞性害虫的大发生,大大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挫伤了广大农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笔者根据多年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的工作实践,分析了皖西北地区水稻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常见的病虫害
我国有四大水稻生产区,寿县属于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主要虫害有稻飞虱(包括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等。近几年,寿县及皖西北水稻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中等及偏重发生,二化螟中等发生。褐飞虱除了自身产生危害外,还可引起玉米纹矮缩病、玉米粗皮病、小麦矮缩病和水稻纹枯病等[1]。
主要病害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水稻细菌性病害、水稻病毒病。其中,水稻细菌性病害存在偏重流行风险,水稻病毒病轻发。
2 主要发病原因
随着人类工业化的发展,地球—气候系统和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极端天气不断出现,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也不同于往年,广大农业生产者难以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趋势[2],对于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如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过去主要发生在低海拔地区,现在却向高海拔地区扩展。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害发生的源头农业生产者不好掌握,难以开展有效防治,农业部门开展的检测和预报的有效性逐渐降低,给广大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开展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加大了防治难度。
3 主要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一是加强良种选择。可以选择一些抗病虫害的品种,如转基因水稻品种,或者抗稻瘟病、稻曲病和黑条矮缩病的品种;二是为了有效缩短水稻的生长期,在水稻播种过程中,要合理进行水肥管理;同时对季节性病虫害进行防治,要定期观测病虫害发生情况,一旦达到防治指标要求,要尽早采取防治措施[3]。三是合理调整水稻品种布局和耕作制度,避免混栽,水稻成熟期和栽秧时间差异不宜太长,尽量错开稻螟虫危害期和危险期。四是为了提高水稻的生长水平,在对水稻灌溉过程中,可采用返青期深水、分蘖期浅水、后期干湿交替的水浆管理原则。另外,在水稻栽培过程中,可采用宽行窄株栽培方式,减少因通风不畅、管理不善等原因产生的病害;通过对病虫害发生时间的分析,可以适当推迟栽培时间等[4]。
3.2 化学防治
现阶段,加强病虫害防治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化学防治,如何合理、安全、高效地使用化学农药,是摆在广大农业工作者面前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因此,需要对水稻生长各个时期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分析,确保合理利用农药,减少滥用农药对水稻生长和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稻曲病、纹枯病应该选用井冈枯芽菌、苯甲丙环唑等防治;水稻稻瘟病可以用三环唑、稻瘟灵等防治;稻飞虱可用吡蚜酮、噻虫胺、吡虫啉和噻虫嗪等防治。同时,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农药相互搭配,从而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3.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利用器械对水稻田中的病虫害进行驱赶和杀灭,如可以利用电流器械和光谱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进行有效驱赶;播种前进行温水浸种,可以有效消除寄生病菌,大大提高种子发芽阶段的抗病虫害能力[5];利用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在晚上利用灯光进行捕杀。但是物理防治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可以与化学防治技术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从而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3.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害虫的天敌,如稻螟赤眼蜂、二化螟绒茧蜂、稻纵卷叶绒茧蜂、稻虱缨小蜂或小黑蛛等开展以虫治虫。
4 参考文献
[1] 任竹.2015年安徽省水稻主要虫害的识别与防控[J].农业灾害研究,2015,5(11):1-4.
[2] 徐建信.浅谈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术措施[J].南方农机,2016(12):53-54.
[3] 许国华.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巧[J].农民致富之友,2016(19):45.
[4] 邹前锋,杨晓晖,彭杨,等.浅谈如何提高水稻病虫害防治效果的技術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18):18.
[5] 彭玉仙.生物农药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应用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2015,9(36):47-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