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理性思考

2017-09-15苗永锋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基本问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苗永锋

【摘要】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语文写作教学的成就斐然。当我们重新审视新课改带来的教育成果时,我们不得不赞赏教育改革者的勇气和胆魄。写作教学模式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然而,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重新审视,需要教育工作者理性思考。本文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出发,理性分析现阶段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并且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基本问题;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2016年,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在上海语文学科教师座谈会上说道:“语文科学教育的发展前途在何方?这是值得所有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识字、阅读、交际、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写作是語文教学体系的主要板块。对于中学语文教师而言,如何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构建有效的语文写作教学体系,是现阶段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要想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教师从实践出发,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然而,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模式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关系没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问题还没有解决,教学方法也比较僵化。我们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二、语文写作教学的现实问题思考

(一)语文写作教学目标与新课标的多层次目标相背离

语文写作的目标是什么?很多教师和学生都认为是为了能够在语文考试中拿到高分。而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目标体现多维度的特征,从学生发展规律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模式探索。然而,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中学语文的目标层次比较单一,语文学科的知识内容缺乏灵活性,很多语文知识和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语文学科的知识性目标成为语文课堂的主要内容,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中学生而言,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会有差异,学生的能力层次也具有多层次的特点。学生的发展性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要设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不能用单一的教学目标限定学生的学习活动。然而,传统的“一刀切”式语文课堂不能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虽然新课改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语文学科教学方法的发展模式仍然比较单一,语文教学目标也缺乏针对性,这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教学活动的主角问题

教学活动的主角是谁?如果从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角。然而,语文写作教学没有认清这个问题。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没有认真贯彻新课标的理念,课堂教学的模式仍然比较单一。例如在语文写作活动中,教师都是运用“分析范文”的方法进行授课。教师讲解写作手法、技巧、修辞等内容,学生被动地记笔记。这种课堂教学方法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其实是大同小异,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激发。在这种教学关系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高,写作热情也很低。

三、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策略思考

(一)回归写作本身,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口”

魏书生说:“写作是自我倾吐。”在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困境,那就是“空话套话”的现象非常普遍。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写作教学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性,语文知识、文学知识、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长期的锻炼,才能够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从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探索,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角度进行改革探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写作活动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例如在议论文写作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写作。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个现象或者事件进行分析,学生能够得到很多不同的观点。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用文字写出来,通过引导,学生都能够很好第进行写作训练。

(二)兴趣激发,解决学生“不愿动笔写作”的问题

很多学生表示,自己讨厌写作文,甚至不愿意动手写作。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的全面认识。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基础目标,创设有生活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要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中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实现语文写作教学目标的途径也非常丰富。那么,教师就要积极探索,关注学生,立足于语文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创设具有引导性的教学情境,开展引导性的教学活动,突出语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全面认识语文学科的各方面知识。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写作。

例如在进行“读(观)后感”的写作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视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观看一些有意义的影视作品,如播放经典电影或者精品纪录片,并且引导学生进行观影阐述和探索,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兴趣非常高。看完电影之后都能够从一些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对写作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积极性更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写作的多层次目标无法在课堂中有效实现,学生的写作主体性没有得到保障。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写作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当我们重新反思这些年在写作教学中的探索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我们要保持理性的思维状态,看到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弊病,砥砺前行,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敢于写有自己风格的作文,引导学生愿意写作文。

参考文献

[1]李金刚.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提高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2]张菊梅.刍议新课改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J]. 中学教学参考,2012(3).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基本问题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浅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项目引领教学中基本问题的确定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