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鹿邑太清宫(老君台)建筑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的研究

2017-09-15贾柯

魅力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历史文化

贾柯

摘要:鹿邑是老子的故乡,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这里涌现了无数赫赫有名的道教人物,同时也有众多的道教道观、道宫,其中最出名的、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太清宫与老君台,他们不仅是老子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是老子为华夏文明发展遗留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鹿邑;太清宫;老君台;建筑特色;历史文化

引言: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老子思想更是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与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产生了生源的影响。因此,本文将针对老子的故里,鹿邑太清宫与老君台的建筑特色及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研究。

一、鹿邑老子太清宫与老君台的建筑特色分析

(一)鹿邑老子太清宫建筑特色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小城的东面5公里处的太清宫镇东北角就是老子太清宫所在地,在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太清宫俨然成为了全新的名胜古迹。

太清宫在太清宫镇的隐山之上,是东汉桓帝在165年初建,建成后被命名为“老子庙”。时至唐高祖629年时,李渊将老子追认为李家始祖,并将老子庙定位太庙,然后大兴土木扩建老子庙。到666年,又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时至唐玄宗时期,老子被加封为“高上大道金阔夭皇大帝”,并将“紫极宫”改成“太清宫。”

太清宫由前后两宫组成,距离不过几里远,以“清静河”为分界线,并跨河而建会仙桥连接两宫。前宫与后宫分别住着道士与道姑,前宫面积为720亩,共有600多间楼台殿阁,并有耸立的午门与平坦、笔直的大道,进入院内后,可发现七元殿、南斗殿、清静阁等建筑都以太极殿为中心而建。太极殿里面立有老子雕像,殿前铸有八卦炼丹炉一鼎。大殿两侧各有一根铁柱,名曰“赶山鞭”,寓意是老子任柱下史的标志。在院落之内有老子亲手栽植的古树汉柏。在大殿东侧建有“九龙井”,且院内碑刻如林,给人一种庄严之感。

在太极殿之前立有两颗古老的柏树,相传共有八颗,株株相对,均为老子亲手栽植。而太极殿前的两个实为丹桂,且有2500多年寿命。由于八颗古柏是老子亲手栽植,又在认老子为祖的李氏王朝宗庙之内,所以各朝代的乡绅贵族、大小官员在参观太清宫时都会赋诗一首,描绘古树。由于西边柏树瘦、东边柏树粗壮,且旋转方向和阴阳鱼旋转方向一致,所以神颇具神秘感。玄宗皇帝为此专门下诏:“瑞木表灵,奇文自现。用彰大庆,以福洪图。配五德于易经,迎万叶于休运。宣城告谢,仍付史官。其桧片藏于内库,兼赐诸王宰辅及道众。”在此诏书中,玄宗称祖庭这几棵桧树为“瑞木”,下令将桧片在皇宫内库收藏,并赏赐诸王及宰相大臣和道众品尝。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也就這几棵桧树下过《玄元庙枯桧再生敕》。[1]

陆游在生平游历太清宫时,就描述到:鹿邑“太清宫多桧树,桧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问,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微带苦。谓之桧花蜜。”《唐书》、《宋史》等正史,并且经文献查询、地方史志翻读发现,此处柏树乃是最古老之树。[2]这两棵高耸入云的柏树,虽然高度一致,不过西侧的却呈现扭结上耸、盘旋而上的形状,看似干瘦无力,但是每年都有新枝长成,被称为一绝。

老子对阴阳之道颇有见解,所以院落内气场极强,两株古树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这两株大小不一的古柏实际上就代表、印证了老子对立统一的思想。经实地观察,可以发现树枝的年轮与阴阳鱼形态十分相似,又由于两株古柏存活时间与太清宫一样久远,所以深受游客敬重。

太清宫内的另一大建筑特色就是望月井,每当八月十五月圆之夜到来的时候,望月井的正中间就会出现明月的倒影,而方圆几里之内的井内是没有这种景观的。望月井由石头雕砌而成,在远处20米左右还有一座牌坊,这是台湾同胞为表示两岸同祖而修建的。

(二)老君台建筑特色分析

首先,老君台在鹿邑的东北角,传说是老子修仙得道之后飞升的地方,所以也叫作“升仙台”。老君台台高13米,台上面积706平方米,全台以古式大砖堆砌,利用24个平面围成了一个底面稍大的圆柱形,在台子上部有围墙环绕,且有三间正殿,其中东西各一间,而正殿则是古老的古硬山式出厦建筑,在店内立有老子2米高铜像一座。在大殿门口的东西方向,各镶嵌短碑一座,上书“道德真源”、“犹龙遗迹”,山门内东侧有铁柱一根,高七尺,径七寸,突兀而立,古色默然,山门下有青石台阶三十二层,加上正殿下一层,恰为三十三层,以符老子飞升三十三天之说,可惜在“文革”期间铜像、铁柱被投炉溶化,大殿上的古色古香装饰被毁,围墙、台阶,也未幸免。[4]

老君台建筑群十分庞大、宏伟,占地面积多大鹿邑县1/4左右,且在台前500米之外有撑船庵和几十间庙宇,有陈传亲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及福寿二字碑刻。老君台前东西两侧有“天齐庙”、“三官台”、“孔子问礼处”、“赛叔隐居处”、“老子故里”等古碑。庙门南边,靠东西大街,有一座砖碑坊,高十余米,四柱三门,正门上方镌有“众妙之门”四字。门两侧砖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地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5]

鹿邑是老子的家乡,道教的圣地,这里有历史上修建的无数道教宫观遗迹,也出过很多赫赫有名的道教真人,随着国家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这里俨然正在逐渐的重新成为道教发展的中心。

老君台在建设中,主要以南天门、中楼、太白殿、三清殿为中轴线,二者相互对称,浑然天成。从东门而入,门上写有“全真观”三个大字,在大门之上书写有“东鲁圣人投向吾门问至道;西域佛子曾来我处悟真空”的山门联语。通过东门向南走,就可以到达南天门,南天门由砖石构建,形如圆穹,代表天圆地方。进入正殿之后,第一眼就可以看见“太白殿”,其左右两侧分别是东西丈武楼。经中楼而去,就可以看见三清殿,店内有老子81图,图画活灵活现,宛如活物。正殿殿门有一联: “一本宇宙观奠定我国传统直觉思维方式认识昭千秋九州士子深山幽壑访公庙;两篇道德论阐明天地万物起源变化原理学说闻中外四海游客白云清风探君台。”与大殿相对的中楼底层为“斗姆阁”,中楼上层北为“观音楼”,南为“玉皇阁”,中楼两侧为东西祠堂和东西陪殿。观院的最北端为9间陪殿,中间为“五老殿”,东边为“三姆殿”,西边为“三官殿”,映衬着中间大殿更加雄伟壮观。[6]endprint

二、鹿邑太清宫与老君台的历史文化内涵分析

(一)老子文化属于国家命题

老子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他不仅代表了精神、文化符号,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异常。何谓“老子文化”?这是一个需要学术界定的命题。我认为它应该涵盖老子著名的宇宙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对于天、地、人的论述,以及以上诸方面所蕴涵的文化元素,更囊括老子的文化思想、文化成果和人文遗产等。[7]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那时候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老子的文化思想就是在哪个时候形成的,因此它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时长河的冲刷,老子文化不仅耀耀生辉,还必将继续引领华夏儿女向前奔跑。所以,老子的精神、思想以及遗留的太清宫、老君台等文化古迹,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这对提高全民素质、建设精神文明家园等具有积极帮助。

由于鹿邑太清宫与老君台是老子文化的发源地,所以他不仅迈出了原有纪念、研究的局限,也打破了传统政治理念的条条框框,与“以人为本”观念遥相呼应。其次,对太清宫及老君台建筑中所体现的老子文化、内涵的深入研究,也是对老子文化价值的升华。最后,做好太清宫及老君台建筑特色及老子文化的分析,不仅响应了国家大力发展文化的倡议,还可以帮助群众脱离神化老子的传统思想误区,有助于人文理念与传统历史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与研究。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称:“豫,象之大也。”黄河流经豫地,它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而老子文化则是黄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的核心文化是古代文化,而中原古代文化的灵魂正是老子文化。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和谐社会、法制社会、特色社会的建设,所以我国已经开动了文化复兴的列车。因此,合理的运用老子遗留的建筑文化、发掘太清宫与老君台的文化内涵,打造老子文化品牌,有助于加快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步伐。[8]

(二)鹿邑太清宫与老君台是老子的重要文化遗产

老子文化深受民间文化的影响与熏陶,老子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形成中,对民间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无论是民间的信仰还是习俗,我们都可以看见老子文化的身影。由此可见,老子文化更古通今,耀耀生辉。

首先,分析民间传说。鹿邑民间和老子有关联的传说多大百种,比如老子出生、老子送挽联、赶山鞭等等,经过专业人士的收集与整理后,已经相继发布了《老子的传说》、《青牛演义》、《老子传奇》等多对国内外具有深远文化影响的书籍。

其次,分析民间信仰。鹿邑民间的老君爷崇拜和信仰由来已久,老子神的职能非常突出,他是民间信仰的大神,同时又是行业神,是窑匠、铁匠、矿主信奉的神。民间信仰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拜四方,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人们对老子、老君爷的崇拜,意在从中求得心理的平衡和精神的寄托。[8]

然后,说老子的生日祭拜。皇家、宗族、道教、民间祭拜等都是老子生辰祭拜方式。皇家祭拜主要由建造庙宇、以礼祭拜、研读《道德经》等形式组成。皇家祭拜主要从李唐王超开始,并一直延续到现代。道教祭拜则产生在汉代,并经过千年传承后,已经形成完备的祭拜礼仪及模式。其中不论是皇室还是民间,祭拜的时间都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五日。

最后,说老子的庙会。老子庙最早出现在汉朝,经过时代的变迁,进入李唐王朝之后呈现鼎盛之势、在唐高宗李渊武德三年的时候,将老子庙定位李唐王朝的太庙,并大兴土木,建设宫殿,给予帝王待遇。为了使老子庙香火旺盛、获得百姓的注意力、提高老子庙的影响力,唐王朝地方政府开始号召基层群众在每年农历的二月十五~三月十五之间为老子与其母亲的寿辰进行纪念,其活动形式被称为描绘。到了唐高宗、宋真宗、宋徽宗时期,几位帝王都曾亲身拜祭过太清宫老子,同时也更加重视太清宫的扩建与修缮,从而实现提高太清宫地位的目的,这位推动老子庙会及文化的传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是,到了清王朝之后,祭拜之风每况愈下。但是,我国在2006年重新开启了老子庙会,为老子文化的传承提供契机。

(三)太清宫与老君台内涵文化的保护与弘扬

首先,鹿邑地方政府要积极的整理资源,将优势全部发挥出来,实现老子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同步保护与发展,激发老子文化潜力。①积极开发地下资源。地方政府要对太清宫原址实施有效发掘,复原历代太清宫宫殿的遗址面貌,通过对发掘文物、建筑形式、样貌的研究,深度开发太清宫个与老君台的历史文化价值。②做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当地政府要积极的对老子太清宫、老君台等地进行修缮、复原,并通过建立景点的方式吸引各地游客及道教人士,实现道教文化自身及和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平等交流、互通有无、相互学习、传播的目的。③应强化文化交流与文化资源整理强度。当地政府要利用太清宫与老君台的文化号召力,邀请著名道教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及研讨会,并通过与不同宗教、民族的文化交流,做好道教老子文化的阐释分析与传播。

其次,要开发产业、为发展谋服务。鹿邑县要通过历史文化资源的整合,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是注册老子文化、民间文化开发系列商标、网络域名。向工商局申请注册关于“老子”、“老子故里”、“真源”、“太清宫”、“明道宫”等48类、566个商品、服务项目。二是合作开发民间文化旅游纪念品、工艺品,为民间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成立了老子文化艺术团。创办大型老子拜祭大典与文化表演活动。四是积极开发与老子文化有关的杂志,比如《华夏李氏》、《太清宫文化发展》等,从而为弘扬、传承老子文化铺平道路。[7]

然后,要增加影响,改善形象。为了让鹿邑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鹿邑,在对老子文化、民间文化的开发保护与弘扬方面借“力”借“智”,积极运作。一是举办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道教领袖等参加文化活动。二是举办李氏宗亲寻根拜祖联谊活动。通过要求全世界近万名李氏宗亲来鹿邑举行宗族联谊活动、观光活动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太清宫、老君台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实现老子文化的傳播与弘扬,从而进一步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三是,积极创办老子生辰祭拜大殿、老子庙会、太清宫专项游览等活动,传播老君台与太清宫建筑文化特色及内涵。[8]

结束语:鹿邑是老子的故里、是道教文化的发祥地,而太清宫与老君台更是与老子参禅悟道息息相关之所。这里的建筑不仅继承了各时代的历史建筑特色,更是老子文化内涵的延伸与表现。所以,身为华夏子孙,在缅怀与追思老子的同时,更要做好太清宫、老君台等建筑特色及文化内涵的本质研究,从而实现继承、传播、弘扬老子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金莲正宗仙源图讃》碑文与明清全真道宗派“字谱”[J].郭武.世界宗教研究.2017(02):83-93

[2]早期全真道史料[J].王宗昱.中国道教.2002(05):29-30

[3]论全真道的身体观及其与儒佛身体观的比较[J].周建强.华夏文化.2016(01):9-11

[4]全真道与老庄学研究的突破与展望——第三届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要[J].刘固盛,王悦迪.世界宗教研究.2016(04):189-190

[5]老子研究在德国——德国首届国际老子研讨会开幕词[J].渥法特,魏建平.中国哲学史.1993(03):39-42

[6]鹿邑县太清宫和老君台[J].中国道教.1989(04):45-47

[7]中原名胜──老君台[J].完颜勇.中州统战.1998(03):1

[8]老君台谜底溯源[J].张天兴.中州今古.2003(03):65-66endprint

猜你喜欢

历史文化
辽阳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思考
中学校园景观设计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湖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刍议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城市化下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共存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