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元图》与《创世纪》
2017-09-15郑朝阳
摘要:宗教本身就是在对人的本质进行剖析和认识,这与艺术的内在有着共通之处。而绘画是艺术的重要部分。无论是说宗教在中西方的绘画史上,还是绘画在中西方宗教史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本文就从宗教壁画《永乐宫壁画》和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着手,比较探索中世纪的中西宗教的艺术思想、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朝元图》;《创世纪》;艺术表现;比较
宗教一词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出现的术语。中国古代宗教与当时的传统文化、哲学派系、宗法制度相互渗透融合,没有像西方国家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清晰、独立。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中国不可能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家。[1]道教是真正意义上中国传统宗教。西方的基督教在西方的地位一直是非常神圣,凌驾于王权统治之上的,而且中世纪的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对宗教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中世纪的中西方宗教壁画在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
一、中国道教绘画的发展及永乐宫《朝元图》的绘画特点
中国道教绘画大约产生在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迅速发展。早期的道教绘画以宣传道义为主,发展到宋代之前,道教的人物画已经成熟,后来又吸收了宋代山水花鸟画的技法,将道教绘画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其中,永乐宫壁画则是保存最为宏伟的道教壁画。
永乐宫位于山西省,永乐宫原本是纯阳观,金、元时期道教得到统治者的利用和支持,就在宋吕祖祠的基础上扩大重新修筑,相传这里是八仙中的吕洞宾的诞生地。永乐宫主要由五座建筑,从南向北依次是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壁画布满了四殿,三清殿和纯阳殿的壁画尤为精美。三清殿是主殿,供奉道教的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的神堂。壁画其主要内容是诸神朝拜道教始祖元始天尊,是道教壁画中的传统题材《朝元图》。这幅壁画是河南洛阳普通画工所作,以三米多高的南极、北极、东极、玉皇、勾陈、木工、后土、金母八个帝、后像为中心,按对称的仪仗式排列,大约有三百个天神地祗,人物虽众多但排列有序,毫无杂乱感。他们的神态不尽相同,但又生动传神,跟现实中的真人的情态相似,而且其中除了汉人、蒙古人、色目人的形象外还有中亚人、西南亚人和欧洲人等模样。在人物的形象绘制和整体的布局风格上,看得出是唐、宋的艺术特点,既雍容博大,又带有秀丽清新。在色彩的选择和运用方面,以重彩勾填法,石绿、石青为主色,白色和其他单纯色间隔,既有点缀感又显得淳朴、庄重。这幅《朝元图》不仅是展现道教文化的发展,还反映当时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版图的空前扩大。《朝元图》的绘画旨在展现对神灵的崇拜,希望能得到神的庇佑,同时看出当时人们对神仙世界的美好构想。
二、西方基督教发展以及西斯廷教堂《创世纪》的绘画特点
由于西方与中国人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和精神的不同,使得中西宗教艺术思想及表达风格上有异同。在西方,基督教是最大的宗教,他宣扬的是一神、一主、一信、一教的信条。上帝的言行像一把人生观、价值观的标尺一样规范着信徒。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冲出封建和教会的压制,这并不代表西方的人们否定宗教,只是发扬基督教的合理思想。“进行了在宗教范围内揭示人文主义的某种尝试……力图创造出可以和人文主义理論共处的新的宗教思想。在基督教人文体系中,基督是作为民族平等的思想的代表者,作为内部统一的原则出现的,这种原则使无限和有限可能相互接近,甚至部分的等同起来,从而奠定了建立于文艺复兴时代的新的理性形式。”[2]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摒弃古板、没有情感的宗教画风,将人本真的情感投注到画作中,使得绘画艺术充满生机。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基督教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表达的一次变革与突破。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就是最具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特色的壁画,也是美术史上伟大、精彩的壁画之一。这幅巨制是以圣经《创世纪》为主线,用九幅连续绘画组成:《神分光暗》、《创造大地和水》、《创造日月、草木》、《创造亚当》、《创造夏娃》、《原罪·逐出乐园》、《挪威献祭》、《洪水》和《挪亚醉酒》。整幅壁画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且刻画的饱满、震撼。米开朗基罗用宗教的题材表现人的重要性,赞美人心灵与肉体的美。在他的笔下,耶和华虽已年老,但仍激情洋溢、充满创造力,创造草木、鸟兽等万物。《创造亚当》中的亚当是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的形象,将普通青年的朝气、斗志和力量一并赋予给亚当,这也正是贯穿他整部创作的思想意图。其中耶和华的形象也是被塑造成普通的智者形象,作为一名虔诚基督教徒的米开朗基罗,将人的美与神灵相结合,打造出充满人情和现实的宗教世界。
三、中世纪中西艺术思想及表现的异同
永乐宫的《朝元图》与西斯廷教堂的《创世纪》各自代表中西方中世纪宗教壁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特点。这两幅出色的壁画在人物形象的描绘和神态的刻画上,都是取材于生活中的人物,神态动作迥异但形象生动,将人物的心理细数展现。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是中国元代时期的上乘之作,艺术价值颇高。元代时期承接唐宋的高超的绘画技术和表现风格。当时的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但对其他宗教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并且由于元朝横跨欧亚宗教的多元化,再加上自唐宋以来佛、儒、道三教交流彼此加深,使得当时的道教壁画含有一点佛教等其他宗教的风格,我们可以看到画中女子的神态与敦煌壁画中的女子颇为相似,体态丰满,眉眼之间颇有大气端庄之感。
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他的创作主要通过展现人体的力量美,体型的优美来表现人性的光辉。画家不再延续以前基督教绘画的呆板、虚无的样式,而是将宗教神灵带有现实色彩和人的情感。这个时期画家画风的激情与张扬,正是表现出西方人强烈的利己竞争意识。中世纪的中国还处在封建时期,而西方在文艺复兴所倡导的自由、平等、人权的激发下即将要从封建时期步入资本主义阶段。所以《朝元图》的艺术思想还是建立在封建思想的基础上,没有对人性美做过多描绘,它的艺术思想重点表现对神灵的崇拜和服从。中西方宗教壁画的艺术表现的差异还在于中西方人的思维逻辑方面。中国人偏向于直觉,追求一种意境和感觉;而西方人则是具有一种很强的推理认知,追求形象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张育英:《中西宗教与艺术》,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
[2]罗亚·泰那谢:《文化与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9
作者简介:郑朝阳(1992--),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山东艺术学院2015级艺术学理论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鉴定与保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