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7-09-15宋其煌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宋其煌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发展智力、增强语文素养。本文结合平时语文教学实践,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探究和创新着力,阐述语文教学策略,促进学生成就语文学习中“最好的自我”。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成就学生语文学习中“最好的自我”,传统语文课堂学习模式束缚着学生探究和创新思维,不仅容易挫伤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影响学生个性发展。为此,语文教学要通过教学课程设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语文学习兴趣与适合个人特点的自我学习路径。

一、引导学生习惯性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学习能力培养不仅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办学思想,而且是信息知识时代的一个永恒课题。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下,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主流。如何让学生在海量信息里汲取知识营养?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思并努力解答的时代命题。

一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获得新知识。语文知识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中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习为学生奠定着重要基础,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主体角色,既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让学生自己有能力获得新知识,对学生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原动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唯书至上的教学方式,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习讨论,挖掘学习潜力,让语文课堂在和谐氛围里激发学生探究心理和学习动机,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新思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设置疑问,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擦出新思维火花,获得学习自信,建构自我学习思维定式,促成学生养成“我能学”的意识习惯。

二、启发学生习惯性自主学习语文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作为教师,要通过引导得法,引导得当,让学生自己真正去读,去读出疑问,并在相互交流探讨中解决疑问,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

一是加强课文预习,培养理解能力。导入新课前,落实有效的课文预习环节,既能提高教学效率,还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针对学生对预习课文作业不够重视的情况,通过学习合作小组,对学生预习课文内容进行互查,收集学生对新课内容的疑问。并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分析题意、学习归纳、增进理解,教师则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进行引导,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二是加强朗读训练,培养阅读能力。学生习惯性自主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质疑和解答习惯,阅读作为语文知识吸收过程,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既可吸引学生关注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在感受课文情景中激发兴趣,更对阅读产生的疑问有个思考过程,再经教学后的疑问解答,无疑会把学生思维向纵深拓展,深层次思维活动将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度理解,加深认识。

三是加强教学设计,培养创新能力。语文教学堪称个性化艺术创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是一种再创造过程。因此,教师应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如依据课文内容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自由想象,让学生在创设的课文情境中延伸自主思维,创新、拓展对课文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学好语文知识。

三、培养学生习惯性自主学习语文的学习策略

要使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保持下去,成为一种习惯,关键在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调动学生学习欲望,发挥其主体角色作用。

一要变教学为导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变换课堂教学方式,如把课文内容分解成大小不同的问题,因人施策,让学生来回答。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教材,自做读书笔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学课本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观察问题能力,养成学生探究语文知识的习惯。

二是变被动为主动。语文课堂教学基本运作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提示作者情感,安排学生阅读,并把文中佳句找出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甚至背诵。这套教学方法让学生课堂上较被动,基本没有自主学习权。为此,教师要拓展课堂时空,以课堂讨论题目的设计调动学生参与,以编排课文情景的方式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激发自主意识,并转化为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体验习惯。

三是变苦学为乐学。应试教育下,学生较难轻松地面对学习,快乐地接受知识。对此,课堂教学应注重技巧性,大致通过知识积累、能力培养、应试(或应用)技能技巧三段教学,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相长,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学习潜能,使学生掌握课文内容时,提高思维能力,感受到学习乐趣,养成创新学习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习惯性自主学习语文,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注重培养策略,做好课内和课外紧密衔接,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课堂,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语文、使用语文。

参考文献

[1]肖啸空.自主学习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探析[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1).

[2]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4).

[3]高长梅.试论语文课堂中的自主学习[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3).

[4] 韩立敏.论自主的學习者[J].开放教育研究,2001(6).

(编辑:龙贤东)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培养策略语文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