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体育消费对其产业带动效应研究

2017-09-15孟涛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体育消费体育产业

孟涛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体育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体育消费的内容和层次上不断发展。体育消费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潜在动力,对于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效应。体育消费的层次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围绕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效应,分析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体育消费市场的未来走向,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体育消费 体育产业 带动效应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体育产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市场也逐渐从原先的零星单一逐步向现代体育产业化发展过渡。当前,体育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体育场馆、体育竞赛、体育产品为主体的新兴产业体系。尽管我国体育产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就,体育消费规模、体育消费数量、体育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体育产业在整个国家产业中的比重还比较小,体育产业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还不够大。

围绕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分析

第一,体育竞技表演业。当前,我国居民体育消费仍然是以实物型消费为主,在观赏型体育表演方面消费比较少,尤其是体育竞技体育表演消费在数量和金额上都相对较少。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体育产业中体育竞技表演发展水平比较低。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居民对于体育表演、竞技表演的兴趣还比较小,认识不足。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举办国际赛事的次数和规模也在不断增加。这为我国体育竞技表演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

第二,体育健身业。体育健身也在我国居民体育消费中占比比较高,主要是将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作为体育健身行业的发展目标。同时,居民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比较浓厚,体育健身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体育产业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民对于健身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不仅有力地拓展了我国体育健身行业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增加了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消费需求,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增强我国体育健身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体育场馆业。在我国体育消费中,体育场馆业的消费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一般情况下,我国居民在体育场馆的消费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收费性锻炼健身场地、体育馆、游泳馆、健身馆消费以及体育竞赛观看场地等。同时在体育场馆消费方面,我国消费居民一般都在30-40岁左右,大多数体育场馆消费居民在体育健身方面也消费比较多。伴随着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理念和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居民都愿意依靠专业体育场所进行体育锻炼,这也使得我国体育场馆业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体育场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管理实践上,比如北京奥体中心、上海游泳健身中心等在场地方面都具有比较可观的营业收入。

第四,体育传媒产业。体育传媒产业主要是依靠网络、报纸、电视等传媒途径,向消费者传递和展示体育消费信息,通过获得广告费以及赞助费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体育传媒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购买体育杂志以及观看体育电视节目等进行消费。我国消费居民在体育传媒产业的消费方面,主要是集中于体育频道、奥运频道等。在奥运会期间,越来越多的居民都通过订阅奥运手机业务,及时掌握和了解奥运会比赛赛程以及比赛动态。奥运会广告费用正逐渐成为奥运期间体育传媒产业的主要广告收入。与体育传媒产业相伴随的是体育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和升级,体育旅游也已经逐渐成为体育产业中的一个新的发展点,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重要休闲方式。

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分析

我国的体育产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全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已经高达4000亿美元,并且增长速度比较快,保持在20%左右。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中GDP中的比重居于1%到3%之间。除此之外,发达国家体育产业的年产值在十大产业中也位列其中,这与我国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了比较大的反差。我国的体育产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比较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增长规模而言,依然是滞后的。当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年营业额为2000亿元左右。根据我国体育总局的体育发展规划,我国体育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步达到1.5%。由此来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仍然比较大。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体育产业消费的潜在人群比较多。尤其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调整优化,群众消费内容和层次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文化产业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需求的层次和内容也在不断提升。当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约为1/3,这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此看来,我国未来服务业增长潜力比较大,而作为新兴服务业的体育产业,应当在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应当围绕我国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的产业升级,为我国体育产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创新管理模式,积极引进新的服务方式,增强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活力。在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服务理念及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本文记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相关率变量为F,体育产业发展比率变量为C。根据增长效应理论,体育消费对于产业发展的影响存在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产业发展。因此,本文在构建模型时不仅包含金融相关率的一次项,还纳入二次项,构建模型为:

C=α+F*β1+F*β2+εt

其中,α、β1、β2为待估计参数,εt为随机误差项。

一方面为了有效防止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线性关系,提升回归结果准确性,需要对样本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可以发现,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关系,能够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体育消费跟体育产业之间的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即提升体育消费水平,能够有效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增强体育产业的发展活力。在我国,体育产业相对于其他传统产业属于比较新兴的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國家投资作为主导,在这一主导下,体育投资和体育消费所产生的需求持续性比较强,同时这一持续性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对于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能力,提高我国体育发展的科学性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endprint

由于体育投资和体育需求具有当期供给、下期需求的特点,因此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最终需求。这一需求特征对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长期稳定增长都具有积极作用。要求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能够完全依赖于政府的支出,而是应当借助于自身体育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积极拓展体育市场,逐步恢复和增强自身市场经济活力,通过挖掘潜在的体育消费水平和需求能力,借助于体育消费水平的提升,实现需求的有效带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供给、需求、消费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轨道化和科学化,依靠体育消费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实现公众满意,并在此基础上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消费需求。

相关建议

对于体育产品的开发和营销,要强调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推动体育产业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并且在体育产品的开发上还应当注重销售对象的层次性,要满足不同类别、不同特点人群和不同年龄人群的消费需求。通过对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细化,有效锁定体育消费群体,将体育竞技表演市场和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作为体育营销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发展体育咨询、体育指导、体育用具、体育娱乐健身等方面的内容,拓展体育彩票、体育旅游、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等。通过建立健全体育技术、体育资金、体育人才、体育信息等相关的市场要素,进一步培育新的体育消费热点,增强体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进一步鼓励体育产业多元化经营,体育产业的参与性比较强,具有较高的感召力、社会性和亲和力。同时在消费过程中,立体性比较强,受众面比较大。因此,发展体育产业应当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增强体育产业发展内在动力。通过鼓励和引导社会各行业以及各方面资金参与体育市场的开发和投资,准确把握市场中人群对消费体育消费的爱好和专注程度,提高体育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积极挖掘和创新体育产品创意,完善服务理念、服务方式,为居民提供多元化、良好的体育消费环境,切实提升居民体育消费的兴趣和关注度。通过提高体育消费水平,拉动体育产业发展,切实增强体育产业发展的潜在活力和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郑鑫.中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4(6)

2.周红梅.中国体育产业现状与对策[J].当代经济,2013(21)

3.张兆发,刘彩惠,虞英.浅析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体育消费需求的影响[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1)

4.汪文斌.联盟互动借船造勢打造网络新媒体传播平台—央视网奥运报道之回顾与思考[J].电视研究,2012(12)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消费体育产业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探析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我国老年体育消费述评
加强体育产业法治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关于中国体育产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思考与对策
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6-2008年体育产业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