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7-09-15应和平

课外语文·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创设教学法课文

应和平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改的重点内容之一是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情境教学法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学语文

【总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及其理论依据

情境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教学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引起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并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课堂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同,情境教学法包括诸多表现形式,如角色扮演、诗歌朗诵、音乐赏析、电影鉴赏等。众多研究表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以来,这种方法被广泛地学习和使用。

情境教学法不是凭空臆造的,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愉快的情绪体验能促进个体智力的发展,而情境教学法要求创设的情境一定是轻松愉快的。其次,情境教学利用了反映论的原理,创设情境的直观性能增强个体的直观认识。总而言之,这一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模式,虽然这种形式的课堂能达到知识传授的效果,但因为缺乏师生之间的多项互动,使得课堂枯燥乏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利用丰富的视听说形式,能加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难以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同一反复的事物上,而情境教学法恰好能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增强集中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通过增强直观感受改善语文学习效果

情境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创设的情境具有直观感受性。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对于小学生而言,像语文这种语言类的科目,若只是着眼于书上理论知识的教授,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而创设具体的、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就可以增强直观感受,从而促进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理解,最终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三)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情操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知道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来达到情感的升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这一目标要求的。情境教学法的本质特征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它可以通过音乐等媒介使得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如关于赞颂祖国的课文,教师通过诗歌朗诵,并配之以相关背景音乐,能大大增强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从而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三、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途径

在语文课堂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创设情境:①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典型场景;②用实物演示,如课文《画杨桃》可以在课堂上展示杨桃;③用图片等画面将内容形象化;④利用音乐把学生带到特定情境中;⑤课本人物角色扮演,如课文《亡羊补牢》,可让学生通过扮演来揣摩人物心理。

(二)应用步骤

首先,教师将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很关键的一环,这一环节也是创设情境应用最多的地方。教师需要根据授课的具体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来导入课堂。形式的选择根据具体内容来定,如《燕子》这一篇课文可以运用与燕子有关的短视频呈现;《荷花》这篇课文可以向学生展示荷花的各种图片,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教师就可以在讲授前向学生讲述一个关于近年来村庄的故事,从而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其次,教师通过优化情境来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知教材。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来是最基础的一步,但只是停留在这一步是不够的,当学生进入情境中后,教师应该运用巧妙的语言描述与情境联系起来。当学生沉醉在情境中时,教师在一旁的语言描述可以增强学生对课文的领略,成为智慧的启迪,使得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具体思维达到完美结合。再次,当学生在已有的情境中完成了认知和情感的体验后,教师还需要拓宽情境,将知识点迁移,引导学生由近及远、由外向内地去认识这个世界。这种情境拓展迁移式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三)应用原则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被证实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这种方法能否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还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的主体。所以,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便能真正为课堂带来益处。

合理创设情境。创设的情境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关联,并使之适合特定的课文类型。

轻松愉悦的氛围。创设情境是为了让学生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进行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僵硬、任务式地使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感到有心理负担。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情境教学法需要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如果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畏惧的心理,就很难使之产生理想的效果。

四、结语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给我国目前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多生机与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将这一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快乐高效地学习。

(编辑:张晓婧)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设教学法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