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在逻辑

2017-09-15王金强

魅力中国 2017年24期
关键词:内在逻辑中国梦

摘要: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了新内容、概括了新特点、提出了新要求、展现了远大前景、深化了道路。

关键词: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在逻辑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存在着内在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开创到丰富,都始终贯穿着对实现国家、集体与个人目标的追求,中国梦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内涵上分析,也融合了国家与集体的宏观和个人的微观,两者是内在契合的。

一、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

首先,二者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二者都建立在爱国主义思想基础上。纵观中国近代史,它是中国人民的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从闭关自守到奋起抗争到救亡图存,爱国主义思想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历史自觉性。

其次,二者都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并以此为动力,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把全民族团结起来,鼓励他们通过共同奋斗,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这个价值理念就是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因此,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集体主义为哲学基础,追求的是民族的整体利益。

再次,二者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中国梦在“家”和“国”两者之间更多的强调“国”。现如今,当“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中国梦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体价值的高度关注。以人为本,共享改革成果,就是要惠及到“家”并以“家”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程度,最终达到人民幸福的彼岸。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首先,中国梦的内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而动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发展的,方向是指向未来的,内涵是不断丰富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因为处于摸索阶段,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中国国情出发,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及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将社会主义制度同市场经济相结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向21世纪。十六大,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创立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断深化改革,開拓创新,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的历史任务,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需求和愿望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中国梦动态发展的特质。中国梦根植于中国土壤,具有本土特色,其内涵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推进而动态发展。

其次,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个强劲的载体。任何梦想都需要一个载体,否则就会变成空想。中国梦的载体是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不同方面。中国梦这样一个具有广泛人民性的梦想,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强劲的载体,就会凝聚人心,为我国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方面,中国梦源于近代爱国志士救亡图存的运动中。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面对瓜分,面对不平等条约,面对中国的命运,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努力探索,复兴中华,成为一大批爱国志士的共同梦想,这就是中国梦。历史证明,农民和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因其自身的劣势,都无法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率先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率先找到了实现中国梦的路径。但道路并非一片平坦,“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事业一度陷入低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的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梦的实现有了新的载体。

最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条件。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设了重要条件。其一,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中国的强大已经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奇迹。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全球竞争力显著增强,显示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其二,人民幸福感进一步提升。我党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以人为本的文明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十八大报告更是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地位,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总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我们改进民生的举措,保障社会公正的改革、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都是为了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并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社会主义的内在意蕴和中国梦创造条件。其三,中华文明格局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农耕文明向现代化的转变,并且日益呈现出崭新的内容,由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文明程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繁盛,中国梦不久就会成为现实。

三、中国梦:增添新内容、概括新特点、提出新要求、展现前景、深化道路

第一,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添了新内容。1982年,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自邓小平到胡锦涛,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时代命题,分别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从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总目标任务,但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中国,面临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经济社会发展结构性失衡,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等问题。习近平提出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能够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中国梦的提出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深深扎根在华夏大地和人民群众中的道路。endprint

第二,中国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特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來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以群体性自我意识为基础的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而不像“美国梦”那样的个人梦;中国梦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中国梦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家庭平安、天下太平、天下为公的新特点;虽然随着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进入低潮,但中国梦所阐述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回应了西方民主制度提出的现实挑战,中国梦更为世界带来更加持久的和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是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支撑的发展道路,是放飞个人梦想、凝聚中国力量的发展道路,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不断吸收世界文明精华的发展道路。

第三,中国梦对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新要求。习近平在对实现民族振兴的中国梦进行阐述时,对我们如何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出了几点基本要求:转变作风,提高全党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坚持改革开放,弘扬中国精神,永葆创新的精神动力;创造更多平等发展的机会,造福人民,凝聚中国力量;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与世界共同和谐发展的美好梦想而努力。

第四,中国梦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 ,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他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在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主义中,道路作为实现途径,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完善。历史是有目的的人的活动,人民在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意愿并推动国家将其上升、提炼为国家意志,创造性地进行社会的制度构建,以实践创新引领理论创新,使得体现人民意愿、要求和国家意志的统一的社会主义道路获得大量崭新的内容而不断得到深化。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中国梦的题中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当前阶段的奋斗目标,也是中国梦在当代中国的根本要求。因此纵观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出,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是统一的,两者是实现途径与目标的关系。恩格斯有句名言:“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中国梦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实践,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以中国梦为发展方向,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

作者简介:王金强(1991—)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教学(思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在逻辑中国梦
论遵循社会规律与坚持包容性发展的内在逻辑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