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9-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绵阳心态学院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 四川 绵阳 621000)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倪海亮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四川绵阳621000)

高职院校大学生在目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表现欠佳,这直接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本文通过对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的调查,分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倾向,有针对性地分析器影响因素,提出可行对策,为高职院校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态,推荐就业工作提供借鉴。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

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和高职院校应用技术型专业逐年扩招,高职院校大学生因学历层次、综合素质等问题,在目前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表现欠佳,就业形势整体趋降,这直接影响到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因此,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其影响,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构建正确自我认知,培养形成良好就业心态,将成为他们成功就业的关键工作。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心态数据分析

根据复旦大学(社会治理中心)和上海开放大学(信息安全与社会管理创新实验室)联合发起的大学生社会心态调查,笔者提取了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4、2015级在读大学生就业心态方面统计数据,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49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49份,回收率达100%。(见附表)

(一)理想就业去向。

有43.5%的被调查学生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倾向于自主创业的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主要来源于兴趣爱好,尤其是根据自身经验认为国内创业环境较好,而但缺乏相对的信息支撑和有可行性的规划。有意愿到国有企业就业的有23.1%,略高于全国高职院校平均水平,表明了在读大学生对国有企业的认同感。

表1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统计表

(二)理想就业地区

34.2%的被调查学生倾向于北上广深以外的其他大城市就业,相对于全国高职院校大学生众多倾向去去往北上广深发展,这一数据体现出高职院校在读大学生对已自身竞争力的不自信和发展前景的迷茫。高职院校在读学生多数来自院校周边中小城市,农村,边缘地区,自身文化基础较本科院校较低,对北上广深地区了解不多,尤其考虑到社会舆论、亲友口口相传所感受到的北上广深生存压力,而表现出对自身的不自信。

表2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统计表

(三)首份工作理想薪资水平

73.8%的被调查学生给自己定位在2000-5000之间,这一数据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的不到6%,相比于近半高职院校毕业生对自己首份工资薪资水平定位在5千-8千来说,高职院校大学生对自己薪资定位较为理性。在国内外经济增速趋缓的大背景下,先就业再择业,已经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共同认知。

表3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就业心态调查统计表

(四)评价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被调查学生在注重能力提升方面与全国高职院校差距较大,为24.1%何20.6%,其他各项标准与全国高职院校水平相差不大,体现出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前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悲观心理,因而演化出对自己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调查项目评价工作最重要的标准收入能力提升发展空间稳定舒适人脉阅历资历个人兴趣所占比例(%)本校7.624.132.48.36.92.10.70.717.2全国高职院校1120.635.46.55.81.92.60.915.25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心态问题讨论及对策

(一)心态问题是就业之路制约因素。

社会评价中普遍看重学历层次,认为高职院校普遍不如本科院校,而部分家长有意无意间也会对学生考入高职院校表露失望情绪,给高职大学生带来压力的同时也让其心理上的失望情绪加重,产生焦虑和不自信的心态。在社会舆论影响、家庭压力、自身认知等原因下,根据心理承受能力,他们会形成不同的心理状态,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有部分会变压力为动力,在校期间以自身奋斗在学习成绩、校园表现、社会实践等方面改变现状,这一部分同学毕业就业时普遍能找准自身位置,未来潜力巨大;有的部分在学校期间并不努力,而在就业时对自身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极易出现“好的工作做不来,不好的又看不上”的问题,这一部分同学在毕业后状态极不稳定,可能出现频繁换岗位,重新就业,但越换越不好的怪圈;还有一部分同学,入校学习时就自觉低人一等,失去了自信心,没有了前进的动力,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没有目标和规划,在校期间沉迷小说或者游戏,久而久之,形成心态消极,行为上出现退缩、逃避或悲观厌世、仇视社会和他人的状态,在就业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容易采取极端方式解决,出现破罐破摔的现象。

(二)高职大学生就业对策

1.构建科学的自我认知

正确的自我认知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及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只有建立了较为科学的自我认知、评价,才能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社会就业形势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扬长避短,提升能力。高职院校应利用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定期进行自我认知心理调查,充分利用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职业目标、职业规划、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指导帮助,让他们认清就业形式,克服消极心理,培养乐观积极的精神,利用多种方式引导高职大学生构建科学、清晰地自我认知,促使其形成良好稳定的就业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2.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研究分析阻碍他们顺利就业的原因,针对导致就业难题对症下药,一方面,加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多方位就业指导手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掌握职业发展的基本技能和求职技术,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学生就业心态的养成,确立先就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一方面加强政校企深层次合作,政府搭台,校企碰面,通过及时的调研掌握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调查企业对毕业生评价及建议,对就业工作作出总体部署,有的放矢的推荐合适的学生就业。

3.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高职院校应通过举办简历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使高职大学生在参与中熟悉就业流程,感受就业氛围,调整就业心态;通过鼓励高职大学生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学以致用;通过鼓励高职大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激发潜能,培养综合素质能力,提升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引导其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提高他们的就业力。

4.鼓励创业创新。鼓励高职大学生能自主创业,充分利用国家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开展SYB创业培训,高职院校可邀请人力资源专家、企业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给学生讲课,分析当前社会的创业形势,分享创业理念和创业经历,使学生提高创业的综合能力。

[1]王晋,陈平祥,夏伟.大学生就业指[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吕尚苗,解庭伟.高职学生良好就业心态的培育[J].教材教法,2012(144):80.

[3]严贵香.要重视高职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J]学习月刊,2013(18)

倪海亮(1986-),男,汉族,陕西咸阳人,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组织部科员,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绵阳心态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四川绵阳卷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四川绵阳卷
学院掠影
还是“看掐架”心态
记忆深处的绵阳(绵阳老照片)
西行学院
绵阳为中医药“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