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献疑

2017-09-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1期
关键词:编年史信阳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河南 信阳 464000)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献疑

匡永亮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前编》关于东晋佛经翻译活动及其成果的某些说法,存在诸如标目不详、系年偏误、译经人员不确切等问题。故予以辨正。

出经;翻译;佛经;《南北朝文学编年史》

《南北朝文学编年史》[1]一书《前编》部分,对东晋佛经翻译活动及其成果有所涉及。但其中的某些说法存在一定问题,现商榷如下。

一、晋孝武帝司马曜宁康元年(373)癸酉

凉州刺史张天锡出《首楞严经》。(P29)

二、晋太元四年(379) 己卯 十一月十一日,昙摩侍传,竺佛念执胡本,慧常笔受《比丘尼大戒》。(P31)

案:日期小误。引文明言“秦建元十五年十一月五日,岁在鹑尾,比丘僧纯、昙充从丘慈高德沙门佛图舌弥许,得此《授大比丘尼勤劳仪》及《二岁戒仪》。从《受坐》至《嘱授》诸杂事,令昙摩侍出,佛图卑为译,慧常笔受”;“十一月十一日,在长安出此《比丘尼大戒》,其月二十六日讫。僧纯于龟兹佛陀舌弥许得戒本,昙摩侍传,佛念执胡,慧常笔受。”[1](P31-32)据此可知,379年十一月五日,佛图舌弥诵出梵文,僧纯、昙充笔录为梵文经本;十一月十一日开始翻译,佛念执梵本、昙摩侍传语、佛图卑翻译、慧常笔录;十一月二十六日译成初稿。此条标目之信息不全。

三、晋太元六年(381)辛巳

其年夏,鸠摩罗佛提执胡本,竺佛念、佛护为译,僧导、昙究、僧叡笔受《阿毗昙》。(P33) 秋八月,鸠摩罗佛提执胡本,竺佛念、佛护为译,僧导、昙究、僧叡笔受《四阿含暮抄》。(P33)

案:系年并误。引文明言“余以壬午之岁八月”,建元十八年岁在壬午,乃晋太元七年(382),系之六年,显误。《编年史》无胡本来源及译讫时间。《四阿含暮抄序》曰:“鸠摩罗佛提执胡本,佛念、佛护为译,僧导、昙究、僧睿笔受,至冬十一月乃讫。此岁夏出《阿毗昙》,冬出此经”。[2](P340)据此,胡本先已流布,汉译初稿十一月前后完成。其胡本得自弥第,《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曰“会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其国师字鸠摩罗跋提,献胡《大品》一部”[2](P289),可知胡本应为朝秦时所献。

四、晋孝武帝太元七年(382) 壬午

车师前部王弥寘、鄯善王休密驮朝于前秦,请依汉置都护故事。(P33-34)

案:此条可证上条系年之误。引文句读及人名有误。引文作“会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等来朝”,与点校本《出三藏记集》同[2](P289),唯“名弥等”作“名弥第”。《晋书·苻坚载记》唯见“车师前部王来朝”[3](P2904)、“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朝于坚”[3](P2911),并无“正车师前部王”。故原文应读作“会建元十八年正,车师前部王名弥第来朝”。朝正朔乃臣服之通礼。两书并误。

五、晋孝武帝太元八年(383) 癸未

四月,佛图罗刹译《杂阿毗昙毗婆沙》十四卷。(P34-35)(甲)

僧伽提婆译《阿毗昙八揵度》二十卷。(P35)(乙)

案:时间不确。据引文,《杂阿毗昙》非佛图罗刹一人所译,亦非四月完成。宜改作“四月至八月底,赵正请僧伽跋澄、佛图罗刹等译出《杂阿毗昙毗婆沙》十四卷,或云《杂阿毗昙心》。”(乙)条经名“犍”误“揵”。据《阿毗昙心》序,太元十六年重译时,僧伽提婆“自执胡经,先诵本文,然后乃译为晋语,……然方言殊韵,难以曲尽”[2](P378-379)。七八年后合译之时,尚且不能谙熟晋语,可知此经绝非提婆一人于本年所译成。宜改为“僧伽提婆等始译《阿毗昙八揵度》”。

六、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 庚寅

僧伽提婆渡江南下。(P44)

案:据引文,当补“正月,提婆等出《八犍度阿毗昙根犍度》”一条。《经后别记》谓“太元十五年正月十九日扬州出”,则南下应在十四年冬之前。本条所引《提婆传》谓“姚兴王秦”而“提婆渡江”,与《晋书》姚苌太元十八年卒[3](P2973)、姚兴太元十九年发丧称帝[3](P2976)相差三四年,引之致惑,宜删。

[1]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梁)释僧佑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3](唐)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本文为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汉晋‘出经’研究”(2016KYJJ03)成果之一。

匡永亮(1990-),男,河南信阳人,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编年史信阳
阿拉伯编年史家伊本·艾西尔及其所处的时代
埃及编年史家杰巴尔提及其史学“三部曲”
漫威电影宇宙编年史——中篇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信阳诗群
绣绣信阳八大景
绣绣信阳八大景
The Power Of Herstory
赤子心 信阳情
抗战时期桂林新闻出版编年史的价值意义与实践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