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旅游景区中巴渝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2017-09-15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重庆 404100)
重庆市旅游景区中巴渝民居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叶祯贞李文泽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4100)
本文总结了重庆地区旅游景区的独特性,按照重庆的地理与文化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并阐述了重庆地区旅游景区内现存大量传统巴渝民居的的现状特征。笔者通过实地的田野调查及资料收集,对旅游景区内传统巴渝民居的现状特点、价值所在以及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梳理,最后提出对重庆地区旅游景区内的传统巴渝民居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旅游景区;传统巴渝民居;保护;发展;策略
一、重庆地区旅游景区的独特性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5A级代表着中国世界级精品的旅游风景区等级。重庆不仅拥有风景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拥有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截止到2015年,重庆市国家5A级景区共有7个,分别为大足石刻(2007年),巫山小三峡(2007年),武隆喀纳斯旅游区(2011年),酉阳桃花源旅游景区(2012年),万盛黑山谷风景区(2012年),南川金佛山风景区(2013年),江津四面山风景区(2015年);重庆市国家4A级景区共有62个,3A级景区共有76个,2A级景区40个,1A级景区两个。
(一)基于地貌环境的旅游景区。重庆旅游景区的主要特征之一为基于地貌环境。重庆巫峡小三峡—小小三峡旅游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小三峡地处重庆大宁河,由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组成,小小三峡位于大宁河支流马渡河,由三撑峡、长滩峡、秦王峡组成。巫山大昌古镇为古巴国的首都,该地巴渝民居存量较多,例如骡坪镇内现存建于清代的官渡古民居,距今约220年历史,砖木结构,保存较完好。
重庆江津四面山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四面山属云贵高原大娄山北翼余脉。四面山镇内最著名的巴渝民居要属“西南第一庄”,其位于四面山镇双凤场的会龙庄,是清末民初王氏家族所建,距离会龙庄八百米的寿星庄,经推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400年左右历史。
(二)基于人文历史的旅游景区。重庆地区传统文化性格特征鲜明丰富,融汇本地 “濮、賨、苴、共、奴、獽、夷、蜑”原始部落族群的文明精粹,又获荆楚、蜀、中原化等多方文化长期滋养,终成长江上游区域性文化体系。
重庆大足石刻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是唐末、宋初时期的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教造像并陈,现存大足石刻作品,最早的为凿于公元650年(初唐永徽元年)的尖山子摩崖造像,其后200多年间仅新开凿圣水寺摩崖造像一处。
巴渝古镇也是重庆景点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4A级景区磁器口、龙潭古镇、龚滩古镇等。巴渝古镇往往依山造势,选取靠水的地点,通常是当时人类聚集的直观体现,而巴渝民居是古镇的基础[1]。
二、典例分析
笔者进行了田野调研,并选择重庆江津区西面山镇会龙庄和寿星庄与重庆酉阳县龙潭古镇内吴家院子进行具体分析。
(一)重庆江津区四面山镇会龙庄与寿星庄
1.现状特点。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会龙庄与寿星庄均位于四面山5A级旅游景区范围内,会龙庄与寿星庄同为碉楼式院落,均以防御性强为主要特色。会龙庄的大碉楼经过历史沉淀仍然留存,共5层,高38米,是目前重庆保存下来最高的碉楼,而寿星庄的碉楼已不存。
会龙庄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始建,到民国七年(1918年)完工,总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300平方米,现存有10处院落、16口天井、50度间房屋,并有戏楼、碉楼、抱厅等格式特色的建筑。
会龙庄现任庄主为沈小东,沈小东在2001年时与当地政府签订经营会龙庄的协议,由其出资对会龙庄进行修缮。沈小东在2005年开始对会龙庄进行整体修缮,直至2008年修复工程基本完成,耗资数百万,仅恢复雕梁画栋,就耗费油漆40吨。如今会龙庄修缮一新,已对外开放迎客,是旅游景点中巴渝传统民居保护得相对完好的例子[2]。
在会龙庄东南处800米有一处下庄园,当地人称之为寿星庄,俗称“老房子”,年代不可考,笔者从墙面、窗扇、屋架的做法以及与会龙庄的对比推测寿星庄的建造年代较会龙庄早200年左右,为明末清初的巴渝传统民居。寿星庄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为68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为4280平方米。主体建筑以中心延伸方式展开,无明显轴线,三进院四合院布局,整体规模较大。附属建筑对主体建筑形成三面围合状,仅在山崖处无附属建筑。
寿星庄更显凋敝衰败,庄园西北侧建筑坍塌严重,部分门窗破损后被住户自行用夯土结构封挡,木构件普遍存在糟朽、断裂的状况,墙体普遍开裂、抹灰脱落;寿星庄内无明显的抱厅、戏台建筑,石构件也未曾发现,雕刻与彩花更是无从寻觅,无近年来修缮过的痕迹,寿星庄现在处于无人保护任风吹雨淋的情况下,需要相关人士的保护与修缮。
2.价值分析
(1)历史价值:寿星庄与会龙庄选址遵循了中国顺应地势、背山面水的风水理念。建造者王氏家族的传闻版本颇多,会龙庄内部保留的康熙御题的“祖德流芳”匾额更使王氏家族蒙上了神秘的面纱,还有4个石柱础和未完工的抱厅也是未解之谜,迄今为止对于王氏家族的历史考证、挖掘仍然缺乏,其真正的历史背景扑朔迷离。
(2)科学价值:寿星庄与会龙庄采用了砖木混合结构。屋架采取抬梁穿斗混合式,穿斗式屋架的穿枋大多埋在夯土墙中,为了空间的灵活划分而采取了柱不落地或仅中柱落地的做法;墙体多为夯土墙和石材墙,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木窗多为直棂窗、格子窗,也有少量上悬的支摘窗,适合重庆夏季多雨的气候;建筑装饰方面未发有精美的木雕驼峰和石雕柱础。建筑群体量大,立面长,形成了宽大的挑檐空间,即为外廊,建筑外廊为夏季通风、遮阳提供了条件。
(3)旅游价值:2014年9月,《四面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通过重庆市政府评审,明确度假区定位为国际旅游度假小镇。四面山正按照“高品质、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围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的功能定位,着力打造重庆市民首选生态居所、中国“硒有”生态健康度假城、国际生态旅游度假目的地。影视剧《暗夜里的眼睛》在会龙庄取景拍摄也给该区域带来了活力和知名度。去年开工建设的江习高速公路是推动四面山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的重要载体,届时重庆主城至四面山旅游度假区仅需1小时。大大便捷了往来四面山旅游的游客,同时也为四面山旅游产业带来了新机遇。
3.现存问题
(1)当地政府重视程度有限:四面山镇政府对于会龙庄与寿星庄的重视程度有限,会龙庄由个人出资成立旅游公司对会龙庄进行保护修缮并开发旅游,而且对会龙庄的研究尚未取得突破性成就,许多未解之谜需要去研究。寿星庄整体破败,再无具体保护措施,状况不容乐观。
(2)业主对巴渝传统民居缺乏了解:在传统巴渝民居的修复中,由于一些业主、施工队缺乏对历史文物建筑修复“原真性、可识别性、可逆性”以及“修旧如旧,修旧如故”等原则的认知,很多传统巴渝民居修复后面貌焕然一新,反而丧失了历史的沧桑感和厚重感,造成了历史信息的丢失和破坏。例如会龙庄的修缮中,碉楼被粉刷一新,墙身雪白,丢失了碉楼的历史痕迹。
(3)配套设施缺乏:重庆主城区和江津区均无直达会龙庄片区的铁路和大巴,游客只能通过自驾通达;会龙庄和寿星庄周边没有饭店和超市,最近的镇距此地有20分钟车程,周边仅有一家供住宿的农家乐,但处于歇业的状态;停车场、游客休息设施、公共厕所、医务室、垃圾箱、旅游引导设施均缺乏。可以说会龙庄附近的旅游配套设施是极度匮乏的。
(4)运营及推广不力:关于会龙庄的消息大多是关心传统巴渝民居的NGO组织和相关记者、学者走访调查的报道,相关的旅游推广少之又少。笔者调研会龙庄时候,会龙庄大门紧闭,非旅游热季这里经常遇见不开门的情况,同行的游客只得在门外拍照作罢。
(二)重庆酉阳县龙潭古镇吴家院子
1.现状特点。重庆酉阳县吴家院子位于龙潭古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内,龙潭古镇是2002年4月公布的重庆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9月被评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龙潭古镇保留有数量众多的清代民居,吴家院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吴家院子坐落在龙潭九桥溪畔,由清代大学士吴绍周建造,在2006年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吴家院子建成后,历经各个时期不同程度和规模的改建、扩建、新建,形成,现存院落两座,天井4口,一座朝西,建造年代较早,称为吴家老院子;一座朝东,建造于晚清,称为吴家后院或吴家二院,两座院落互相独立又相互连通。
吴家院子两座院落延九桥溪展开,有数十米长的围墙包围,围墙下层用条石上层用青砖,延溪畔向上砌筑,形成五米高的墙体。两座院落并无明显轴线,尺度小巧、宜人,平面布置较为灵活。老院与后院间用高大的风火山墙隔开,建筑除了外围墙,全部用砖木结构,抬梁穿斗结合式屋架。
吴家老院入口为八字形朝门,朝门内为一口小天井,沿台基而上到了二层标高,为一处宽阔的坝子,这里曾经有三栋吊脚楼,后被拆除形成了宽阔的坝子。吴家老院最具独特性的当属转角处的骑跨在围墙上的走马转角楼(图1),其屋架与左厢房的歇山顶屋架上下重叠形成重檐形式。从现存建筑来看,住户曾经对原有建筑进行自行加改建:在院落后一层部分加建卫生间和洗衣房;将建筑一层的卧室和杂物间地面用水泥垫高;将建筑二层北侧卧室加建天花板;天井的屋顶檐口处自行加建排水管。
吴家后院的朝门在一条狭窄的甬道尽头,朝门与风火山墙形成对景关系,内是一口形状不规则的天井,一层门窗上雕刻极为丰富,有花卉、蝙蝠等细腻图案,二层向外挑出,栏杆为雕花栏杆,下施垂花柱。堂屋位于天井五级台阶之上,两侧安置石栏板。在堂屋背后还有一口小天井,两侧厢房已破败。
图1 吴家老院的骑马转角楼
来源:自摄
2.价值分析
(1)历史价值:吴家院子是清朝巴渝地区官邸旧居的独特案例,从修建时间算起,已有200多年的时间。代表了龙潭古镇中受移民文化影响的家族宅院建筑,是江西、湖广移民历史的重要体现。
(2)艺术价值:吴家院子的整体院落组合是龙潭古镇建筑艺术成就最高、最具风格特征的民居组合,代表了龙滩古镇民居的最高空间艺术成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院落结合环境顺应地形,数个小天井由建筑围合,形成大量的“虚空间”。利用古代民居建筑高超的空间艺术和丰富多彩的环境序列,使人们体验到空间的诗情画意,以及周边环境似的音乐旋律。
(3)科学价值:吴家院子院落空间中的天井形成了数个相对稳定的“小气候区”,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而整个组群则是一个具有自我循环机能的有机整体。吴家老院与吴家后院间以风火墙隔开,形成独立的防火分区。吴家后院的日照通风皆以空地和水井等虚空间形成“气穴”而实现,与周围的和平路、龙泉路也成为气流通道。
(4)旅游价值:吴家院子位于龙潭古镇的核心地段,且吴家院子的花窗绣楼、风火山墙、青砖黛瓦使其在龙潭古镇中特色鲜明。目前,龙潭古镇旅游景区游客中心建设成型,万寿宫、吴家大院修缮维护方案设计工作启动等,使得龙潭古镇的旅游价值得到提升。
3.现存问题
(1)无法满足当代生活:古镇中的生活系统,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阶层人的学习、工作、医疗、娱乐等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明清传统民居不能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于是许多传统民居被加建、改建。传统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大多年久失修,且修缮资金难以落实,造成百姓搬离,无人修缮,加速了传统民居的衰败速度。
(2)产权问题:吴家院子处于龙潭古镇核心地段。笔者的观察,尽管吴家院子朝门前挂有关于吴家院子中、英、日、韩的四语标识牌,但游客通常只能沿围墙观赏其外观,内部为私人住宅很难进入。距吴家院子500米外的万寿宫则不然,万寿宫所有者与政府合作,免费对游客开放。
(3)立法缺失: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这只对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传统民居才有约束力。龙潭古镇的传统民居产权在私人手上,大部分传统民居面临无法可依的局面。
三、保护与发展策略
(一)坚持传统巴渝民居保护与坚持旅游开发协调原则。保护是基础,旅游开发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两者要协调发展、利益共生。巴渝民居是重庆旅游景区内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尤其是在基于地貌环境与人文历史的旅游景区中,巴渝民居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被称为庄园、山庄、院子、洋房,或因主人的身份被称为举人楼、翰林院、状元府或大夫第,造型自成一派,数量可观,文化底蕴深厚。在景区中需得到政府的部分拨款为巴渝民居保护与开发专项资金。
(二)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民众参与的原则。政府是巴渝民居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主导因素,政府必须组织力量对景区范围内的巴渝民居进行普查、分类,对民居年代、类型、级别等进行梳理,对民居的受损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并制定有计划的、分步骤的保护措施。政府应发动传统建筑保护相关企业以及旅游开发企业,进行资金以及技术上的支持。政府同样需发动民众,提高民众对于巴渝民居保护的意识,对于私人产权的民居,政府需与其进行沟通并提供相应的开发补助,目的是让私人占有的巴渝民居展现在游客的视野之下。
(三)拓展旅游产品,打造品牌效应。重庆景区中巴渝民居背后,均隐藏着数百的人文历史,灿烂的传统文化资源却鲜有与旅游产品结合的例子,这为重庆景区中巴渝民居相关的旅游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可以制造巴渝民居旅行流线,制定巴渝民居游径,创办相关主题活动,也可以举办民俗文化展演等旅游品牌。
(四)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在实际的民居旅游开发中,需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监督并重的模式,该模式是可以整合管理职能表达,多方利益主体诉求及政府、社会、居民、媒体多方监督的开发机制,是可以表达个体诉求与相互监督的管理表达机制,可以分配经济利益与补偿相应权益的实现机制。这样的机制,使旅游开发与实际操作中,各利益主体、职能部门就可以彼此相互约束,相互监督,相互合作,实现其共同利益或职能目标。
(五)完善传统民居保护的法律体系。政府应组织专家起草巴渝民居的保护条例,在通过专家评审后,交付相关立法部分审议,争取早日通过并实施,使巴渝民居的保护有法可依。赋予相关部门、原住民以及各方社会力量关于旅游开发及民居保护的法定权益,运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巴渝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平衡、有序、顺利地进行,同时打击关于文物保护单位倒买倒卖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结语
重庆旅游业的特点是利用地貌环境和人文历史来打造旅游景区,重庆地区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是与传统巴渝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密不可分的,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笔者对景区内传统巴渝民居进行了的实地调研,分析了其现状特点、价值所在以及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关于重庆地区旅游景区传统巴渝民居保护与发展的策略:首先要坚持传统巴渝民居保护与坚持旅游开发协调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民众参与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需通过拓展相关领域的旅游产品,打造独特的品牌效应,最后需建立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建立科学的管理与监督机制来保障传统巴渝民居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共同发展。
[1]史靖塬. 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空间保护与发展[J].中外建筑.2014(08):76-78
[2]何智亚. 重庆民居[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