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7-09-15何伟兰廖旭嘉毛素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吸烟史低氧夹层

何伟兰,廖旭嘉,毛素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何伟兰,廖旭嘉,毛素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及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08例患者主动脉夹层术后氧合指数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和非低氧血症组(PaO2/FiO2≥200)。评估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37例,发生率为34.26%,死亡6例,死亡率为16.22%,非低氧血症组死亡3例,死亡率为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低氧血症与体质指数、长期吸烟史、急诊手术、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等有密切关系。结论 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常见并发症,体质指数高、长期吸烟史、急诊手术、深低温停循环及手术时间过长,术后24 h大量输血是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因此,应充分评估低氧危险因素,及时有效的医疗和护理干预后大部分低氧血症可纠正,且预后良好。

主动脉夹层;低氧血症;危险因素;护理对策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是指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在强有力的血液冲击下,内膜逐步形成真、假两腔,导致撕裂样疼痛等一系列症状[1]。手术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治疗方法[2]。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时评估和处理低氧血症危险因素,能较好纠正低氧血症,促进康复。我院心血管外科于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0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经积极手术抢救治疗,治愈成功率高,恢复较好,临床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主动脉夹层术的10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35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48.3岁。

1.2 研究方法

主动脉夹层术后送入监护室6 h后,根据患者动脉血氧分压(mmHg)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2/FiO2)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分析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体质指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吸烟史、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手术总时间及术后24 h输血量等指标间的差异,并评估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Epidata 3.0双向核查,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比较

3 护理对策

3.1 设置呼吸机最适呼气末正压(PEEP)

PEEP可增加功能残气量,提高肺泡-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对于体质指数>27 kg/m2的患者,结合吸入氧浓度、动脉氧分压等设置最适合的PEEP为5~8 cmH2O。

3.2 设置间断纯氧通气

每6小时进行纯氧通气1次,1 h/次。间断纯氧通气可有效改善低氧血症。

3.3 抬高床头30~45°

抬高床头30~45°后膈肌下降,胸腔扩大,减轻心肺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肺部通气,预防坠积性肺炎,对术前有吸烟史患者尤为重要。

3.4 加强气道护理

气管内吸痰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按需吸痰,吸痰负不超过0.02 MPa,及时清倒呼吸机管冷凝水,使用加温湿化,设置温度32~36℃,保持气道温暖和湿润,防止气道干燥和痰栓形成。

3.5 使用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AIRVO2湿化治疗仪)

拔除气管插管后使用AIRVO2湿化治疗仪,该机内置高性能气流发生器[3],加温加湿器,可调节温度31℃、34℃、37℃,氧峰值流速可调节为2~60 L/min的氧流量,可调氧浓度为21~100%,根据氧分压情况调节所需参数,逐步纠正低氧血症症状。

3.6 电按摩仪的应用

电按摩仪按摩左右背部促进排痰,2次/d,5~10 min/次。

3.7 深呼吸及使用呼吸训练

拔除气管插管后指导患者缩唇腹式呼吸和使用呼吸训练仪,3次/d,5~10 min/次。缩唇腹式呼吸和呼吸训练仪均能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呼吸肌功能[4],增加肺活量以改善心肺功能,达到逐渐改善低氧血症的目的。

4 讨 论

低氧血症是主动脉夹层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文献报道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体质指数、发病至手术时间、吸烟史、体外循环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术、术后24 h输血量等,本组108例患者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为34.26%,这与徐佳[5]等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符合当前国内医疗条件下,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低氧血症的普遍水平。同时,低氧血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低氧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低氧血症组患者体质指数、吸烟史、急诊手术率、深低温停循环术时间、术后24 h输血量与非低氧血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体质指数较高患者胸壁肥厚,在呼吸运动时需要克服更大阻力,耗氧量增加;长期吸烟的患者气道黏膜功能减退,肺气体交换功能较差;急诊手术患者术前PaO2/FiO2明显下降,手术应激加重了患者的氧需求;深低温停循环术中肺部再灌注可能直接损伤肺泡血管,破坏肺泡的结构功能;术后24 h输血量过多在许多临床实践中证明:库血红细胞功能较差,携氧能力较弱,这些因素均可导致主动脉夹层术后低氧血症[6-7]。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加强气道护理,保证充足氧供,适当间断式纯氧通气。减少不必要的急诊与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严格控制术后输血量,从而降低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1] 易定华,段维勋.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1):1-2.

[2] 王 鹏,黄年旭.临床药师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用药监护的切入点[J].中国药师,2016,19(5):960-962.

[3] 王华芬,陈林招,余珍玲,等.肺保护性通气结合肺复张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监测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7):517-519.

[4] 孙卫红,许日昊,杜 宇,等.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顺行性选择性脑灌注行主动脉夹层术对脑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873-3875.

[5] 徐 佳.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出现低氧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5):49-50,48.

[6] 张瑛杰,丁鸿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无创机械通气撤离时临床应用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专集,2016,10(5):581.

[7] 谢素兰.缩唇腹式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706-707.

本文编辑:张 钰

R654.3

B

ISSN.2096-2479.2017.30.78.02

猜你喜欢

吸烟史低氧夹层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压缩载荷下钢质Ⅰ型夹层梁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如何筛选肺癌的高危人群?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低氧诱导的miR-210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后价值的探讨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低氧促进hBMSCs体外增殖中的作用
胎球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