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

2017-09-15冯小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差错组间手术室

冯小燕,韩 燕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手术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

冯小燕,韩 燕

(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目的对手术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究。方法 将122例手术患者依时间顺序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均61例。前者进行常规手术护理风险管理,后者于前述基础上应用手术标识,比较分析两组的差错与投诉情况、医务人员压力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差错率与投诉率显著更低,医务人员的压力显著缓解(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标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与投诉事件,令医务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手术标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价值

手术标识通过对护理风险因素予以清楚明了的划分与标记等方式,对相关护理操作进行提醒,以保证操作正确,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本文就手术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予以探究,效果良好,现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9月间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22例,依时间顺序分为对照与观察两组,每组均61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57例;年龄22~65岁,平均(38.21±3.52)岁;护理持续时间为4~30天,平均(11.92±2.63)天;科室分布:35例为普外科,19例为神经外科;14例为骨科;21例为心胸外科;15例为泌尿外科;18例为妇产科。所选患者的病情及体征指标均符合相关手术要求,且临床信息完善,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有严重不良并发症、精神类疾病、年龄不足18周或超过65周者均未列入此项研究[1]。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护理时间、科室分布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于前述基础上应用手术标识,具体如下。

1.2.1 环境标识

手术室通常因其特殊性而具有极其严格的环境要求,故手术标识需清晰明了,红色表示污染区,绿色代表无菌区;手术相关器械与放置要予以严格区分,并对其防火、防湿及清洗等进行明确标识;于醒目处对手术进度予以清楚标识。

1.2.2 患者标识

以腕带对患者予以身份标识,并将其个人相关信息标注清晰,以作识别。可通过腕带颜色对不同患者的病情予以识别,例如蓝色代表情况稳定、红色代表患者病情危重、粉蓝色表明患者为婴幼儿等,以便快速准确的区分。多数患者需于手术过程中建立多条输液通路[2],可采用颜色差异对通路名称与建立时间等予以标识,以规避差错。一些患者可能会存在药物过敏反应,需做好有关过敏药物的标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可将其悬于输液架上,以便查看。

1.2.3 警示标识

手术用药可能会存在包装类似的情况,是形成护理风险的潜在风险,因而需对不同药物的名称、使用途径与时间等标识清楚,并通过颜色差异对内服与外用药物予以明确区分,例如蓝色表示外用,红色代表内服。另外,要对提前置于注射器内的药物予以标识,以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1.3.1 差错与投诉情况

统计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差错率以及患者的投诉率。

1.3.2 工作压力源

从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任务量与时间、护理与工作、患者护理五方面对医务人员的压力源评分[3],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明压力程度越大。

1.4 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均由SPSS 19.0统计软件予以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组间差错与投诉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显著更低(P<0.05),见表1。

表1 组间差错与投诉情况比较[n(%)]

2.2 组间工作压力源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在任务量与时间、护理与工作、患者护理方面的工作压力显著更小(P<0.05),见表2。

表2 组间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比较(±s,分)

表2 组间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比较(±s,分)

组别 n 人际关系 工作环境 任务量与时间 护理与工作 患者护理对照组 61 3.25±0.53 3.38±0.55 3.81±0.57 3.40±0.52 3.91±0.51观察组 61 3.22±0.45 3.40±0.53 3.37±0.44 3.72±0.58 3.59±0.43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意义重大,同时相关的护理工作不但持续时间较长,同时任务量也较为繁重,一旦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既不利于患者救治,也不利于医务人员工作的开展,因而有效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风险、减少护患矛盾十分重要。手术标识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规避不良风险的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措施,通过对患者、环境、药物与器械等进行明确的标识,在护理人员操作过程中起到明显的提醒作用,对降低风险效果明显。本次研究以未进行手术标识的手术室护理过程作为对照,对手术标识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究,结果显示,应用手术标识后,护理差错率与患者投诉率均显著降低,且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显著减小。综上可知,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标识,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差错与投诉事件,使护患关系得到改善,同时令医务人员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1]邓计妹.手术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1(8):993-995.

[2]王佩佩,陈丽丽,卢鸯鸯.手术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8):64-68.

[3]王婀娜.手术标识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5(3):199-200.

本文编辑:王 琦

R722.12

B

ISSN.2096-2479.2017.33.135.02

猜你喜欢

差错组间手术室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