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2017-09-15杨桂珠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33期
关键词:瘘术血透内瘘

杨桂珠

(东台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盐城 224200)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评价

杨桂珠

(东台市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江苏 盐城 224200)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维持性血透患者使用早期护理干预后对内瘘并发症的影响及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将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0%(X2=12.302,P=0.001)。结论 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护理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维持性血透;早期护理干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

血液透析治疗是尿毒症、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主要干预方式,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痛苦,但是长期的血液透析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高血压、营养不良、高血脂、微炎症状态、透析膜组织相容性差等反应,从而进一步降低其生活质量[1]。另一方面,维持性血透需要实施动静脉造瘘术,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侧手臂发生感染、形成血栓、出血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在本次研究中,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了早期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4月我院维持性血透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2~71岁,平均年龄(52.7±5.9)岁;造瘘部位:32例低位,8例高位。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2.9±5.8)岁;造瘘部位:33例低位,7例高位。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维持性血透;无出血倾向者;无严重感染者;对本次研究目的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低血压者;合并恶病质者;合并严重贫血者;合并心衰者;存在语言、听力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联合早期护理干预:

1.2.1 预防性护理

应选择患者的非惯用手进行动静脉造瘘术,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手握橡皮健身球,从而使术侧手臂得到锻炼,使静脉变粗。嘱咐患者避免在术侧手臂进行抽血、输液、量血压等措施;在术后3天内不伸直肢体、不屈肘,保持肢体位置高于心脏。同时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局部保暖,避免受压,着宽松衣物。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若伤口渗液、渗血增多应及时对敷料进行更换。

1.2.2 营养干预

要求患者每日掌握自身体质量的变化,并对称量结果、每日进食情况、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在每次透析治疗开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饮食情况以及体质量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水分或饮食摄入不当的问题,蔬菜煮熟后应去汤,土豆应用水浸泡,水果则应加糖煮熟,同时去水吃果肉。一旦发现患者的记录当中出现了鸡精、鸡粉调味等调料时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嘱咐患者避免食用咸菜、腐乳、火腿肠、大酱、虾酱等含盐量高的食物。

1.3 评价指标

将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相关的研究认为,动静脉造瘘术能够为维持性血透患者提供永久性的通路,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以及平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血管瘤、出血、血栓等内瘘并发症,影响造瘘术的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了早期护理干预,经对比可知,观察组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50%(X2=12.302,P=0.001)。早期护理干预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的重视程度,并有效疏导了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以正常的心态面对动静脉造瘘术[4]。另一方面,健康教育还有助于保持术侧手臂血管的完整性,进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则能够避免伤口感染的发生,通过锻炼指导还能够促进静脉回流,改善微循环,减轻肢体的肿胀,并且建立侧支循环,因此患者的预后更加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饮食结构在早期护理的干预下也更加的合理和科学,从而极大降低了由于营养不良而引发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

综上所述,在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内瘘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确保护理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1]陈文璇,刘 岩,李雪梅,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9(04):847-848.

[2]李 红,何 梅,谭 君,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3]邓志兰,陆丰媚.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0(17):2609-2610.

[4]车杏仪,刘 岩,覃丹平,等.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45(32):4971-4972.

[5]邓凌燕.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C].//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第二次高峰论坛.2015:1-1.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3.5

B

ISSN.2096-2479.2017.33.56.02

猜你喜欢

瘘术血透内瘘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高频彩超在行动静脉内瘘术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经皮内镜胃造瘘和小肠造瘘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临床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