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酒湿敷加TDP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017-09-15尹志寒吴胜璋
尹志寒,吴胜璋,杨 芳,景 丽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骨二科,贵州 黔东南 556000)
中药酒湿敷加TDP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尹志寒,吴胜璋,杨 芳,景 丽
(贵州省黔东南州中医医院骨二科,贵州 黔东南 556000)
目的 观察中药酒湿敷加TDP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给予拔罐、艾灸、中药酒棉垫湿热敷、TDP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拔罐、艾灸、中药热奄包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拔罐、艾灸、中药酒棉垫热敷、TDP照射治疗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背痛、腰腿痛等效果显著,大大提升了患者治疗获得感。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药酒湿敷;TDP
传统观点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械性压迫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原因,因而主张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疗效不确切。我院采用拔罐、艾灸、中药酒棉垫湿热敷、TDP照射治疗该病症,并进行研究与观察。收到良好的效果,为非手术中医疗法开辟一新的治疗手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骨伤二科住院患者,其中男99例,女61例。对照组年龄16~80岁,平均年龄48岁;观察组年龄17~87岁,平均年龄54岁。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有患者均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查体示:腰部疼痛,腰椎棘突侧压痛,直腿抬高实验阳性,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或腰椎退行性改变症状,经CT或MRI确诊,均符合文献[1]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热奄包制作,使用长20 cm×宽20 cm透气布袋将中药装好,经过浸泡、沥干、然后加温蒸煮,待药包温度达到患者耐受程度(40℃左右)时,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将药包置余疼痛部位热敷30 min。
组别疗程基本方法不同方法观察组10天拔罐、艾灸中药酒棉垫湿热敷、TDP照射治疗对照组10天拔罐、艾灸中药热奄包
观察组中药酒棉垫湿热敷包制作,其中药成分为当归、伸筋草、透骨草、防风、海桐皮、红花、川断、白花蛇、苏木、荆芥、独活、羌活、桂枝。将中药用50℃酒精浸泡1周后,使长20 cm×宽20 cm棉垫浸泡药酒,在进行加温蒸透,待药垫温度达到患者耐受温度(40℃左右)时,将药酒棉垫置于疼痛部位,外加TDP(四川恒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型号为TDP-L1)照射保持恒温治疗,热敷30 min,1~2次/d,10天为1个疗程。
1.3 效果评定方法
①疼痛消失,无功能障碍为治愈;②疼痛减轻,功能障碍改善为有效;③疼痛部位及功能障碍未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
表2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临床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坏,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腰痛、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2]。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肾气亏虚,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导致经脉瘀阻,不通则痛,属中医“痹症”“腰痛”“肾亏”等范畴[3];肾气亏伤、风邪入侵、过度劳累、扭闪挫跌,是主要病机[4]。中药湿热敷是通过热力,疏通腠理、祛湿散寒、调和脉络使气血流畅可以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利于恢复[5]。中药湿热敷方法可以热攻促使药力达到病所,而且局部风寒湿邪也可以随汗而出,有利于腰椎间盘的自我修复能力[6]。我科早期使用拔罐、艾灸、中药热奄包治疗,患者疗效欠佳且不稳定,为此我科改进的治疗方法并增加TDP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再配合拔罐和艾灸等传统中医治疗方法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肢体功能,获得广大患者的认可,大大地提升了患者获得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传统拔罐、艾灸结合中药酒棉垫热敷、TDP照射治疗的效果显著,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满意度。
[1] 丁原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手法治疗及诊断疗效标准的研究进展[J].山西医药杂志,2010,39(3):240-241.
[2] 闽晓萍,曹志娟.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2(1):14-15.
[3] 张海玲,吴燕文,黄婷婷.中药湿热敷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路径探讨[J].当代护士,2014,(6):54-56.
[4] 柯秀红.早期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痛的效果分析[J].中国但当代医药,2014,(17):181-183.
[5] 李广萍,梁新娥.中药湿热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康复,2014,27(4):297.
[6] 蔡桂香.中药离子导入结合中医辩证施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5,33(2):147-148.
本文编辑:张 钰
R274.9
B
ISSN.2096-2479.2017.18.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