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在防止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2017-09-15董红梅任爱玲李海花孙小燕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计划性亲水性胶带

陶 玲,董红梅,任爱玲,李海花,孙小燕

(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新生儿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改进在防止皮肤损伤中的应用

陶 玲,董红梅,任爱玲,李海花,孙小燕

(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0)

目的 探讨新生儿持续留置胃管时固定方法改进在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3~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应用胃肠减压的患儿4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在持续留置胃管期间,在进行3M弹性胶带固定的同时,在胃管固定周围皮肤处覆盖亲水性敷贴保护,如出现敷贴脱落或者无黏性应随时更换,对照组只进行3M弹性胶带的固定。结果 试验组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持续留置胃管的新生儿胃管固定处皮肤使用3M弹性胶带固定同时增加亲水性敷贴保护是一种有效预防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的方法。

新生儿;胃管固定;皮肤损伤;亲水性敷料

新生儿胃管留置术临床上多用于吸吮吞咽力低下的早产儿、不能进食及不适宜进食的患儿,通过鼻饲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及当新生儿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梗阻时用于胃肠减压的治疗。留置胃管固定的方法一直是护理界不断探讨的问题之一,留置胃管是一项侵入性护理操作,由于新生儿的耐受力差,固定方法的不正确,会给患儿带来严重不适感,意识清醒的患儿会抓挠胃管,在牵拉和摩擦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皮肤损伤,同时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薄、黏膜较柔嫩、防御力有利于细菌的进入[1]。为了使疾病治疗顺利的进行,同时避免留置胃管固定处皮肤的损伤和疼痛。对部分留置胃管的患儿采用3M弹性胶带固定并在胃管固定周围皮肤处覆盖亲水性敷贴保护,使皮肤损伤的发生明显减低,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7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应用胃肠减压的患儿48例为研究对象,按首日胃肠减压日期单双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试验组男11例,女13例;胎龄(34.3±2.1)周;出生体重(2225±385)g;插入长度(22.27±1.45)cm,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胎龄(33.7±3.8)周;出生体重(2289±263)g;插入长度(22.27±1.45)cm。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插入长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胃管统一选择一次性使用的硅橡胶胃管

1.2.1 观察组采用3M弹性胶带固定胃管增加3M亲水性敷贴保护。取长度4 cm、宽2.5 cm大小的3M弹性胶带,剪成上宽1 cm,下宽1 cm中间1 cm×0.5 cm的“工”字型;剪取长5 cm、宽1.5 cm的3M亲水性敷贴。将3M亲水性敷贴撕去保护膜,减少手与敷贴的接触,用滚压的方式贴在上唇上皮肤处,按压好敷贴的边缘,然后将剪好的3M弹性胶带撕去保护膜,上1 cm贴于上唇上皮肤,下1 cm紧贴插入刻度处交叉缠绕2~3圈,如亲水性敷贴发白、卷边,口腔分泌物污染弹性胶带,影响固定效果时,及时更换重新固定。

1.2.2 对照组同观察组3M弹性胶带固定胃管的方式固定,胶带潮湿及时更换胶带重新固定,防止胃管滑脱。

1.3 观察记录

两组留置胃管的患儿暖箱上放置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包括胃管固定处局部皮肤受损情况、重新更换胶带次数、新生儿的疼痛评分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次数。局部皮肤发红、破皮、出血即为皮肤损伤,采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进行新生儿疼痛评分[2],包括觉醒状态、面部表情、呼吸形态、手臂、腿等方面。记录者如实记录并签名。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留置胃管的患儿皮肤有无受损、重新更换胶带次数、撕拉胶带时新生儿的疼痛评分结果、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留置胃管固定方法的观察指标比较

3 讨 论

3.1 减少胃管固定处皮肤的损伤的发生

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亲水性敷贴作为一种人工皮肤屏障,有低敏、透气、柔软、亲水性的特点,能十分有效的缓解留置胃管时胶带固定引起的刺激,减少局部皮肤损伤的发生。留置胃管时在固定部位使用亲水性敷贴保护可有效降低胃管固定处皮肤损伤的发生,避免胶布直接固定于新生儿皮肤,减少胶带对皮肤的牵拉[3]。

3.2 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和护士工作量

留置胃管是新生儿科常用的治疗手段,有文献指出发生非计划拔除的管道中,胃管居首位。临床上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不但给置管的新生儿带来痛苦,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负担。加强对导管的妥善固定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促进患儿病情的康复,减少护士工作量。本次研究显示使用3M弹性胶带固定的同时,在胃管固定周围皮肤处覆盖亲水性敷贴保护皮肤,能减轻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避免患儿躁动拔管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3.3 减轻患儿的不舒适感

留置胃管期间常因胶带的滑脱,需更换胃管固定胶带,胶带撕拉过程中易造成局部皮肤发红、破损、出血等引起疼痛,反复疼痛的刺激,对新生儿近期和远期的都可造成不良影响。本次研究发现,更换胶带时,对照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疼痛评分为(5.27±0.45)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为(4.53±0.36)分,使用亲水性敷贴直接与皮肤接触,避免胶带直接接触皮肤,减轻撕拉胶带时给患儿带来的疼痛。

使用3M弹性胶带固定胃管的同时,在胃管固定周围皮肤处覆盖亲水性敷贴保护了皮肤的完整性,使患儿舒适、安全,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了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感染机会和护理缺陷的发生,避免医患纠纷,此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值得推广应用。

[1] 薛辛东,杜立中.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O.

[2] 刘红霞,郜玉珍.国外新生儿疼痛评估常用工具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13-16.

[3] 刘富箐,顾 莺.危重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杂志,2011,11(1):67-69.

本文编辑:张 钰

R472

B

ISSN.2096-2479.2017.12.143.02

猜你喜欢

计划性亲水性胶带
双负载抗生素亲水性聚氨酯泡沫的制备与表征
纸胶带随身笔
胶带有故事
循证护理预防ICU患者发生CVC相关性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观察
简易胶带座
北京化工大学开发出亲水性氨基化氢化丁腈橡胶制备方法
空气中纳秒脉冲均匀DBD增加聚合物的表面亲水性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方便胶带
水刺型空气加湿器滤材的亲水性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