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2017-09-15钟全聪明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疗法维度情绪

陈 丽,钟全聪明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四川 宜宾 644000)

・妇产科护理・

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的研究

陈 丽,钟全聪明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四川 宜宾 644000)

目的 分析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希望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10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整合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护理。8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Herth希望指数(HHI)比较护理前后患者情绪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0.2±2.5)分、(45.4±3.5)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干预后,观察组T维度、P维度、I维度和HHI总分分别为(11.8±1.8)分、(14.3±1.6)分、(12.9±1.3)分、(39.3±2.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全子宫切除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面对病情和生活的希望指数,提高患者面对生活的信心。

全子宫切除;希望理论;理性情绪;希望指数

全子宫切除术仍为妇科常见的治疗子宫肿瘤方法[1],但是,该种术式对妇女心理刺激较大,第二性征的缺如使患者失去生活信心和积极性,滋生自卑和消极心理,情绪焦虑、烦躁,甚至影响家庭和谐和夫妻生活[2]。希望理论模式是指通过提高患者认知,树立对生活坚定的信念,可促使患者对未来生活设定期望目标,并努力实现,改善心理健康状态[3]。本文以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此进行研究,分析联合应用希望理论和理性情绪疗法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情绪和希望指数的影响。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科室收治的100例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入院病例号进行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原发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及“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 ,且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均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且符合手术标准[4];(2)患者年龄<60岁,表达能力正常;(3)自愿参与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及严重器质性病变者;(2)意识障碍、精神病史、言语功能障碍者;(3)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患者。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腹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耐心解答患者以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并按时给予心理疏导。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将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疗法贯穿于患者术后护理工作中,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教育干预,1次/d,30~60 min、次,至患者出院。具体如下。

(1)评估和定向阶段:通过2次交流和沟通,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成人韦氏智力测试以及艾森克人格测试[5],对希望指数作出评估,再通过心理测量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全面评估和制定针对性希望教育目标,改善患者情绪,提升患者积极性。

(2)领悟阶段和干预阶段

①提高认知:护理人应针对患者及家属的不合理认知,使用讲课、一对一辅导等方式进行纠正,主动解决患者的疑问,主动以讲课的方式告知患者,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的知识和信念;尤其对于患者配偶,应告知其主动开导和陪伴患者,告知其配偶支持的重要性,以改善患者情绪。

②确立积极的目标和路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患者制定实现目标的路径;通过着重让患者回忆幸福的夫妻时光和家庭快乐的回忆,以激发患者内心快乐因子;选择励志故事或视频播放给患者;积极到户外活动。指导患者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陪伴和协助患者完成;调动社会人际功能和社会支持系统,通过多参加集体活动(唱歌、做手工、打羽毛球),调动患者生活积极性,保持人际交往能力;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病友之间相互倾诉。

(3)巩固阶段:完成一定目标时,给予患者肯定和奖励,提高患者生活希望。责任护士和患者一起总结回顾干预过程,不断完善干预方法。

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希望教育和情绪疗法,出院后对患者每周2次电话教育和随访,共维持8周时间。

1.4 观察内容

1.4.1 情绪评估[6]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均由20个项目组成评价表,每条目为4级评分,标准分=原始分×1.25,取整数部分,分数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比。

1.4.2 HHI[7]

包括3个维度(12个条目),分别为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T)、采取积极行动(P)、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I),每个条目为4级评分,总分48分,分为低水平(12~23分)、中水平(24~35分)、高水平(36~48分)。

以上评估均于患者干预前(术后第1天)和干预后(8周后)进行,测评前对患者进行统一指导,确保患者完全理解测评意思,并独立完成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情绪评估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40.2±2.5)分、(45.4±3.5)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见表2。

表2 患者情绪评估(±s,分)

表2 患者情绪评估(±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 63.3±2.5 40.2±2.5※△ 66.3±4.8 45.4±3.5※△对照组(n=50) 64.0±2.3 55.7±2.7※ 65.6±4.7 54.6±3.7※t 1.615 23.815 1.361 21.954 P 0.083 0.000 0.095 0.000组别 SAS评分

2.2 患者希望指数评估

干预后,观察组T维度、P维度、I维度和HHI总分分别为(11.8±1.8)分、(14.3±1.6)分、(12.9±1.3)分、(39.3±2.4)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希望指数评估(±s,分)

表3 两组患者希望指数评估(±s,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名 T维度 P维度 I维度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 8.3±1.2 11.8±1.8※△ 8.3±1.7 14.3±1.6※△ 9.0±1.3 12.9±1.3※△ 26.8±2.5 39.3±2.4※△对照组(n=50) 8.2±1.3 9.1±1.5※ 8.2±1.5 10.1±1.4※ 9.1±1.1 10.5±1.2※ 26.4±2.4 31.3±2.7※t 0.355 12.834 0.843 15.524 0.288 14.607 0.314 16.865 P 0.412 0.034 0.214 0.025 0.382 0.027 0.466 0.021

3 讨 论

面对子宫被切除,患者要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不仅担心术后病情是否复发,还会因为身体存在的缺陷而滋生自卑心理,明显影响患者对生活的积极主动性,多表现出焦虑和抑郁状态,内心恐慌,逐渐孤立自己,排斥外界,人际功能障碍[8]。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是改善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关键所在,单纯的心理辅导往往较单一,不能取得理想护理效果。而希望模式的实施可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生活积极性,重拾生活信心和憧憬,并具有临床可行性。希望教育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9],先通过评估患者基本情况,将干预内容定向,制定针对性的认知干预,领悟和认知干预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护患之间希望式对话以及患者自我对话可提升患者的意愿信念,调动患者完成阶段目标的积极主动性。认知功能的强化训练可提高患者对子宫切除术后的认识,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正确面对夫妻生活。社会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充分调动可为患者之间交流提供平台,充分发挥家庭成员和亲友的支持作用,激发患者生活希望。希望模式联合理性情绪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情绪问题,避免过度焦虑和抑郁的发生,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节作用;患者积极态度(T)明显改善,能够采取积极行动(P),并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I),对生活重拾信心,并不断实现自我内心所设定的目标,积极面对生活。有研究显示[10],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程度呈正相关,可增强大脑脑细胞的新陈代谢,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希望理论联合理性情绪在全子宫切除术后实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面对病情和生活的希望指数,纠正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为全子宫切除患者提供合理护理方法。

[1] 陈学群.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07):818-820.

[2] 尤海鸿,许美华,邱锡坚.延续护理对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3):2774-2776.

[3] 乐 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2.

[4] 杨玉平,周玉珍.希望理论与理性情绪整合疗法对癫痫患者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3):1819-1821.

[5] 杨粉英,王 林,陈爱明.希望理论在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干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2):3978-3981.

[6] 汪 苗,王维利.我国子宫切除术后病人性生活质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6):1496-1499.

[7] 霍俊梅,霍瑞麟.家庭健康教育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状况及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6):7-9.

[8] 郭娜娜.宫颈癌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护理 [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73-374.

[9] 郭桂英,杨绍平,赵惠琳.心理教育支持对阴式全子宫切除患者焦虑的影响[J].医学信息, 2016,29(21):180-181.

[10] 陈凤转,于艳彬,刘全弟.护理干预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疗效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934-2935.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R713.4

B

ISSN.2096-2479.2017.12.112.02

陈丽(1983-),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妇科护理

猜你喜欢

疗法维度情绪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光的维度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