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2017-09-15张克琴张克志

大理大学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乙类宾川县腮腺炎

张克琴,张克志

(宾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宾川671600)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张克琴,张克志

(宾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宾川671600)

目的:了解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至2013年宾川县报告传染病24种9 153例,死亡96例,病死率1.05%,均为乙类传染病死亡,其中艾滋病7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271.14∕10万,主要病种肺结核2 939例、手足口病2 025例、肝炎1 427例、流行性腮腺炎70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04例、痢疾343例、淋病282例、猩红热274例,共8 398例,占91.75%。乙类16种5 924例,年均发病率175.49∕10万,丙类8种3 229例,无死亡,年均发病率95.65∕10万。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乙类相对平稳,丙类呈上升趋势。结论:宾川县传染病防控工作仍然艰巨,要重点加强肺结核、手足口病的防控。

法定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

为了解宾川县法定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传染病疫情资料来源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宾川县统计局统计年鉴。

1.2 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2004年至2013年宾川县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9 153例,死亡96例,总病死率为1.05%,均为乙类传染病死亡,其中艾滋病为主要死亡病种共76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年均发病率271.14∕10万。传染病发病模式呈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相对平稳、丙类逐年上升,特别是自2008年后更为明显。见表1。

表1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

2.2 主要病种肺结核2 939例、手足口病2 025例、肝炎1 427例、流行性腮腺炎704例、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04例、痢疾343例、淋病282例、猩红热274例,共计8 398例,占91.75%。其中乙类传染病16种5 924例,年均发病率175.49∕10万,肺结核、肝炎、痢疾、淋病、猩红热居前5位,共5 265例,占乙类发病的88.88%;丙类传染病8种3 229例,无死亡,居前5位的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斑疹伤寒,共3 211例、占99.44%。乙类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55.10%,5岁以下儿童占32.27%,20~50岁占33.14%,农民占47.79%,男性5 744例、女性3 409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1.68:1;丙类传染病中手足口病(2008~2013)占62.71%、流行性腮腺炎占21.80%。全县6年无炭疽病例报告,2005年后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告、2008年起不断有新病种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报告、2012年报告首例布鲁氏菌病。见表2~3。

表2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统计表(例)

表3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丙类报告传染病发病统计表(例)

2.3 流行特征

2.3.1时间分布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3~8月最高,占59.54%,5月、7月是高峰期,5~7月手足口病共发病949例。4~7月以呼吸道传染病发病为主,8~9月为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高峰月。见图1。

图1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传染病发病时间分布

2.3.2地区分布全县辖10个乡镇,人口较多、经济发达的是金牛镇、州城镇、乔甸镇、力角镇、宾居镇。各乡镇都有病例报告,人口密集、经济活跃的乡镇发病最多,发病数居前5位的是金牛镇(3 015例)、州城镇(1 054例)、力角镇(954例)、宾居镇(829例)、乔甸镇(821例),占72.91%。见图2。

图2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传染病发病地区分布

2.3.3人群分布男5 744例、女3 409例,男女比例为1.68:1。病例分布于各年龄段,按0~5岁组、6~19岁组、20~54岁组、55~79岁组、≥80岁组。各年龄段发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759,P<0.001),0~5岁组、20~54岁青壮年病例数最多。农民发病最高4 374例、占总发病数的47.79%,其次为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分别占26.57%、10.89%、8.15%。见图3,表4。

图3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传染病发病职业情况

表4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性别发病、死亡情况

2.4 病种构成呼吸道传染病4 051例,肠道传染病3 192例,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 833例,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75例,新生儿破伤风2例,各占44.26%、34.87%、20.03%、0.82%、0.02%。

2.4.1呼吸道传染病共报告8种4 051例,发病居前5位的是肺结核2 939例(占72.55%)、流行性腮腺炎704例(占17.38%)、猩红热274例(占6.76%)、风疹68例(占1.68%)、麻疹41例(占1.01%)。农民为肺结核的主要发病人群,后4种发病主要集中在小学生、幼托儿童和散童。

2.4.2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5种1 833例,居前5位的是乙肝1 117例(占60.94%)、淋病282例(占15.38%)、艾滋病210例(占11.46%)、梅毒113例(占6.16%)、丙肝111例(占6.06%)。

2.4.3肠道传染病共报告8种3 192例,居前5位是手足口病2 025例(占63.44%)、其他感染性腹泻病404例(占12.66%)、痢疾343例(占10.75%)、伤寒+副伤寒218例(占6.83%)、甲肝172例(占5.39%)。手足口病自纳入传染病管理报告以来,报告逐年增加,近两年因气温、干旱、无针对疫苗预防等原因,病例增加更为明显,发病率跃居法定报告传染病的第二位,正逐步影响着全县传染病的发病模式。2013年全县报告乙类传染病592例,丙类报告1 001例,手足口病报告724例,超过了乙类报告的传染病病例数。

2.4.4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报告6种75例,居前5位的是乙脑24例(占32.00%)、疟疾16例(占21.33%)、布鲁氏菌病15例(占20.00%)、斑疹伤寒10例(占13.33%)、出血热9例(占12.00%)。

3 讨论

宾川县2004年至2013年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较平稳,肺结核和乙肝占总构成比的73.70%,两者均为慢性传染病,故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不会有大的波动,这与湖北省部分地区报道一致〔1-2〕。乙类报告病种中伤寒、副伤寒发病有上升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饮用水源监测。

丙类传染病发病逐步上升,特别是卫生部自2008年将手足口病纳入报告管理以来,上升较明显,可能与一是手足口病纳入管理〔3〕,又无针对疫苗预防有关。二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在全县一直处于较高发病水平,呈上升趋势,流行性腮腺炎曾于2005年、2010年在部分乡镇发生局部流行。三是实行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医疗机构报告传染病主动性、时效性加强,漏报数减少〔4〕。

全县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山区明显低于坝区,尤其是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钟英乡、拉乌乡发病相对较少,这可能与坝区人口密集,人流加大,空气污染,增加了感染机会有关。3~8月为发病高峰期,5月、7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主要受手足口病的影响。提示在发病高峰月之前要加强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督导〔5〕。

发病人群中0~15岁、20~50岁青壮年病例数最多,贡献较大是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手足口病、乙型肝炎、淋病、艾滋病、梅毒。肺结核、乙型肝炎、淋病、梅毒主要发病人群为20~50岁农民,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主要发生在0~15岁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提示要加强重点人群的疫苗普种和防控工作。

丙类手足口病发病数较高(2 025例),其次是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这些疾病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造成聚集性疫情〔6-7〕,同时部分病例报告不够规范〔8〕,因此,要明确报告标准,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断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疫情发生和蔓延。

肺结核在所有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是重点防控的传染病,这与王文明、杨静荣等报道〔9-10〕一致。要认真实施结核病项目管理,利用群众乐于接受的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对结核病的知晓率,改变群众不良生活方式,加强对结核病人的转诊和追踪管理工作〔11〕,提高结核病人的发现和治愈〔12〕。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在传染病中发病、死亡所占比例较大,乙肝发病居首位,艾滋病死亡居第一位,虽然乙肝等慢性传染病存在有复发病例报告的情况〔13〕,但其报告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说明仍是重点防控的疾病,除抓实新生儿乙肝首针接种外,要加大人群乙肝疫苗接种范围。需要加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防控力度〔14〕,控制乙肝〔15〕、艾滋病、梅毒、淋病〔16〕等性传播传染病的发病。

建议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疫情报告率和监测灵敏度,重点防治肺结核、流行性腮腺、手足口病、乙肝、淋病;针对重点发病人群农民、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今后需继续关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17-18〕,在其发病高峰来临之前,及时采取措施,对控制传染病流行强度具有事半功倍之效〔19-20〕。对新发病种,不断加大监测力度,2012年宾川县报告首例布鲁氏菌病后,每年都有病例报告,应加强居民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环境消毒和卫生整治〔20〕。

〔1〕刘光明,王静.2004-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法定传染病资料分析〔J〕.职业与健康杂志,2012,28(5):527-530.

〔2〕刘继恒,孙要武,王嘉淇,等.宜昌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1):53-56.

〔3〕尤恩情.巢湖市2004-2011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2,18(5):344-346.

〔4〕李志刚,罗映红.2002-2011年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杂志,2013,29(8):850-852.

〔5〕张泽武,杨庆东,黄雪华,等.东莞市7起托幼机构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6):678-680.

〔6〕王英,潘静彬.中国2008-2009年全国手足口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及应对分析〔J〕.疾病监测,2010,25(10):774-776.

〔7〕苏林,来建.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趋势评估分析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5(8):738-741.

〔8〕姚建义,缪梓萍.调整我国手足口病等两种法定传染病报告模式初探〔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4):640-642.

〔9〕王文明.昆山市1950-2010年传染病流行动态及趋势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289-2291.

〔10〕杨静荣.贵州省惠水县2004-2010年传染病流行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0):1495-1496.

〔11〕谢生嫒,谢武预.潜江市2002-2009年肺结核疫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0,21(6):73-74.

〔12〕王忠明.十堰市2002-2008年传染病性肺结核发现情况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6):43-44.

〔13〕薛璇,刘美玲.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06,3(1):5-9.

〔14〕肖海涛,陈发春,童绪玉.当阳市1997-2007年性传播疾病流行趋势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4):65-66.

〔15〕杜虹,陈剑,李秋玲.武汉市2001-2009年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22(2):38-41.

〔16〕辜伟伟.十堰市1995-2008年淋病疫情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9,20(5):66-67.

〔17〕杨晓静,唐荣.2007-2011年重庆市綦江县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3,29(7):565-568.

〔18〕孙建秋,杨耀武,程村.荆州市沙市区2008-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21(6):86.

〔19〕王新华,王跃寰,刘季平,等.2005-2009年原平市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7):710-712.

〔20〕陈百云,杨冰心,柯春荣,等.云南省大理州首例人间布鲁氏菌病报告〔J〕.云南医药,1993(6):369-370.

An Analysis of the Epidemic Situation of Legal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inchuan County from 2004 to 2013

Zhang Keqin,Zhang Ke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Binchuan,Binchuan,Yunnan 671600,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inchuan County from 2004 to 2013,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inchuan County from 2004 to 2013.Results:From 2004 to 2013 in Binchuan County it was reported that there were 9 153 cases with 24 kind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which there were 96 deaths of B class with 76 cases of AIDS included,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05%.No class A infectious diseases were reported.The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was 271.14∕10 million,including 2 939 case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the main diseases of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2 025 cases, 1 427 cases with hepatitis,704 cases with epidemic parotitis,404 cases with infectious diarrhea,343 cases with dysentery,282 cases with gonorrhea and 274 cases with scarlet fever.There were 8 398 cases in total,accounting for 91.75%.16 cases of class B were reported 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175.49∕10 million,and 8 cases of class C with no mortality had an average annual incidence rate of 95.65∕10 million.The overall incidence rate showed an upward trend,and the class B was relatively stable.Conclusion: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Binchuan County is still arduous,and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tuberculosis and hand foot mouth disease.

no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s;epidemic situation;analysis

R181.8+1

A

2096-2266(2017)08-0066-05

10.3969∕j.issn.2096-2266.2017.08.016

(责任编辑 董杰)

2015-09-14

2017-03-13

张克琴,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疾病预防控制研究.

猜你喜欢

乙类宾川县腮腺炎
《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医疗机构侧)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宾川县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探析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浅析宾川县小Ⅱ型水库养殖罗非鱼越冬技术
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应该完全执行“就医地支付范围,参保地支付标准”政策
乙类药品自付比例作用实证分析
宾川县总工会:积极安排部署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等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