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活动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

2017-09-15黄迎浪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实验小学校长

未来教育家 2017年6期
关键词:习惯活动学校

黄迎浪/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实验小学校长

用活动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

黄迎浪/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实验小学校长

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们实践、创新能力,激发兴趣爱好的重要途径。可在很多学校,活动成了应付各类检查的“工具”,实效性较低。那么如何让学校的各类活动受孩子喜欢、家长赞许、社会认同呢?这成了我们学校一直研究和实践的课题,“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我们领悟到,遵循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设计不同层次的核心主题体验活动,减少一些形式化的活动,打好合作牌,这样方能形成学校活动的品牌。

设置体验型活动,关注孩子的自主发展

德育工作的很多专家曾做过多次调研,询问孩子们“什么样的活动是你们最向往、最满意的?”综合起来,孩子们对学校活动有四大期盼:快乐的世界、自主的园地、创造的舞台、成才的摇篮。从孩子们的心声清晰地领悟到,学校活动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让每一个孩子有展示的舞台,让活动不成为“某一个人”的舞台;活动的设计也应以“微”见著,小中见大,有核心主题,这样方能“合理”。

案例:“奇奇妙妙好习惯成长营”

生活中,家长们教育孩子养成好习惯往往用说教的方式,孩子们不喜欢听,也不感兴趣。学校则从“保持你的好奇心”出发,设计了孩子们喜欢的“奇奇妙妙好习惯成长营”系列活动。

开学典礼上,邀请吉祥物“奇奇妙妙”一起了解学生在校“十大好习惯”,给孩子赠送了易懂易操作的校园生活手册《奇奇妙妙的一天》;学期初,设置“奇奇妙妙体验岗”——礼仪岗、国旗岗、卫生岗等十几个体验岗位,由每个孩子轮流“上岗”,在体验中养成好习惯;开设“奇奇妙妙好习惯微课堂”,从开学第一周的“好习惯训练营”到一个月后“好习惯展评”,学校邀请家长、教职工担任大众评审团,巧设“奇奇妙妙好习惯营养餐”……这一系列看似平淡、普通的常规活动,却让师生收获了幸福与责任。整个活动,重体验、重基础、重养育、重实效,这样的活动不仅真正将学生的行为习惯落实到实处,也让孩子们在活动组织、运作过程、中队管理中都有责可负,有事可做,让每位孩子在“好习惯成长营”中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开发社会型活动,关注孩子的社会参与

活动的开展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还是德育主任或大队辅导员的事,应该充分挖掘“社会”这个主阵地、主渠道,努力探索开发、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社会活动课程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活动合作网。以点带面,让“小”教育实现“大”教育,方能成就“人人是活动者,处处是活动人”。

案例:“奇奇妙妙社会大课堂”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长沙市天心区南城更是多元文化的聚集地。为了让孩子们对未知生活充满好奇心,学校着力开发周边资源,从三方面入手,打造“奇奇妙妙社会大课堂”网络活动。

其一,开发社会资源,提高德育活动凝聚力。学校给退休教师、社区工作人员、企业人员搭建平台,将周边街道、社区、企业、学校等老同志联络起来,形成团队,定期与孩子们参与活动,给孩子们上课,开拓视野。如:与长沙法律援助中心“合作”课堂——做学法小先锋;与长沙市两型办合作课堂——做两型小先锋……这一系列的课堂,孩子们兴趣盎然,也带动家长成长。

其二,开发社区文化资源,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探寻长沙”活动。社区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融入生活、获得感受,形成健康生活态度,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具有重要作用。学校开启了“探寻长沙”的奇妙之旅,与省科技馆、省地质馆、省边防总队等单位“手拉手”建立联系,让孩子深入基地实践、体验、学习、探索。活动期间,到省科技馆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到地质博物馆探寻“石头的秘密”,到酷贝拉体验神奇职业,到农场找蜗牛、蚯蚓……一次次有意思的实践,让孩子们的旅程充满了挑战与兴奋。这样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切实提高了学校工作的实效,从而把地方资源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为学校的教育也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其三,开设“奇奇爸妙妙妈呵护营”。学校制定了《奇奇爸妙妙妈呵护营成长手册》,开设家长培训课程。为开拓孩子们的视野,还开启了“奇奇爸妙妙妈生活课堂”,有消防知识讲座、美食课堂等,通过爸爸妈妈们亲身示范,教孩子们如何更好的学会生活、体验生活,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种社会责任。

创新“学习型”活动,关注孩子的文化基础

常常会听到有老师抱怨:“小学活动太多,我们的学习任务又完不成……”“小学活动太形式化”等等。如何让学生的活动有意义,在不给老师增加更多的工作量的同时,又得到他们的认同呢?教育与教学就像一对亲兄弟,两者不可分离;活动与教学应该更好地“融合”,方能更“和谐”,因此,可以创新一些“学习型”活动,让活动更有意义。

案例:奇奇妙妙新生见面会和奇奇妙妙期中学习闯关之旅

对于一年级新生摸底测试,有些学校往往用一张试卷来测试或用口头询问的方式,孩子们不但不喜欢也会对学校生活充满“恐惧”。如何让学校提前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使孩子们对小学生活充满期待呢?把“考试”设计成“学习型活动”是改变这种状态的做法。2016年新生见面会上,我设计了一段“奇妙之旅”,让孩子们在校车的带领下,走进“礼仪园”“创意园”“智乐园”“梦想园”并独自“闯关”,开启实验小学的“学习之旅”。整个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开心地在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再如,在期中测试,将简单的“试卷学习评价”改为“期中学习闯关之旅”,全校孩子带上自己的“学习票”,开始一段“我善表达”“我会思考”“我爱运动”“我懂欣赏”的闯关活动。这种把“学习评价”改为“多层面、多渠道、多形式学习活动”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也实现了一个活动带动一个家庭,激发了孩子的内驱力,把活动融入整个学校工作之中,实现了教育的“和谐”,构建了教育的共同体。

总之,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可以运用活动来实施。活动的设计应合理,主题要“核心”,理念需“和谐”,这样“合作”开展起来既简单又有意思有意义,真正实现了活动的育人价值。特别要注意的是,学校工作目的是影响孩子,活动主题也应来自学生,面对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学生的参与、感受与实践,最终达到自我教育,提高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习惯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上课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