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炎药申明:“我不是潘金莲”

2017-09-15武汉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定国

益寿宝典 2017年8期
关键词:我不是潘金莲消炎药非甾体

文/武汉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李定国

消炎药申明:“我不是潘金莲”

文/武汉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 李定国

前不久,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热映,作为老医生,不禁想起当年“潘金莲”是抗生素的代称——“潘”乃盘(潘)尼西林,即青霉素;“金”即金霉素;“莲”即链霉素。人们把这“三素”作为该类药物的“三个代表”,将其充当抗生素的代名词沿用至今。

然而有不少患者,甚至某些医生往往将化学合成的抗菌药(如磺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或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草药(如金银花、鱼腥草、板蓝根)“收编”入抗生素队伍中,于是抗生素兵团成为“杂牌军”;也有误将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如消炎痛、布洛芬)划归到抗生素的“圈子”内,致使“外行充当内行”,造成误用而不能取效。这种乱象是误以为“抗生素=抗菌药=消炎药”。其实,“抗生素≠抗菌药≠消炎药”。为此,消炎药只得宣告:“我不是潘金莲!”

老百姓常把抗生素、抗菌药和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统称为“消炎药”,其实,抗生素和抗菌药有抗菌而无“消炎”的作用。我们所用的抗生素或抗菌药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机体的炎症反应的,目前,真正直接起“消炎”作用的药物主要是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可见,抗生素、抗菌药是针对“病原”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反应”的。

所谓抗生素,一般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的一类物质及其衍生物,此类物质可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由此可见,抗生素的“出身”是来自微生物的,如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灰色链丝菌产生的链霉素,红色链丝菌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红霉素,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氯霉素,小单孢菌所产生的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是以冠头孢菌培养得到的天然头孢菌素C作为原料,经半合成改造其侧链而得到的一类抗菌药。多肽类抗生素则是从多黏杆菌或产气孢子杆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制得的,等等。所以人们把由某些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某些其他病原微生物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一类化学物质称为抗生素。也就是“以微生物之‘矛’击微生物之‘盾”’,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主要有以下几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酰胺类、多肽类等。

有些人把化学合成类抗菌药也称为抗生素,最常见的是把喹诺酮类抗菌药(如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称为(或归类为)抗生素,这也是不准确的,因为它们的“出身”不是来自微生物。于是,我们将其称为抗菌药或化学合成类抗菌药。

所谓“消炎”,乃消除机体的炎症反应。那么“炎症”指的是什么呢?炎症是指机体对感染、外来物质或其他原因所致损伤的一种应激反应,其外在表现会有特定部位的红、肿、热、痛或全身反应如发热等各种不适。因此,炎症可分为感染性炎症和非感染性炎症。感染性炎症是由于致病微生物(病原体)感染机体导致的炎症。非感染性炎症是由于抗原刺激、无创性外伤、自身免疫原因等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炎症。因此,消炎药只是减轻或消除炎症反应,而没有抗菌作用。

抗炎药分为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和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如芬必得、扶他林、阿司匹林、扑热息痛、萘普生钠等。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退热和减轻外周慢性钝痛作用的药物。此类药物对头痛、牙痛、神经痛、关节痛、肌肉痛及月经痛等中等程度的钝痛效果好,对外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无效。

甾体类抗炎药即糖皮质激素类抗炎药,如地塞米松、醋酸泼尼松、倍氯米松、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对机体具有多种作用,如对代谢的影响、免疫抑制作用、抗毒素作用、退热作用、抗炎作用、增强应激功能、抗休克作用等。抗炎仅仅是其作用之一。

填字游戏

2期答案

猜你喜欢

我不是潘金莲消炎药非甾体
半条被子(四)
消炎药和抗生素是一回事吗
使用消炎药,把握三要点
药师教您正确使用非甾体消炎镇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不良反应发生的表现及预防措施
咽炎别随意用消炎药
《我不是潘金莲》,也不是“秋菊”(聊天室)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华谊有多需要“神奇票房”
《我不是潘金莲》调档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