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妇科病的报警信号
2017-09-15宋丽华
文/宋丽华
痛经:妇科病的报警信号
文/宋丽华
最近几个月来,王女士每到行经之时,痛经都会来骚扰她。开始她并没有当回事,认为痛经并不是什么大病,忍一忍就能过去,实在痛得忍不住了,她就用热水袋热敷一会儿,让疼痛得到暂时减缓。可最近的一次痛经,王女士不但感到疼痛加重,而且月经量明显比以前增多,经期也延长了,还不时出现头晕眼花、心慌气短的症状。去医院就诊,医生询问了她的情况后,体检发现子宫增大,局部有结节隆起,质硬有压痛,妇科B超显示肌层中有不规则回声。医生告诉她是得了子宫腺肌症。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者痛及腰骶,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很多女性都不把痛经当回事。诚然,痛经是妇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但这并非是经期的正常现象,还往往是妇科病的报警信号。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发痛经的重要原因之一,占病理性痛经的60%左右。子宫腔内有一层膜叫子宫内膜,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跑到子宫以外的其他地方,并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周期性出血,就叫子宫内膜异位症。但是这些出血没有通道排出体外,就在局部瘀积,形成囊肿,越来越大;局部的炎症反应可以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疼痛。其特点是疼痛一个月比一个月加重,持续痛、撕裂样痛。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多发年龄为25~ 49岁,长期迁延不治,有20%~66%的患者会导致不孕,故应引起女性的高度重视,普通B超检查加上抽血查CA125(卵巢上皮抗原)即可明确诊断。
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与女性内分泌激素特别是雌激素有关,妇女育龄期是子宫腺肌症的高发期。但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难以预防,一般表现为痛经和月经失调,多数会引起不孕不育。疼痛的特点和性质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相似,但更为严重。B超或盆腔CT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增大,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妇科检查可以发现子宫均匀增大,质地较硬,表面可有结节感。抽血检测CA125绝大多数子宫腺肌症患者会有明显升高。
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疼痛约占病理性痛经的30%。导致盆腔炎的常见因素有产后或人工流产后、宫腔放环或取环手术、输卵管通液术、输卵管造影术、子宫内膜息肉摘除术等。如果消毒不严格或原有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即可能引起术后感染=有的患者手术后不注意个人卫生或不遵守医嘱,有性生活,同样可以使细菌上行感染,引起盆腔炎。女性月经期不注意卫生,如使用不清洁的卫生巾或卫生纸,或有性生活,也可能诱发盆腔炎。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非月经期也会有小腹隐痛感,但这种痛感在月经期会加重,往往还伴有发烧。盆腔炎也是引起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常规B超或血液检查即可诊断。
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在病理性痛经中有10%是由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引起的,盆腔静脉瘀血综合征是由于慢性盆腔静脉血液流通不畅,盆腔静脉充盈、瘀血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点为“三痛两多一少”,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本症严重程度与疼痛性质呈正相关。临床做分辨率较高的B超及血管造影来诊断,也可抽血检查CA125来进行鉴别诊断。
生殖道畸形:在胚胎发育中一侧幅中肾管可以发育良好,形成发育较好的单角子宫;而另一侧副中肾管发育不好形成残角或始基子宫,与对侧不贯通,也不通向体外。始基子宫一般无宫腔,或有宫腔也缺乏子宫内膜;如果始基子宫有功能反应,表现为周期性出血,则可因宫腔积血而引起痛经;患者多为少女。
宫内节育器:痛经亦可见于宫内安置节育器的妇女。此类痛经可能是子宫内膜产生的前列腺素增加引起的;也可能是节育器刺激子宫肌肉的排异性收缩,导致下腹部痉挛性疼痛。患者常有下腹部或腰骰部不适,经期症状加重。节育器的放置位置不当或过大,也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下腹疼痛及痛经。
子宫肌瘤:痛经不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但黏膜下肌瘤在月经期可因刺激子宫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患者多伴有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检查可发现子宫不同程度增大,表面光滑或有结节状突然起。
专家简介
宋丽华
山东莱阳市中心医院主任医师,中国老年协会老年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