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全程机械化 推动服务提档升级

2017-09-15/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7年9期
关键词:入社工厂化秧苗

■ 文 / 刘 春

实现全程机械化 推动服务提档升级

■ 文 / 刘 春

“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系列报道四十九

虽然入社的时候很积极,但农户接受颠覆传统耕作模式的新机具、新技术还有一个过程。

在安徽省太湖县奇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水稻工厂化育秧基地,17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弯曲的道路两旁。近观,座座大棚内一片绿色,西兰花、莴苣、黄豆、辣椒、大蒜等各种豆菜长势旺盛,翠绿欲滴。这些都是赶在育秧空档期种上的,很好卖。仅种植蔬菜,每个棚就能赚7000余元。菜全部卖出去后,就要做育秧准备,合作社水田的用秧全部都出在这里。

工厂化育秧让合作社实现了水稻全程机械化,助推合作社把农机化服务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提高了农机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农户入社

2011年7月29日,在现任理事长黄小奇的引领下,以及舒林忠、卢加松等种植大户的参与下,太湖县奇林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位于太湖县新仓镇金鸡村,目前拥有成员51户,流转土地1万余亩,其中水田7000亩。

奇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育的秧苗

成立时,合作社只有2台插秧机、6台手扶拖拉机、几台旋耕机和免耕直播机。因此,成立后不久,就新购了3台收割机,还为晋熙镇的大户们提供了水稻机收服务,第一次将服务半径扩展到新仓镇外。

由于刚开始承租的主要是撂荒田地,中间还穿插着大量农户的田地,而这些农户往往还是单靠几个体弱的老人用传统方式耕作,不便于合作社机械化耕作。为了吸引农户入社,合作社想了几个办法:一是吸引农民用土地入社,并按照300元/亩作为保底分配,高出当地农户之间自行转包土地价格100元/亩;二是对入社的成员实行成员证管理,登记其出资方式和金额,作为股份分红的原始依据,明确成员权利义务,而且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免除其后顾之忧;三是对田地托管给合作社当“甩手掌柜”的农户也实行成员卡管理,享受合作社从提供种子到耕种收的“一条龙”服务,在农户所付费用330元/亩的市场价基础上再便宜60元/亩;四是对于老弱病残等贫困户家庭,合作社只收100元/亩相当于油料费的费用,享受一般成员户的待遇。

合作社的决定,得到了成员和广大农户的积极响应,周边农户要么把土地作价入股,要么采取订单托管,合作社流转土地的规模迅速扩大。

水稻全程机械化提升服务水平

奇林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成员提供机械化服务

虽然在入社的时候很积极,但农户接受这种颠覆传统耕作模式的新机具、新技术还有一个过程。2012年,当合作社根据机插秧技术和规范开始尝试机插时,由于是机插小苗,插得虽然比较好,但看上去不好看,很多农户看到栽插下的水稻秧苗短小而稀疏,便认为丰收无望,不禁对合作社的机插技术产生了怀疑。过了半个月后,机插苗的长势越来越好,大家都说还行,到收割后产量增加了,才慢慢地相信了合作社的技术。

在推行机械化的实践中,合作社负责人对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全程机械化的认识越来越坚定。水稻工厂化育秧以其科技含量高、生产集约度高、标准化水平高、育秧成本低、秧苗质量好、节种省工等优点,受到相关使用者的好评。水稻的工厂化育秧是整个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环节,必须实行工厂化育秧。为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13年下半年,合作社建立了20亩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基地,搭建17座钢架育秧大棚,引进2套水稻育秧机械化生产流水线。以前秧苗只能在大田中培育,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比较大,插秧机插种起来有点麻烦;采用机械工厂化育秧后,秧苗生产的条件可以人为控制,生长得比较均匀,更加适合插秧机种植,只要推广开来,就能够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合作社的机械化服务水平。

合作社的发展获得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2014年,合作社从太湖县近700来个农民合作组织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家实施当年财政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创新试点项目的农机合作社,获得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合作社改善了办公条件,增加了农机装备,大力提升了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如今,除了提供水稻全程机械化服务,合作社还会为成员、其他种植大户和农户提供机械化服务,还兼顾油菜、小麦的机耕、机收服务。“什么时候需要,只要一个电话,合作社的农机手再忙也会赶过来抢急。”承包近500亩水田的种植大户盛运水深有感触。2014年,他的中稻秧苗到龄,如果不及时栽插,将严重影响产量,于是紧急向合作社求助。在合作社非常紧张繁忙之际,管理人员立即从机插现场调配两台快速插秧机到盛运水的种植基地协助插秧。

不违初衷让更多农户得到实惠

在发展的过程中,将田地托管给合作社的农户越来越多了,但有些特殊农户却面临着吃粮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把粮食以低于市场价0.1元/斤的价格卖给他们,并送到家门。每年以这样的价格卖出的粮食近30万斤,加起来让利3万元左右。合作社这样做,就是希望伴随着合作社的成长,能够让越来越多的成员和农户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才不违背成立时的初衷。

合作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户的欢迎,但随着发展壮大,也遇到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比如,合作社主要由农机大户和种粮大户组织成立,缺乏专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而且在财会、农技、驾驶、维修等方面都缺少技术骨干力量。合作社既难吸引人才,也难留住人才,大学毕业生基本没有愿意到合作社工作的,影响了机械化发展的进程。此外,很多入社农户缺乏合作理念、市场意识和经营能力,只关注“农田作业”和眼前利益,对合作社的长远发展以及如何经营缺少足够的热情和兴趣。

对于这些问题,合作社负责人认为,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而合作社还要发展,为了让机械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合作社依然制定了一个比较宏大的计划:将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加快推进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扩大规模作为工作重点,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增加投入,按照“基础设施完善、运行机制良好、财务制度健全、服务能力较强、综合效益显著”的规范化农机合作社建设标准,推动合作社建设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全面提升合作社的整体质量和综合服务能力。

猜你喜欢

入社工厂化秧苗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浅论九三学社组织开展入社谈话的方法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农民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全国42%的农户加入了合作社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
寿光10万农户“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