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背景下的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
2017-09-15付恩凯王华
付恩凯 王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自贸区背景下的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研究
付恩凯 王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陕西西安710000)
陕西省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7年4月1日正式挂牌,作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批自贸区的省份,其承载着“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使命。而陕西自贸区获批成功也标志着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将进入新的格局,但是陕西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区域,且生态环境脆弱,而经济发展面临脱贫和保持环境良性发展的双重使命。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本文将通过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构建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最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环境规制对GDP的影响,并找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
陕西自贸区;生态文明建设;区域经济发展;面板数据
1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在经济发展制约因素中地位也日益显著。党和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总布局中的地位。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创立相关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对于找准生态文明水平定位和寻找建设突破口至关重要,这也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内外学界对此从概念界定、指标取舍、数据采集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工作。生态文明建设相应指标同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就业有着密切关系,各地政府也对此极为重视。
然而,对应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资源禀赋、人口就业分布等因素相协调,目前并没有一套指标体系适合所有地区。陕西地区并未建立起适合本地的指标体系,这也带来了生态文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首先,陕西生态文明建设定位不明确,目前暂未提出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其次,目前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集中于环境保护,缺乏生态环境整体发展战略以及与经济相关性联系;最后,目前对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缺乏生态环境对于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就业影响部分影响。因此,如何运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对生态文明发展寻找突破口,并与经济相关联,是亟待解决和研究的问题。
国内研究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高潮时期是在“十七大”明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2007)将生态文明体系要素划分为目标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要素层五大层次。杨开忠(2009)从省级层面出发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构建为EEI单一指标,EII由GDP和生态足迹两个指标构成,此指标比较简洁的体现了综合生态文明程度。申振东(2009)从城乡层面出发进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的构建,将指标分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和廉洁高效,此指标很好的加入了社会方面的因素,但是缺乏能源与资源方面的要素。杨继瑞(2013)年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分为自然观、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刘某承等(2014)将生态文明指标分为绿色GDP、生态足迹、生态赤足和生态系统。
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不过已有研究还存在许多明显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化:首先,上述指标体系都各有侧重,缺少一个通用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同一项目的研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而评价指标体系都未突出矿产、土地、森林等资源的重要性,忽略了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的关系,其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定量研究,而且大多是从地理环境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社会就业角度的研究则不多。
本文对陕西省2006-2016年数据进行研究,依据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将陕西省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4大领域,分别是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以陕西省生态文明现状为背景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为研究线索,充分运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方法,对生态环境做实地调查研究,收集生态环境第一手资料;使用经济计量与指标核算方法,对收集到的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和汉中5个市的环境规制数据做模型化处理。本文重点通过分析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数据,探索出在陕西自贸区成立以后陕西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通过构建符合陕西省的生态文明体系,来解决陕西省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
2 实证分析
2.1 模型设定
本文主要研究陕西省环境规制对GDP的影响,因此,在对自变量的选取方面主要侧重于环境规制发面。模型设定如下:
LNGDPit=α1LNVOISWUit+α2LNCAOGAGit+α3LNPCPGAit+α4LNOEFTWWit+α5LNOEFTWGit+εit(1)
LNPGDPit=β1LNVOISWUit+β2LNCAOGAGit+β3LNPCPGAit+β4LNOEFTWWit+β5LNOEFTWGit+εit(2)
其中GDP和PGDP分别表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影响GDP的环境变量主要从生态经济,以一般固体废物利用量(VOISWU)作为指标。生态环境,以森林绿化面积(CAOGAG)为指标。生态文化,以人均公园面积(PCPGA)为指标。生态制度,环境治理废水(OEFTWW)和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OEFTWG)选取,为了更好的观测实证结果,本文将各个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
2.2 实证结果
1.GDP与环境规制变量:模型(1)的回归结果
为了验证模型(1),本文采用了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估计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呈现于表(1)。在第一列中,我们重点考察了前面模型(1)中所提及到的环境规制主要变量对GDP的影响。其中,一般固体废物利用量(LNVOISWU)、环境治理废水设施运行费(LNOEFTWW)、废气治理设施运行费(LNOEFTWG)、森林绿化面积(LNCAOGAG)和人均公园面积(LNPCPGA)均显著为正,这与我们之前所设想的环境规制会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设是一致的。从表(1)中我们注意到,一般固体废物利用量(LNVOISWU)和环境治理废水设施运行费(LNOEFTWW)在随机效应模型中结果并不显著,因此本文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显示X2值为289.76,P值为0.0000,从Hausman检验结果来看,检验拒绝随机效应模型,因此,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2.人均GDP与环境规制变量:模型(2)的回归结果
表2 LNPGDP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
当选取人均GDP作为被解释变量时,我们发现模型(2)中的结果与模型(1)中的结果一致,这就再次印证了我们之间的假设,环境规制变量对GDP和人均GDP的确有促进作用。本回归中Hausman检验仍然拒绝随机效应模型,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3 结论
环境规制能够影响GDP的增长。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采用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进行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技术路线上利用环境规制中的各主要变量可能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关系提出假设,考虑到模型的稳健性,分别采用GDP和人均GDP分别进行模型设计以及回归分析。
在实证层面上,本文采用陕西省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和汉中5个主要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各变量对GDP和人均GDP呈现显著正相关,这就说明环境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并不相矛盾,可以通过环境规制来进行环境保护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进步。
在政策操作方面,本文结论表明,随着陕西西安自贸区的获批成功,陕西省应该加大环境规制和环境保护力度,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四个方面进行政策的实施,破解发展难题,更好的实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于幼军.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J].现代哲学,2007,(6):1-5.
[2]易杏花.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A].理论新探.2013.
[3]关琰珠、郑建华、庄世坚.2007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发展,7(2);21-27.
[4]李平星、陈雯、高金龙,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J].生态学杂志,2015,(34).
[5]杨开忠.谁的生态最文明——中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大排名[J].中国经济刊,2009,(32).
[6]成金华、陈军、易杏花.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口资源与环境,2013,(2).
[7]高珊、黄贤金.基于绩效评价的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构建——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5)
[8]柳剑平、郑光凤.生态文明建设对就业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11)
付恩凯,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
王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电子本文为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syjs201648)经费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