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部地区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研究

2017-09-15许志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7年7期
关键词:脆弱性突发性受体

许志良

(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9)

东部地区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价研究

许志良

(南京源恒环境研究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49)

我国区域环境风险事故时有发生,给人群、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环境风险受体带来巨大的威胁。本文对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东部某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环境风险脆弱性进行评估。分别对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中的人群、经济社会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相关结论。为国内开展区域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提供了借鉴。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

引言

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工业企业中环境风险物质日益增加。在这些物质的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产生环境污染事故。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日趋密集。由此导致居民区周边的工业企业环境污染事件带来的影响逐渐增大,造成的损失也不断上升。

近年来,我国区域环境风险事故的不断发生,对人群、经济社会及生态环境等环境风险受体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针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受体的脆弱性研究尤为重要。通过对环境风险事故中受体遭到的伤害程度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掌握区域范围内潜在的环境风险。同时,必须对环境风险受体的分布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强环境风险管理能力、提升环境应急体系建设等提供实践指导和依据。

1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关于“脆弱性”的研究多以生态环境为对象。有研究指出,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主要与其类型密切相关。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其脆弱度也不相同。而在环境污染事故中,人们通常是污染的最大受害者。因此,对于环境风险受体的研究更多应考虑到人的因素。通过对人口密度、与人密切相关的饮用水水源等易受污染威胁的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性进行评估,可更合理的指导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及应急防控措施的建设。此外,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也属于环境风险受体的研究范畴。

2 研究区概况

本文以东部某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内河统属长江水系,地下水类型为空隙型潜水,属自由潜水,无压,由地表水渗入形成。

3 该区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

3.1 突发性环境风险脆弱性研究

采用评分法对该区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性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主要从环境风险暴露途径、环境风险受体易损性和环境风险恢复性三方面开展评估。

3.1.1 环境风险暴露途径分析

经过分析,可知该区区域内重要水体流经的环境功能区类别为农业灌溉区。该区内的河流总长3793公里,水域面积1053.5平方公里,水资源量5.75×109立方米,区域面积为1425.76平方公里。由此可以计算得区域范围内水网密度为25.29%(>5%)。该区区域内居民区主要在工业区的西北方向,东南偏东的风频为13%。

3.1.2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分析

对该区环境风险受体的易损性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对常住人口数量、环境敏感目标的相关情况等。

表1 该区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3.1.3 环境风险受体恢复性分析

环境风险受体的恢复性主要以区域上年度的GDP情况进行评估。经过统计得出,该区区域2015年人均GDP为76300元人民币,2015年平均汇率为6.23,人均GDP为12247美元。

3.2 累积性环境风险脆弱性研究

3.2.1 暴露途径分析

根据该区大气和水环境风险场的环境风险暴露途径进行评估,得出如下结论:2015年该区区域范围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83天,达标率为78.6%。河流总长3793公里,水域面积1053.5平方公里,水资源量5.75× 108立方米,区域面积为1425.76平方公里。由此可计算得到该区区域范围内水网密度为27.29%。2015年,该区区域范围10个地表水功能区断面水质达标率为90.5%,自来水覆盖率95%。区域范围内存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

3.2.2 受体脆弱性分析

对该区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性评估结果如下:该区区域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因此该区域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比例为0。通过该区域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得出生物丰度指数为43.2。由该区户籍总人口数和辖区面积进行计算,区域人口密度843.05人/平方公里。通过人口统计数据分析,区域范围内儿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老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6.7%,总计28.7%。区域范围内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6.4%

3.3 结果分析

根据对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的评估分析,并采用评分法定量。

通过对该区水网密度指数、居民区污染风频等指标的评估并计分。最后得出该区域突发性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得分为27分。由此可知该区域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受体脆弱程度较低,因此,该区域受体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的敏感或适应能力较强。

对该区累积性环境风险中暴露途径和受体脆弱性的分析并进行评分。得出该区域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得分为55分。可知该区域应对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程度较高,因此,该区域受体应对累积性环境风险的敏感或适应能力较弱。

结语

本文对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东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域的环境风险脆弱性进行评估。分别对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受体中的人群、经济社会及自然生态环境等因素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得出相关结论。该区区域内环境风险受体在应对突发性和累积性环境风险时脆弱程度不同。受体应对突发性环境风险的敏感或适应能力较强,而应对累积性环境风险的敏感或适应能力较弱。

[1]Alloy L B,Clements C M.1992.Illusion of control:Invulnera3ility to negative affect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fter la3oratory and natural stressors[J].Journal of A3-normal Psychology,101(2):234-245.

[2]乔青,高吉喜,王维,等.生态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8,21(5):117-123.

许志良(1982-),男,汉族,河北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咨询行业,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清洁生产、污染场地调查评估等方面研究。

猜你喜欢

脆弱性突发性受体
工控系统脆弱性分析研究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基于DWT域的脆弱性音频水印算法研究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