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风乍起美味菌菇

2017-09-15统筹翟梅宇李春晖部分摄David

美食 2017年9期
关键词:光面菌菇菌类

统筹/翟梅宇、李春晖 部分摄/David

特别鸣谢/大蔬无界美素馆

秋风乍起美味菌菇

统筹/翟梅宇、李春晖 部分摄/David

特别鸣谢/大蔬无界美素馆

俗话说:春吃鲜花夏吃果,秋食野菌冬喝汤。秋风乍起之时,品尝一顿美味的菌菇似乎已成为这个季节约定俗成的习惯了。菌类以其鲜美的味道、丰富的营养征服了人们的味蕾,自古以来就是国宴及高级宴会上的名贵菜肴。全世界的菌类品种繁多,其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二,被誉为“真菌王国”。

菌菇的食用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食用菌的国家之一。食用菌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经历了悠久岁月。东西方文明古国的早期历史文献中,都记述了关于菌类的栽培。

我国最早有食药用菌文字记载的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4世纪,庄子在《逍遥游》中就有“朝菌不知晦朔”之句,其意是这种菌死亡非常之快,早晨是个完好的菌,晚上就衰败了。说明我们的先人当时已开始观察菌类的生长习性了。

战国初列子在《列子.汤问篇》中也说:“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生于朝,死于晦”。朽壤是有腐朽烂木的土壤,芝生长于其中。

在2000年前的史料中已有记载,《吕氏春秋》载有“味之美者,越骆之菌。”《史记》中有对茯苓的记载,称为“千岁松根,食之不死”:东汉王充的《论衡》中就谈到“紫芝”可以像豆类在地里栽培。中国最早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灵芝可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并根据菌盖色泽,评述品质高低。6世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素食篇”中详细介绍了木耳菹的做法。7世纪段成式写的《西阳杂俎》中,有关于竹荪的描述。苏恭等人著的《唐本草注》中记载“煮浆粥安诸木上,以草覆之,即生蕈尔”的原始木耳栽培法。唐代韩鄂编的《四时纂要》中,则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用烂构木及树叶埋在畦床上栽培构菌的方法。“种菌篇”还对菌子的种植、管理、采收、于藏以及菌的有无毒性,能否食用,作了具体叙述。南宋陈仁玉撰写了第一部《菌谱》,其中对侧耳作过“五台天花,亦甲群汇”的评述。还对浙江东南部十一种食用菌列述了名称,并对它们的风味、生长习性和出菇环境等作了精辟的论述。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认识和利用食用菌知识进步很大。

在西方国家中,希腊有一名医师在公元1世纪提出用木屑在畦床上栽培杨树鳞耳的方法。到16世纪末,意大利的一位名医用这种方法栽培成功,后来大力传播。虽然这些办法比较原始,但它具体记载了中国食用菌科学知识的渊源,具备了为后来半人工栽培的雏形。这一阶段从技术上考虑,完全是靠食用菌的孢子漫天飞,天然生产,人们只是认识了现象,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孢子飞扬,天然生长”。这就是食用菌栽培业的诞生。

菌菇的地域分布

目前,我国香菇主产区可分为东南(福建、浙江)、华中(湖北、河南)、东北(辽宁、吉林)和西南(四川、重庆、云南)四大产区。东南产区气候冬暖夏凉,香菇种植历史悠久,但菇木资源相对匮乏。该产区的香菇产品以保鲜菇、光面菇为主。华中产区气候四季分明,秋冬季气候干燥,夏季也较炎热,昼夜温差大,代料香菇栽培历史相对较短,菇木资源丰富程度各地不一,总菇木蓄积量相对匮乏。华中地区的香菇产品有花菇、茶花菇、光面菇,其中花菇比例高。我国出口的花菇、茶花菇主要来自该产区。东南产区气候冬暖夏凉,香菇种植历史悠久,但菇木资源相对匮乏。该产区的香菇产品以保鲜菇、光面菇为主。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夏季炎热但持续时间短,空气相对湿度低,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每年冬天的冰冻、积雪形成自然的低温杀菌过程,病虫害相对较少,更具备生产有机香菇的环境条件。该地区是我国传统的重点保护林区,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林木总蓄积量较多,且木材质地硬,质量好。

猜你喜欢

光面菌菇菌类
董帅:大棚里的菌菇王
学诗
谢凤英 菌菇追梦 抱团脱贫
光面爆破技术在隧道开挖中的应用
蘑菇点点
蘑菇点点
增建二线隧道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在雨后,与菌有约吗?
光面爆破在隧道全断面开挖中的应用浅谈
蘑菇,植物还是非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