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旗帜鲜明讲政治 强区富民谋发展

2017-09-14魏多

群众 2017年9期
关键词:强区富民习近平

魏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认真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旗帜鲜明讲政治就是坚持把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作为第一要义,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责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殷殷嘱托,切实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到强区富民的伟大实践上。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强区富民的政治方向

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就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地把中央、省、市重大决策和要求贯彻到基层。一是补精神之“钙”、铸思想之“魂”、强信仰之“基”。我们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思想教育作为第一位的任务,牢牢把握“学”这个基础,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组织和党员行为,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自2016年以来,按照“六个一”规定要求,组织区委中心组集体学习23次,自学了《党章》《准则》《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等著作,为全区1100多个基层党组织28000余名党员组织专题讲座、新吴大讲堂、讲授主题党课40多场次,促进“四个意识”入心见行。二是立担当之志、练担当之能、尽担当之责。处在负重爬坡、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们大力弘扬“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经常问一问自己“我该为发展做点什么、我能为发展做点什么、我为发展做了点什么”,使担当作为真正成为内在的自觉追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做到既有激情韧劲,又办事管用,以知识短缺、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强烈危机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历练,更新知识储备,优化素质结构,提高能抓善管的能力,提升干事创业的水平,真正做到在矛盾和问题面前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确立“聚力创新、聚焦富民”的鲜明导向,以容错免责、综合绩效考核和政务动态管理为手段,把各级干部的积极性引导到“强富美高”的建设中,以实实在在的作风、实实在在的行动、实实在在的业绩,推动发展、造福百姓。三是常敲警示之“钟”、织密制度之“笼”、高悬执纪之“剑”。以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为抓手,通过层层签定“一岗双责”责任书、中心组党风廉政专题党课、干部定期談心谈话、警示教育、印发党员干部廉洁提醒手册等,以作风建设“抓常态”,确保作风面貌“在状态”。抓好建章立制这个保证,从2016年至今,出台党政议事决策规则、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实施办法、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以及相关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4项,纪律检查巡察制度9项,工程管理制度2项,财经制度13项,绩效考评制度7项,强化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项规定”等党内法规及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

牢固坚持“五大理念”,绘制强区富民的宏伟蓝图

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努力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新要求转化为雄浑壮丽的基层实践。一是坚持创新驱动。牢牢扭住科技创新的“牛鼻子”,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国家高新区的使命担当,主动扛起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个国家战略落实的重任,以物联网小镇建设为抓手,打造PARK经济升级版,建立“互联网+”科技创新管理和“线上+线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实施“精准扶持+全流程服务”的创新创业服务机制,探索招商引才“云海计划”,着力营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创新创业生态圈,广泛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方式,打造科技创新的“高原”和“高峰”,使创新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引擎。二是推进产业强区。以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高端化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工厂总部化”“科研机构活动全覆盖”“智能工厂车间建设”和工业技改等,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以制造强促进产业强、以产业强支撑经济强。三是推动全面开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发展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积极引进一批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投资型公司、物流中心、销售中心,重点引育一批全球布局、跨国经营的渠道型、供应链管理型、总部型外贸企业,着力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学校和国际医疗机构,建起国际通行的营商环境和国际化的人居环境,吸引和聚集全球高端要素,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四是深化绿色融合。以深入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着力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绿色化,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产城融合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促进公共服务、城乡建设与产业发展协调。五是落实共建共享。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协同发挥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人民勤劳之手的作用,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保障改善民生水平,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让人民群众具有更多的获得感满意度。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强区富民的根本宗旨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以建制区组建为契机,聚焦富民,补足社会民生短板,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百姓。一是直面民生焦点,抓好“富民大事”。两年来,坚持创业富民,完善创业支持政策,建立创业扶持基金,组织创业培训1318人,重点扶持自主创业1399人,带动就业6904人。推动就业富民,新增就业岗位2.5万个,援助423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展技能培训2953人次,高技能培训3003人次,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力保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在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万元的基础上再攀新高。施行资产富民,引导具备条件的村(社区)投资公共租赁住房、标准厂房、仓储等经营性物业,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如辖区江溪街道的20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在2016年收入达到9039万元,居民得到分红1803万元。二是直达民生痛点,抓好“惠民要事”。紧扣基层群众需求,两年来共投入近20亿元实施10大类10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着力建立健全多元救助机制,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拓展救助保护内涵,特别对孤寡老人、困难儿童进行主动排查,精准救助,办理低保20562人次,发放低保金966.1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26.28万元、护理补贴14.96万元,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陷入困境的家庭进行临时救助40718人次、动用资金905.06万元。全面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通过引进瑞金医院分院、凯宜医院,建设医联体、签约家庭医生等,解决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创新教育管理和运行体制,优化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机构布局,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17所,补足优质教育资源短缺的短板。三是直通民生堵点,抓好“忧民烦事”。深入开展“连心富民、联企强区”大走访,截至今年8月末,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累计参与走访135802人次,走访家庭143012户、企业3410家,参加会议2180次。全区共收集问题7334个,已协调解决各类问题5173个,正在推动解决的问题2161个,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顺心舒畅。□

(作者系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 婷endprint

猜你喜欢

强区富民习近平
旅游兴区 产业强区
兴边,富民,发展更均衡
富民,幸福如花绽放
振兴志 三代百姓“奋斗史”——思想始终“钉”在治穷富民
人才强区:杭州高新区“5050计划”
努力建设旅游强区
茶果飘香 富民一方
标题党
习近平主席访欧成果
质量强区驶入快车道